果蔬排湿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52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果蔬烘干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烘干库房、排湿装置、空气源热泵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热泵主机以及蒸发器分机和冷凝器分机;所述烘干库房包括造热室以及烘干室;所述造热室的中部设有层板,层板的上方为冷凝室,冷凝器分机安装在冷凝室内,层板的下方为鼓风室,鼓风室内安装有主风机,冷凝室与鼓风室相连通;所述各烘干室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层架;所述排湿装置的主体为一排湿盒体,排湿盒体内部中央设置有排湿间,排湿间的两侧分别设有换气间;所述排湿间内部设有第一排气区、蒸发区及第二排气区,所述蒸发器分机安装在蒸发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达到食用菌烘干要求,又能达到排湿及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蔬排湿烘干系统
本技术涉及果蔬烘干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烘干机作为果蔬干燥脱水机械,在各地农户、合作社、果蔬加工企业已经被广泛使用。传统上使用烘干机脱水食用菌,都是采用燃煤、生物质燃料、汽柴油燃烧作为热源,烘干结构也是采用简单的开放式回风结构损失了大量的热量,不利于节能。然而随着对环保节能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烘干机设备的设计趋向于希望采用空气源热泵,通过使用空气源热泵,可以达到节能、无污染的目的。空气源热泵主要结构是由能够进行冷热分离的热泵主机、提供热源的冷凝器分机以及提供冷源的蒸发器分机构成。尽管目前有的企业采用了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但热循环结构只是在燃料式烘干机开放式结构进行简单的改造,达不到排湿和节能的效果。因此,设计一种既能达到食用菌烘干要求,又能达到排湿及节能环保效果的烘干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其既能达到食用菌烘干要求,又能达到排湿及节能环保的效果。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库房、设置在库房顶部的排湿装置、空气源热泵以及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的控制装置;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设置在烘干库房外部的热泵主机以及设置在烘干库房内部的蒸发器分机和冷凝器分机;所述烘干库房包括设置在内部中央的造热室以及至少两间分设在造热室两侧的烘干室;所述造热室的中部设有层板,层板的上方为冷凝室,冷凝器分机安装在冷凝室内,层板的下方为鼓风室,鼓风室内安装有至少一台向下送风的主风机,冷凝室与鼓风室相连通,鼓风室与各烘干室的下部连通;所述各烘干室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烘干物的层架;所述排湿装置的主体为一排湿盒体,排湿盒体内部中央设置有排湿间,排湿间的两侧分别设有换气间;所述排湿间内部设有两个隔板从而将排湿间内部的空间进一步划分为第一排气区、蒸发区及第二排气区,所述蒸发器分机安装在蒸发区内,第一排气区及第二排气区的顶部分别设有排气口;所述各换气间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换气口,各换气间均与排湿间内的蒸发区连通。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解决热源污染问题,同时设计一种热回收循环烘干结构,解决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热量不足耗电大和排湿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本技术主要由空气源热泵、烘干库房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冷凝器下方装有主风机保证足够的风量循环,从冷凝器出来的热空气被主风机向下吹动并被迫从各烘干室下部的连通口处进入并抬升逐层经过放有烘干物的层架并加热物料最后夹带着水蒸汽经由烘干室顶部并经由换气间进入到蒸发器内进行热回收及排湿后再次返回至冷凝室内加热从而形成回风循环,因而达到均匀循环除湿加热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控制排湿装置的排气量,所述隔板为活动隔板。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冷凝室过热,所述冷凝室上设有透气窗。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取放烘干物料,所述各烘干室均设有开关门。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补充主风机的风量进而达到加速烘干的目的,所述各烘干室与换气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副风机。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对烘干库体风道以及排湿箱的设计,使烘干机高效、便捷,节能,同时设备烘干时不会把出现烘干不均匀现象,解决了现有市场中烘干机耗能、有污染、费工、排湿不均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角的烘干库房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仰视角的烘干库房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烘干库房及排湿装置截面示意图;图5为排湿装置纵截面示意图;图6为排湿装置仰角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1-烘干库房、11-造热室、111-冷凝室、1111-透气窗、112-鼓风室、12-烘干室、121-层架、122-开关门、123-副风机、13-层板、14-主风机;2-排湿装置、21-排湿盒体、211-排湿间、2111-第一排气区、2112-蒸发区、2113-第二排气区、2114-排气口、212-换气间、2121-换气口、213-隔板;3-空气源热泵、31-热泵主机、32-蒸发器分机、33-冷凝器分机、4-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3(注:图1中各线路及管道未示,图2中冷凝器分机未示)所示,本技术包括烘干库房1、设置在库房顶部的排湿装置2、空气源热泵3以及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3的控制装置4;所述空气源热泵3包括设置在烘干库房1外部的热泵主机31以及设置在烘干库房1内部的蒸发器分机32和冷凝器分机33;如图4-6(注:图6中蒸发器分机未示)所示,所述烘干库房1包括设置在内部中央的造热室11以及六间分设在造热室11两侧的烘干室12;所述造热室11的中部设有层板13,层板13的上方为冷凝室111,冷凝器分机33安装在冷凝室111内,层板13的下方为鼓风室112,鼓风室112内安装有三台向下送风的主风机14,冷凝室111与鼓风室112相连通,鼓风室112与各烘干室12的下部连通;所述各烘干室12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烘干物的层架121;所述排湿装置2的主体为一排湿盒体21,排湿盒体21内部中央设置有排湿间211,排湿间211的两侧分别设有换气间212;所述排湿间211内部设有两个隔板213从而将排湿间211内部的空间进一步划分为第一排气区2111、蒸发区2112及第二排气区2113,所述蒸发器分机32安装在蒸发区2112内,第一排气区2111及第二排气区2113的顶部分别设有排气口2114;所述各换气间212上均设有两个换气口2121,各换气间212均与排湿间211内的蒸发区2112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隔板213为活动隔板。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室111上设有透气窗1111。进一步的,所述各烘干室12均设有开关门122。进一步的,所述各烘干室12与换气间212的连接处均设有副风机123。尽管本技术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技术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技术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果蔬排湿烘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库房(1)、设置在库房顶部的排湿装置(2)、空气源热泵(3)以及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3)的控制装置(4);所述空气源热泵(3)包括设置在烘干库房(1)外部的热泵主机(31)以及设置在烘干库房(1)内部的蒸发器分机(32)和冷凝器分机(33);所述烘干库房(1)包括设置在内部中央的造热室(11)以及至少两间分设在造热室(11)两侧的烘干室(12);所述造热室(11)的中部设有层板(13),层板(13)的上方为冷凝室(111),冷凝器分机(33)安装在冷凝室(111)内,层板(13)的下方为鼓风室(112),鼓风室(112)内安装有至少一台向下送风的主风机(14),冷凝室(111)与鼓风室(112)相连通,鼓风室(112)与各烘干室(12)的下部连通;所述各烘干室(12)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烘干物的层架(121);所述排湿装置(2)的主体为一排湿盒体(21),排湿盒体(21)内部中央设置有排湿间(211),排湿间(211)的两侧分别设有换气间(212);所述排湿间(211)内部设有两个隔板(213)从而将排湿间(211)内部的空间进一步划分为第一排气区(2111)、蒸发区(2112)及第二排气区(2113),所述蒸发器分机(32)安装在蒸发区(2112)内, 第一排气区(2111)及第二排气区(2113)的顶部分别设有排气口(2114);所述各换气间(212)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换气口(2121),各换气间(212)均与排湿间(211)内的蒸发区(21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排湿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库房(1)、设置在库房顶部的排湿装置(2)、空气源热泵(3)以及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3)的控制装置(4);所述空气源热泵(3)包括设置在烘干库房(1)外部的热泵主机(31)以及设置在烘干库房(1)内部的蒸发器分机(32)和冷凝器分机(33);所述烘干库房(1)包括设置在内部中央的造热室(11)以及至少两间分设在造热室(11)两侧的烘干室(12);所述造热室(11)的中部设有层板(13),层板(13)的上方为冷凝室(111),冷凝器分机(33)安装在冷凝室(111)内,层板(13)的下方为鼓风室(112),鼓风室(112)内安装有至少一台向下送风的主风机(14),冷凝室(111)与鼓风室(112)相连通,鼓风室(112)与各烘干室(12)的下部连通;所述各烘干室(12)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烘干物的层架(121);所述排湿装置(2)的主体为一排湿盒体(21),排湿盒体(21)内部中央设置有排湿间(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优陈声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原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