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182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机构、智慧网关设备、本地服务器设备和分析管理中枢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本地服务器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的输出设备与分析管理中枢设备的输入端连接,首先对建筑中的构件立体网格安防矩阵,设定安全级别,然后根据安全级别在其中分布数据采集机构中的用于采集数据的采集器,本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建筑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建筑集控平台,以备各项应用调取分析处理,并能够与联动设施进行应急处理,提高建筑的安防性能,同时也对安放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优化。

A building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stereoscopic grid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安防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智慧化等最新科技成果逐渐应用,传统的安防系统已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数据应用化的需求。智慧安防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采用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并存,能更好看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安保工作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结合,更加全面、快捷、准确、全方位保护人身财产安全。针对传统安防管理解决方案误报漏报率高、防区内有盲区、对信息数据收集不到位、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现有方案一通过在防区现场设置双套或多套安防设备,增加报警成功率,解决误报漏报率高问题,但同时成本也相应增加;现有方案二通过防区现场设备高低搭配,解决盲区问题;现有方案三通过在前端设备设置SD卡,做到对信息数据的收集;以上各方案针对传统安防管理解决方案单个不足进行了相对性的研究,解决了传统安防管理解决方案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但是仅对传统安防管理解决方案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仍无法解决传统安防管理解决方案误报漏报率高、防区内有盲区、对信息数据收集不到位、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大大的提高建筑的安防性能,同时也对安放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也给管理部门提供诸多的便利。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机构、智慧网关设备、本地服务器设备和分析管理中枢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本地服务器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的输出设备与分析管理中枢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机构用于检测建筑中各方面数据信息,其中的数据采集机构中的采集设备根据建筑中安全等级划分进行分布;所述智慧网关设备用于设备将的网络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用于对数据采集机构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拣、封装,剔除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集控平台;所述分析管理中枢设备中设有建筑集控平台,所述建筑集控平台用于将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放入数据仓库。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联动设施,所述联动设施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本地服务器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建筑内实际的功能区域采用立体网格安防矩阵,所述立体网格安防矩阵至少划分出一个安防矩阵,且每个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之间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设有至少一组感知设备,所述感知设备中设有监控机构和用于检测外界入侵的地理围栏,所述监控机构、报警机构、门禁机构和现场声光报警设备、应急响应按钮、环境监测设备和地理围栏均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监控机构中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失火的烟雾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漏水的漏水检测机构和用于监测立体网格安防矩阵内情况的图像监测机构,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烟雾检测机构、漏水检测机构和图像监测机构分别设于各个监测网格安防矩阵中的各个监测点,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烟雾检测机构、漏水检测机构能够设于各个级别的网格安防矩阵,所述图像监测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于高级别网格安防矩阵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联动设施中设有110处警中心和消防中心,所述110处警中心和消防中心均与本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集控平台中设有风险防范模块、隐患排查模块、地理围栏模块和可疑情况报警联动模块,所述风险防范模块、隐患排查模块、地理围栏模块和可疑情况报警联动模块均与本地服务器中的控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可疑情况报警联动模块中设有报警机构、门禁机构、现场声光报警设备和应急响应按钮,所述报警机构、门禁机构、现场声光报警设备和应急响应按钮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建筑集控平台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1):首先管理人员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对建筑内的安防等级进行划分,形成立体网格安防矩阵;2):然后根据设置的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从数据采集机构中选择相应的数据采集装置进行监控,并将数据采集机构通过智慧网关设备与本地服务器设备连接,再通过网络通信与建筑集控平台和联动设施建立联系;4):然后即可投入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数据采集机构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输协议上传至智慧网关设备;5):智慧网关设备将来自不同感知设备、不同数据格式、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扁平化操作处理,使这些数据统一数据格式,成为集控平台可识别、可获取、可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数据,并再次上传至本地服务器;6):当本地服务器接收到来自于智慧网关设备上传的数据后,本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建筑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建筑集控平台;7):建筑集控平台把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放入数据存储模块,以备各项应用调取分析处理;8):当数据采集机构采集的数据显示,检测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报警信息在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中得到处理;9):当综合数据分析显示需要报警时,那么报警机构和现场声光报警开始报警,同时,可疑情况报警联动模块将会通知110处警中心或者消防中心,由本地服务器发送至就近110处警中心和就近出警车或人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的工作方法,根据设置的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从数据采集机构中选择相应的数据采集装置进行监控;其中具体的选择方式如下:在相应的区域安装相应的监控机构,即把温度检测机构、烟雾检测机构、漏水检测机构分布于各个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中的各个监测点,图像监测机构、报警机构、门禁机构、现场声光报警设备、应急响应按钮以及地理围栏根据实际需要设于高级别网格安防矩阵中。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应用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是根据建筑业态特点,对业态进行立体网格划分,再根据各立体网格安防等级要求,设置不同的安防级别。立体网格划分原则可根据业态楼层、功能区域进行,最终形成立体网格安防矩阵,各立体网格空间相互呼应,协同防范,真正做到虚拟矩阵与现实业态结合。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应用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首先对建筑中的构件立体网格安防矩阵,设定安全级别,然后根据安全级别在其中分布数据采集机构中的用于采集数据的采集器,通过智慧网关设备将数据采集机构采集的数据传送给本地服务器设备,本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建筑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建筑集控平台;建筑集控平台把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放入数据存储模块,以备各项应用调取分析处理,当数据采集机构采集的数据显示,检测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报警信息在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中得到处理;并能够与联动设施进行应急处理,大大的提高建筑的安防性能,同时也对安放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也给管理部门提供诸多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析管理中枢设备中建筑集控平台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机构(1)、智慧网关设备(2)、本地服务器设备(3)和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所述数据采集机构(1)的输出端通过智慧网关设备(2)与本地服务器设备(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3)的输出设备与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机构(1)用于检测建筑中各方面数据信息,其中的数据采集机构(1)中的采集设备根据建筑中安全等级划分进行分布;所述智慧网关设备(2)用于设备将的网络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3)用于对数据采集机构(1)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拣、封装,剔除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集控平台;所述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中设有建筑集控平台,所述建筑集控平台用于将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放入数据仓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机构(1)、智慧网关设备(2)、本地服务器设备(3)和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所述数据采集机构(1)的输出端通过智慧网关设备(2)与本地服务器设备(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3)的输出设备与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机构(1)用于检测建筑中各方面数据信息,其中的数据采集机构(1)中的采集设备根据建筑中安全等级划分进行分布;所述智慧网关设备(2)用于设备将的网络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设备(3)用于对数据采集机构(1)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拣、封装,剔除集控平台分析应用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数据上传至集控平台;所述分析管理中枢设备(4)中设有建筑集控平台,所述建筑集控平台用于将本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放入数据仓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设施(5),所述联动设施(5)通过智慧网关设备(2)与本地服务器设备(3)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建筑内实际的功能区域采用立体网格安防矩阵,所述立体网格安防矩阵至少划分出一个安防矩阵,且每个立体网格安防矩阵之间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机构(1)设有至少一组感知设备,所述感知设备中设有监控机构和用于检测外界入侵的地理围栏,所述监控机构、报警机构、门禁机构和现场声光报警设备、应急响应按钮、环境监测设备和地理围栏均通过智慧网关设备(2)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构中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失火的烟雾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漏水的漏水检测机构和用于监测立体网格安防矩阵内情况的图像监测机构,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烟雾检测机构、漏水检测机构和图像监测机构分别设于各个监测网格安防矩阵中的各个监测点,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烟雾检测机构、漏水检测机构能够设于各个级别的网格安防矩阵,所述图像监测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于高级别网格安防矩阵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设施(5)中设有110处警中心和消防中心,所述110处警中心和消防中心均与本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格的建筑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集控平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涛钟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雅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