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101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包括河岸生态菜畦系统和河面生态菜畦系统,其中,河岸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岸上,其包括布水区、第一菜畦种植区和集水区,布水区与第一菜畦种植区的砾石基质层相连,第一菜畦种植区的基质层还与集水区相连,集水区通入河道;河面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道上,其包括固定装置和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河道的第二菜畦种植区,第二菜畦种植区的栽培基质层漂浮于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兼顾水体氮、磷的有效去除、河道景观功能和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居民对生态菜畦中蔬菜的多次收割,可有效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A vegetable bed is suitable for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Ecological City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被大量排放至河道,引起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2015年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根据住建部与环保部建立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截至2016年4月21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共认定黑臭水体数量2082个,其中治理中和待治理数量为1356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问题刻不容缓,然而,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现有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种植、人工湿地等,但存在着空间利用不合理、效率低、管理困难等问题,而且许多城镇河道两侧还有居民自种菜地,因此,雨水还冲刷菜地使泥沙进入,进一步污染河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兼顾居民的生活需求,该系统能够高效脱氮除磷、易维护、成本低,且具有景观效应,适用于地表污染水体,特别是黑臭水体的治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包括河岸生态菜畦系统和河面生态菜畦系统,其中,所述的河岸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岸上,其包括布水区、第一菜畦种植区和集水区,所述的布水区与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砾石基质层相连,所述的砾石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基质层还与所述的集水区相连,所述的集水区通入河道;所述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道上,其包括固定装置和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河道的第二菜畦种植区,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浮岛沿河岸的一侧,包括锚组件和固定于河岸的导轨,所述的第二菜畦种植区的栽培基质层漂浮于河面上,所述的栽培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优选为,还包括增氧导流系统,所述的增氧导流系统设置在河道的中央。优选为,所述的增氧导流系统包括曝气系统和定向导流装置。优选为,所述的布水区包括水泵和布水渠,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布水渠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布水渠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砾石基质层连接。优选为,所述的集水区包括集水管,所述的集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砾石基质层连接,所述的集水管的一端通入河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通过在河岸上设置河岸生态菜畦系统和河道上设置河面生态菜畦系统,有机结合了河道整治与居民耕作需求,通过在基质上种植景观植物和蔬菜植物,可兼顾水体氮、磷的有效去除、河道景观功能和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居民对生态菜畦中蔬菜的多次收割,可有效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第二.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还在河道的中央设置了增氧导流系统,使得水流向两侧生态菜畦定向扩散,同时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能克服因河面宽阔造成的河水与生态菜畦接触不均匀的问题,以增加河水与植物根系的有效接触,和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因此,本技术形式灵活,可根据水体污染状况及周边环境情况灵活组合布置。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应用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下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包括河岸生态菜畦系统1和河面生态菜畦系统2,其中,所述的河岸生态菜畦系统1设置在河岸3上,其包括布水区11、第一菜畦种植区12和集水区13,所述的布水区11与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12的砾石基质层121相连,所述的砾石基质层12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12的砾石基质层121还与所述的集水区13相连,所述的集水区13通入河道4;所述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2设置在河道4上,其包括固定装置21和通过固定装置21固定在河道4的第二菜畦种植区22,所述的固定装置22设置在浮岛沿河岸3的一侧,包括锚组件23和固定于河岸3的导轨(图中未标记),可使所述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2随河水液位变化上下浮动,所述的第二菜畦种植区22的栽培基质层221漂浮于河面上,,所述的栽培基质层221上种植有植物。该净化系统的布水区11将收集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12的砾石基质层121,经种植在砾石基质层121的植物第一次净化后,再经集水区13汇集自由出流流至河道,最后经河道4上设置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2的第二菜畦种植区22净化,从而实现水体氮、磷的有效去除。进一步,考虑到在水体氮、磷有效去除的同时,兼顾河道景观功能和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第一菜畦种植区12和第二菜畦种植区22上种植的植物可选用兼具食用和景观价值的植物。因此,可通过定期对生态菜畦中蔬菜和景观植物的收割打捞,将水体中的多余营养物质转移出系统,完成整个水体净化流程。此外,如图2所述,本技术的净化系统还包括增氧导流系统5,所述的增氧导流系统5设置在河道4的中央。所述的增氧导流系统5包括曝气系统(图中未标记)和定向导流装置(图中未标记)。基于水力学模拟优化设计的增氧导流系统5使水流导向于河道两侧生态菜畦,以增加水体与生态菜畦植物根系的有效接触,和提高生态菜畦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该净化系统适用于河面宽阔或河水流速较慢的污染较严重的河流。如图3所述,可将本技术的净化系统设置河道的两侧,以提高净化能力。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具体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变化。所述的布水区11包括水泵(图中未标记)和布水渠111,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布水渠1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布水渠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砾石基质层121连接。所述的集水区13包括集水管131,所述的集水管131的一端与所述的砾石基质层121连接,所述的集水管131的一端通入河道4。所述的栽培基质层221为不可生物降解的多层列状基质。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岸生态菜畦系统和河面生态菜畦系统,其中,所述的河岸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岸上,其包括布水区、第一菜畦种植区和集水区,所述的布水区与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砾石基质层相连,所述的砾石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基质层还与所述的集水区相连,所述的集水区通入河道;所述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道上,其包括固定装置和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河道的第二菜畦种植区,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浮岛沿河岸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菜畦种植区的栽培基质层漂浮于河面上,所述的栽培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岸生态菜畦系统和河面生态菜畦系统,其中,所述的河岸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岸上,其包括布水区、第一菜畦种植区和集水区,所述的布水区与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砾石基质层相连,所述的砾石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的第一菜畦种植区的基质层还与所述的集水区相连,所述的集水区通入河道;所述的河面生态菜畦系统设置在河道上,其包括固定装置和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河道的第二菜畦种植区,所述的固定装置设置在浮岛沿河岸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菜畦种植区的栽培基质层漂浮于河面上,所述的栽培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菜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导流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鸣扬沈昌明顾禹毋海燕孙即梁鲁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