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46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精雕机,包括脚架、支撑台、工作台、支撑体、冷却系统、驱动装置与四个机体;所述支撑台设于脚架上,所述支撑体固设于所述支撑台上,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工作空间,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四个机体通过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并位于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每个机体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个机体上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使得精雕机的加工精度更高,当设置了报警装置后,报警装置与距离传感器配合,加工时人体靠近机体报警装置可以发出警报,防止意外发生。

CNC engraving and m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雕机
本技术涉及精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雕机。
技术介绍
精雕机(CNCengravingandmillingmachine)是数控机床的一种。可通过刀具或者激光加工对金属或非金属板材、管材进行加工,特别适合不锈钢板、铁板、硅片、陶瓷片、钛合金、环氧、A3钢、金刚石等材料。在使用刀具进行加工时,一般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冷却液对刀具进行冷却以及对加工物件加工面进行冲洗,以防止加工时出现偏差,现有的精雕机中,使用冷却液时冷却液浪费较多,且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精雕机,防止冷却液浪费,且冷却效果好。本技术提出一种精雕机,包括脚架、支撑台、工作台、支撑体、冷却系统、驱动装置与四个机体;所述支撑台设于脚架上;所述支撑体固设于所述支撑台上,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工作空间,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四个机体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并位于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每个机体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于所述支撑台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箱体设于所述支撑体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箱体对应所述机体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工作台的第一导孔,所述支撑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支撑台的第二导孔,所述工作台上的导孔导向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导孔导进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第三板块与第四板块,所述工作空间由第一板块、第二板块、第三板块、第四板块与支撑台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板块相对支撑台设置,所述第三板块设于所述工作空间的后端。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明的第五板块;所述第四板块还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五板块滑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用于遮挡在所述工作空间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冷却装置以及温度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油层。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四个机体上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使得精雕机的加工精度更高,当设置了报警装置后,报警装置与距离传感器配合,加工时人体靠近机体报警装置可以发出警报,防止意外发生;第一箱体设于支撑台下部,用于收集冷却刀具或者冲洗工作台后的冷却液,工作台与支撑台的第一导孔与第二导孔设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防止过多的加工废料流入第一箱体内,也防止第一导孔与第二导孔堵塞,第二箱体设于支撑体的上部,降低了加工时支撑体的震动幅度,进一步增加了加工精度,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配合,构成循环的冷却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且循环冷却时,在第一箱体先对收集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除油等处理,然后再将冷却液通入第二箱体,使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也防止了循环冷却时,冷却管被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精雕机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提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精雕机,包括脚架1、支撑台2、工作台3、支撑体、冷却系统、驱动装置61与四个机体6;支撑台2设于脚架1上,支撑体固设于支撑台2上,并与支撑台2形成工作空间,工作台3设于工作空间内,并滑动设于支撑台2上,四个机体6通过驱动装置61设于支撑体,并位于工作台3上方,每个机体6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62;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箱体51与第二箱体52,第一箱体51设于支撑台2下方,并固定在支撑台2,第二箱体52设于支撑体上方并固定在支撑体上,第一箱体51与第二箱体52通过导管55连接,所述导管55上设置有阀门,第二箱体52对应机体6设置有冷却管63;工作台3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工作台3的第一导孔100,支撑台2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支撑台2的第二导孔101,工作台3上的第一导孔100导向支撑台2的上表面,支撑台2的第二导孔101导进第一箱体51;第一箱体51内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511。本技术的四个机体6上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62,使得精雕机的加工精度更高,当设置了报警装置7后,报警装置7与距离传感器62配合,加工时人体靠近机体6报警装置7可以发出警报,防止意外发生;第一箱体51设于支撑台2下部,用于收集冷却刀具或者冲洗工作台3后的冷却液,工作台3与支撑台2的第一导孔100与第二导孔101设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防止过多的加工废料流入第一箱体51内,也防止第一导孔100与第二导孔101堵塞,第二箱体52设于支撑体的上部,降低了加工时支撑体的震动幅度,进一步增加了加工精度,第一箱体51与第二箱体52配合,构成循环的冷却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浪费,且循环冷却时,在第一箱体51先对收集的冷却液进行过滤、除油等处理,然后再将冷却液通入第二箱体52,使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也防止了循环冷却时,冷却管63被堵塞,驱动装置61用于机体6运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体包括第一板块41、第二板块42、第三板块43与第四板块44,工作空间由第一板块41、第二板块42、第三板块43、第四板块44与支撑台2共同围成,第一板块41与第二板块42相对设置,第四板块44相对支撑台2设置,第三板块43设于工作空间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精雕机各个部件前端是指最靠近工作人员工作时的一端,后端为最远离的工作人员工作时的一端。第一板块41、第二板块42、第三板块43、第四板块44与支撑台2共同围成一个大致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工作空间,机体6通过驱动装置61固定在第一板块41与第二板块42上。支撑体不仅可以支撑机体6以及第二箱体52,还可以防止加工时,冷却液以及加工废料,如铁屑等飞出工作区域。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的第五板块;第四板块44还设置有容纳空间,第五板块滑动设于容纳空间,用于遮挡在工作空间的前端。第四板块44的容纳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精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架、支撑台、工作台、支撑体、冷却系统、驱动装置与四个机体;所述支撑台设于脚架上;所述支撑体固设于所述支撑台上,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工作空间,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四个机体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每个机体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于所述支撑台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箱体设于所述支撑体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箱体对应所述机体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工作台的第一导孔,所述支撑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支撑台的第二导孔,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孔导向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第二导孔导进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架、支撑台、工作台、支撑体、冷却系统、驱动装置与四个机体;所述支撑台设于脚架上;所述支撑体固设于所述支撑台上,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工作空间,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空间内,并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四个机体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每个机体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于所述支撑台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箱体设于所述支撑体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箱体对应所述机体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工作台的第一导孔,所述支撑台设置有至少一个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增大且贯穿所述支撑台的第二导孔,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孔导向所述支撑台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斌骆昭燕张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龙门县华信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