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332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6:31
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轮毂、桨叶、回转轴承、转盘及电机,所述电机设于轮毂内,所述转盘处于轮毂外,转盘上开设有伞形槽,所述伞形槽的边缘设有伞形内齿,所述电机上的输出齿轮驱动伞形槽旋转,所述转盘的边缘设有外伞齿,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轮毂上,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与转盘垂直啮合,所述桨叶固定于回转轴承的外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的输出齿轮经介轮驱动转盘旋转,再由转盘驱动与其垂直啮合的四个回转轴承旋转,从而使四个桨叶旋转,进而达到调整桨叶桨距的目的,由于可通过转盘驱动四个桨叶一同旋转,故可同步调整风轮的所有桨叶的桨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现运行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可分为两种风轮旋转控制方式(即变桨距控制):1、采用液压变桨,该系统由伺服电动液压泵为工作动力,液压油为传递介质,比例电磁阀作为控制元件,通过将油缸活塞连杆的径向运动变为桨叶的圆周运动来实现桨叶的变桨距;2、电动变桨,电动变桨是用电动机为变桨动力,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电动机带动减速机输出齿轮与回转轴承内齿形成齿轮传动来实现变桨距。以上两种风轮旋转控制方式都是单独驱动每个桨叶的,适用于每个桨叶独立的结构,特别适合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而由于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内空间狭小,采用以上两种风轮旋转控制方式很难实现对桨叶的变桨距控制,即便实现,也需要高昂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其适用于中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组桨叶变桨距的调控,可同步调整风轮的所有桨叶的桨距。本技术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轮毂、桨叶、回转轴承、转盘及电机,所述电机设于轮毂内,所述转盘处于轮毂外,转盘上开设有伞形槽,所述伞形槽的边缘设有伞形内齿,所述电机上的输出齿轮驱动伞形槽旋转,所述转盘的边缘设有外伞齿,所述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轮毂上,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与转盘垂直啮合,所述桨叶固定于回转轴承的外圈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齿轮经介轮与转盘的伞形槽啮合传动。如此设置,可经过介轮调整转盘的转速,进而调整桨叶的转速,以便于对桨叶的桨距进行调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桨叶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两个沿转盘中心相互对称的伞形槽,其中一个伞形槽由输出齿轮驱动。如此设置,增加一个伞形槽进行配重,也可减轻转盘的重量,同时还可作为备用的伞形槽,减轻维修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形内齿设于伞形槽的大直径的内边缘上。如此设置,可增加伞形槽的旋转行程,进而增大桨叶的旋转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形槽的两端为圆弧。如此设置,可增加输出齿轮或介轮与伞形槽的啮合行程,同时便于容纳输出齿轮或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轮毂外侧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设置了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将桨叶设置在回转轴承上,通过轮毂内设置的电机驱动设于轮毂外侧的转盘旋转,具体是由电机的输出齿轮经由介轮与转盘上开设的带伞形内齿的伞形槽相啮合驱动转盘旋转,再由转盘边缘设置的外伞齿与回转轴承的外伞齿啮合传动,最终使桨叶旋转,从而达到调整桨叶桨距的目的,其中电机的输出齿轮、转盘及回转轴承均设于轮毂的外侧,无需扩大轮毂的空间,减轻了制造成本,转盘同时驱动四个回转轴承同步旋转,从而同步调整桨叶的桨距,形成整体传动结构,进而使所有桨叶的迎角同步改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包括轮毂1、桨叶2、回转轴承3、转盘4及电机5,所述电机5设于轮毂1内,所述转盘4处于轮毂1外,转盘4的中心孔通过轴承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轴11相连,从而实现转盘4的安装定位,转盘4上开设有伞形槽6,所述伞形槽6的边缘设有伞形内齿7,所述电机5上的输出齿轮8驱动介轮10旋转,再由介轮10与转盘4的伞形槽6的伞形内齿7相啮合,从而驱动伞形槽6旋转,进而驱动转盘4旋转,所述转盘4的边缘设有外伞齿,所述回转轴承3的内圈固定在轮毂1上,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3与转盘4垂直啮合,由转盘4的旋转驱动回转轴承3的旋转,所述桨叶2固定于回转轴承3的外圈上,最终使桨叶2旋转,从而调整桨叶2的桨距。所述桨叶2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当桨叶2为四个式,如图1所示,固定桨叶2的四个回转轴承3的截面构成一个矩形,由转盘4驱动四个回转轴承3同步旋转,从而同步调整桨叶2的桨距。进一步地,所述转盘4上开设有两个沿转盘4中心相互对称的伞形槽6,其中一个伞形槽6由输出齿轮8经介轮10进行驱动,未参与与介轮10啮合传动的伞形槽6对参与与介轮10进行啮合传动的伞形槽6进行配重,避免转盘4因重心不稳发生偏移而无法与介轮10或回转轴承3相互啮合,同时也可减轻转盘4的重量,进而减轻本技术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的重量,此外,未参与啮合传动的伞形槽6还可作为备用的伞形槽6,当参与啮合传动的伞形槽6在长期作业下磨损严重需进行更换时,可将转盘4上另一个伞形槽6安装到与介轮10和回转轴承3的外伞齿相啮合的位置,如此便于维修,同时也可减轻维修成本。伞形内齿7设于伞形槽6的大直径的内边缘上,可增加伞形槽6的旋转行程,进而增大桨叶2的桨距变换角度范围;所述伞形槽6的两端为圆弧,可增加输出齿轮8或介轮10与伞形槽6的啮合行程,同时便于容纳输出齿轮8或介轮10。工作过程:启动电机5,由输出齿轮8经介轮10驱动转盘4旋转,再由转盘4驱动与其垂直啮合的四个回转轴承3旋转,从而使四个桨叶2旋转,进而达到调整桨叶2桨距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桨叶(2)、回转轴承(3)、转盘(4)及电机(5),所述电机(5)设于轮毂(1)内,所述转盘(4)处于轮毂(1)外,转盘(4)上开设有伞形槽(6),所述伞形槽(6)的边缘设有伞形内齿(7),所述电机(5)上的输出齿轮(8)驱动伞形槽(6)旋转,所述转盘(4)的边缘设有外伞齿,所述回转轴承(3)的内圈固定在轮毂(1)上,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3)与转盘(4)垂直啮合,所述桨叶(2)固定于回转轴承(3)的外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桨叶(2)、回转轴承(3)、转盘(4)及电机(5),所述电机(5)设于轮毂(1)内,所述转盘(4)处于轮毂(1)外,转盘(4)上开设有伞形槽(6),所述伞形槽(6)的边缘设有伞形内齿(7),所述电机(5)上的输出齿轮(8)驱动伞形槽(6)旋转,所述转盘(4)的边缘设有外伞齿,所述回转轴承(3)的内圈固定在轮毂(1)上,带有外伞齿的回转轴承(3)与转盘(4)垂直啮合,所述桨叶(2)固定于回转轴承(3)的外圈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旋转恒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8)经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良田童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风亿新能源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