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268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包含:一基座,中央设有一穿孔,在该穿孔两侧设有一进气孔与一泄气孔;一外缸,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一端套件,设在该外缸的另一端,该端套件中央设一穿孔;一内缸,穿设在该端套件的穿孔中而有部分缸身容置在该外缸内;一握把,固定在该内缸的外露端;一导气管,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的中央穿孔,而同轴容置在该内缸中;一内缸活塞,固定在该导气管的另一端;一外缸活塞,固定在该内缸的内侧端,其中央设一穿孔;一止逆阀,设于该基座的进气孔中;一泄气阀,设于该基座的泄气孔中;一控制件,用以控制该泄气阀的启闭;一引气道,连通该基座的中央穿孔与该进气孔;一风嘴头,与该引气道连接。

An air punch with a choice of quick air or high press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pid high-pressure inflator pump or pump, comprises a base, a central perforation in the perforation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feeding hole and a discharging hole; an outer cylinder with one end fixed on the base; one end suite, in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the end suite with a central perforation; an inner cylinder, in the end wear piercings and some suite of cylinder body arranged in the outer cylinder; a handle is fixed on the inner cylinder of the exposed end; a guide tube with one end fixed on the base of the central hole, and coaxial arranged in the inner cylinder in a cylinder; piston,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pipe; an out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end, the central has a through hole; a non-return valve,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vent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deflated hole; a control With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o control the valve; a guide channel, and the air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ase of the central hole; an air nozzle head, and the guide channe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
本专利技术是和打气筒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选择快速打气或是高压打气的打气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打气筒具有内外双缸,可以选择双缸同时作业的快速充气,或是只有单缸作业的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大都是在外缸(大缸径)或是外缸的气道上设一泄气阀,此种结构常因泄气阀不耐长期打气的压力而导至泄气阀气密不良,影响大气量打气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其泄气阀在打气压力越大时气密的效果越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结构精简,组装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包含有内外双缸,其是在外缸的内部设一泄气阀,该泄气阀具有一阀体,该阀体具有一杆状的身部,在该身部一端设一凸出的肩部,该阀体以其身部穿设在该泄气阀的阀孔,该阀体的身部上贴靠其肩部位置设一止漏环,并以一弹簧顶压该肩部,使得该止漏环由内部封堵住该阀孔,另以一控制件由外部推顶该阀体的身部,借此控制该泄气阀的启闭。由于该泄气阀的止漏环是由缸体的内侧去封堵住阀孔,因此打气的压力越大,气压将越迫使该阀体以越大的压力去压迫该止漏环去封堵该阀孔,因此不会有泄气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A—A剖线的立体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剖线的平面剖视图。图4是图3中下方的放大图,显示泄气阀呈封闭状态,可进行低压大气量打气。图5类同于图4,显示泄气阀呈开启状态,可进行高压小气量打气。图6是基座与泄气阀的局部剖视立体图,显示泄气阀呈封闭状态,可进行低压大气量打气。图7类同于图6,显示泄气阀呈开启状态,可进行高压小气量打气。图8是图3中上方靠近握把部位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基座11穿孔12进气孔13泄气孔14容置槽15阀孔16杯状环20外缸25端套件26穿孔30内缸31穿孔40握把50导气管60内缸活塞61杯状环62单向阀63封套64止漏环70外缸活塞71穿孔72单向进气环73止漏环80逆止阀90泄气阀91阀体92身部93肩部94弹簧95止漏环96挡片100控制件101轴102弧形端103薄端104厚端110引气道120风嘴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现举一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有:一基座(10),中央设有一穿孔(11),在该穿孔(11)的两侧设有一进气孔(12)与一泄气孔(13)。一外缸(20),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10)。一端套件(25),设在该外缸(20)的另一端,该端套件(25)中央设一穿孔(26)。一内缸(30),穿设在该端套件(25)的穿孔(26)中而有部分缸身容置在该外缸(20)内,与该外缸(20)呈同轴套设。一握把(40),固定在该内缸(30)的外露端。一导气管(50),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10)的中央穿孔(11),而同轴容置在该内缸(30)中。一内缸活塞(60),固定在该导气管(50)的另一端,容置在该内缸(30)中。一外缸活塞(70),固定在该内缸(30)的内侧端,容置在该外缸(20)中,其中央设一穿孔(71),供该导气管(50)穿设。一止逆阀(80),设于该基座(10)的进气孔(12)中,用以使该外缸(20)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流入该基座(10)而无法反向流出。一泄气阀(90),设于该基座(10)的泄气孔(13)中。一控制件(100),用以控制该泄气阀(90)的启闭。一引气道(110),连通该基座(10)的中央穿孔(11)与该进气孔(12)。一风嘴头(120),与该引气道(110)连接。该基座(10)的泄气孔(13)具有一容置槽(14),在该容置槽(14)的底部设有一阀孔(15)与外部连通;该泄气阀(90)包含有:一阀体(91),其具有一杆状的身部(92),在该身部(92)的一端具有一凸出的肩部(93),该阀体(91)是以其杆状的身部(92)容置在该阀孔(15)中,其身部(92)的自由端凸出该阀孔(15)外,其肩部(93)位于该容置槽(14)内;一弹簧(94),一端抵住该阀体(91)的肩部(93),另一端固定在该容置槽(14)内,用以推顶该阀体(91)封闭住该阀孔(15);一止漏环(95),套设在该阀体(91)的身部(92)贴靠在该肩部(93),朝向该阀孔(15),用以止漏;一挡片(96),固定在该容置槽(14),供该弹簧(94)另一端固定。该控制件(100)是在外部推顶该阀体(91)的身部(92)的自由端而启闭该泄气孔(13)。该控制件(100)呈长形体,中间以一轴(101)枢设在该基座(10)侧边,一端(102)呈弧形,位于该泄气阀(90)的阀体(91)下方,该弧形端(102)具有一薄端(103)与一厚端(104),该控制件(100)的另一端(105)位于该基座(10)外侧,可供外力拨转,使该控制件(100)摆动移位,当该弧形端(102)的薄端(103)位于该阀体(91)的正下方时,该泄气阀(90)呈封闭状态,如图4、6两图所示;当该弧形端(102)的厚端(104)位于该阀体(91)的正下方时,该阀体(91)的身部(92)的自由端被该厚端(104)顶起而开启该阀孔(15),该泄气阀(90)呈开启状态,如图5、7两图所示。如图8所示,该内缸活塞(60)包含有一杯状环(61)与一单向阀(62),该内缸(30)的外露端设有一封套(63)与一止漏环(64)。如图4所示,该外缸活塞(70)与该外缸(20)之间设有一单向进气环(72),该外缸活塞(70)与该导气管(50)之间设有一止漏环(73)。该基座(10)与该外缸(20)之间设有一杯状环(16)。如图2所示,该内缸(30)在靠近该外缸活塞(70)的位置设有一穿孔(31)。如图3所示,该外缸(20)与该内缸(30)分别被该外缸活塞(70)与该内缸活塞(60)分隔成一上部空间与一下部空间,图3中该外缸(20)的下部空间趋近于零,该内缸(30)的上部空间也趋近于零。当该握把(40)被往上拉时,该外缸(20)的下部空间加大,空气由该外缸(20)的上部空间越过该外缸活塞(70)的单向进气环(72)进入补充,该内缸(30)的上部空间也加大,空气由该内缸(30)的下部空间越过该内缸活塞(60)的杯状环(61)进入补充。当该握把(40)被往下压时,该外缸(20)下部空间内的空气被赶入该基座(10)的进气孔(12),并因该逆止阀(80)的作用无法反向流出,该内缸(30)上部空间内的空气被赶入该内缸活塞(60)经由该单向阀(62)而流入该导流管(50),两个气流经由该引气道(110)汇流而由风嘴头(120)流出。该握把(40)下压时,外部空气可经由该端套件(25)与该内缸(30)之间的间隙进入该外缸(20)的上部空间,并经由该穿孔(31)而进入该内缸(30)的下部空间补充。当该控制件(100)位于如图4、6的位置时,该泄气阀(90)呈封闭状态,打气时内缸(30)、外缸(20)同时都有作用,属于大气量的打气,适用于低压时的打气作业。当该控制件(100)被移到如图5、7的位置时,该泄气阀(90)呈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包含有:一基座,中央设有一穿孔,在该穿孔的两侧设有一进气孔与一泄气孔;一外缸,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一端套件,设在该外缸的另一端,该端套件中央设一穿孔;一内缸,穿设在该端套件的穿孔中而有部分缸身容置在该外缸内,与该外缸呈同轴套设;一握把,固定在该内缸的外露端;一导气管,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的中央穿孔,而同轴容置在该内缸中;一内缸活塞,固定在该导气管的另一端,容置在该内缸中;一外缸活塞,固定在该内缸的内侧端,容置在该外缸中,其中央设一穿孔,供该导气管穿设;一止逆阀,设于该基座的进气孔中,用以使该外缸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流入该基座而无法反向流出;一泄气阀,设于该基座的泄气孔中;一控制件,用以控制该泄气阀的启闭;一引气道,连通该基座的中央穿孔与该进气孔;一风嘴头,与该引气道连接;其中该基座的泄气孔具有一容置槽,在该容置槽的底部设有一阀孔与外部连通;该泄气阀包含有:一阀体,其具有一杆状的身部,在该身部的一端具有一凸出的肩部,该阀体是以其杆状的身部容置在该阀孔中,其身部的自由端并凸出该阀孔外,其肩部位于该容置槽内;一弹簧,一端抵住该阀体的肩部,另一端固定在该容置槽内,用以推顶该阀体封闭住该阀孔;一止漏环,套设在该阀体的身部贴靠在该肩部,朝向该阀孔,用以止漏;该控制件是由外部推顶该阀体的身部而启闭该泄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选择快速打气或高压打气的打气筒,包含有:一基座,中央设有一穿孔,在该穿孔的两侧设有一进气孔与一泄气孔;一外缸,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一端套件,设在该外缸的另一端,该端套件中央设一穿孔;一内缸,穿设在该端套件的穿孔中而有部分缸身容置在该外缸内,与该外缸呈同轴套设;一握把,固定在该内缸的外露端;一导气管,以一端固定在该基座的中央穿孔,而同轴容置在该内缸中;一内缸活塞,固定在该导气管的另一端,容置在该内缸中;一外缸活塞,固定在该内缸的内侧端,容置在该外缸中,其中央设一穿孔,供该导气管穿设;一止逆阀,设于该基座的进气孔中,用以使该外缸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流入该基座而无法反向流出;一泄气阀,设于该基座的泄气孔中;一控制件,用以控制该泄气阀的启闭;一引气道,连通该基座的中央穿孔与该进气孔;一风嘴头,与该引气道连接;其中该基座的泄气孔具有一容置槽,在该容置槽的底部设有一阀孔与外部连通;该泄气阀包含有:一阀体,其具有一杆状的身部,在该身部的一端具有一凸出的肩部,该阀体是以其杆状的身部容置在该阀孔中,其身部的自由端并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双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