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096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不溶于水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和载体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起到强化絮凝作用,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沉淀区的处理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沉淀效率较高,出水清澈,运行稳定,加载体强化絮凝效果好,可以实现高效去除污染物,污染物沉降分离速度快,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适用于黑臭河道应急处理以及高浊度污水快速净化处理。

A method of loading flocculation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处理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4,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地表水有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型缺水越来越严重地限制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浊度高、含磷高的有机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法有化学法、物理法、膜处理法,具体包括絮凝沉淀、气浮、砂滤、调pH、酸碱中和、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等。但考虑到处理成本、操作的复杂程度和对后续处理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因素,絮凝沉淀法具有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污水处理过程及深度净水过程中通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传统的絮凝沉淀法存在以下缺点: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量大,后续处理困难,沉降速度虽然较普通沉淀有较大提升,仍然无法满足水力负荷大水体的应急处置要求,因此研发出一种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水处理技术非常迫切。加载絮凝技术因为其沉淀效率较高,出水清澈,运行稳定目前受到普遍关注,投加磁种、石英砂等加载体强化絮凝效果,使污染物在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与加载体聚合,促进致密絮体的形成,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快速沉降、分离的目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加载体类型的选择和投加量,以及加载体回收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兼备自身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其通过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的优选组合,采用具有自身特点的混凝剂、加载体及助凝剂,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染物沉降分离速度快,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适用于黑臭河道应急处理以及高浊度污水快速净化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不溶于水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和载体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起到强化絮凝作用,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沉淀区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进入混凝区,启动自动加药系统在混凝区内投加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00~200mg/L,所述污水在混凝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混凝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混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污水与混凝剂充分接触,使污水中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PFS);3)从混凝区出来的污水进入投加区,投加区内投加加载体,加载体的投加量为2mg/L,所述污水在投加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投加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加载体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加载体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尽量使加载体悬浮,避免加载体下沉,所述加载体主要成分为改性铁氧体,加载体的粒径小于150um;4)投加混凝剂与加载体的污水经过充分混合脱稳进入聚集区,在聚集区通过自动加药装置投加助凝剂,所述聚集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助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保持150r/min,使污水以加载体为凝结核形成小絮体,小絮体在助凝剂的架桥吸附和沉积网捕作用下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所述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的分子量范围为1200万~1400万,助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mg/L~2mg/L;5)经过聚集区的污水,其中的悬浮物形成体积较大的絮体快速沉淀到沉淀区底部,所述污泥斗安装在沉淀区的底部,出水装置安装在沉淀区的上部,絮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沉降在污泥斗中,沉淀区内上部的清液通过沉淀区上部的出水装置流出,实现泥水分离;5)将泥水分离后的污泥经过高速剪切装置,使加载体中的改性铁氧体从污泥中分离,通过外加磁场装置将改性铁氧体从污泥中吸出,经过冲洗处理重新循环回收,将回收的改性铁氧体再次循环投入投加区,使加载体中的改性铁氧体实现回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的优选组合,采用具有自身特点的混凝剂、加载体及助凝剂,开发出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同时具备以下自身特点: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运行稳定,用药量少,成本低,加载体损耗小,可回收循环利用,可在原有设施上改造,节省投资,单位体积设备处理能力大,耐冲击负荷,污泥量少,污泥量约为普通絮凝沉淀的1/3,实现了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染物沉降分离速度快,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适用在黑臭河道应急处理以及高浊度污水快速净化处理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流程示意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不溶于水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和载体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起到强化絮凝作用,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沉淀区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进入混凝区,启动自动加药系统在混凝区内投加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00~200mg/L,所述污水在混凝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混凝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混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污水与混凝剂充分接触,使污水中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PFS);4)从混凝区出来的污水进入投加区,投加区内投加加载体,加载体的投加量为2mg/L,所述污水在投加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投加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加载体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加载体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尽量使加载体悬浮,避免加载体下沉,所述加载体主要成分为改性铁氧体,加载体的粒径小于150um;5)投加混凝剂与加载体的污水经过充分混合脱稳进入聚集区,在聚集区通过自动加药装置投加助凝剂,所述聚集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助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保持150r/min,使污水以加载体为凝结核形成小絮体,小絮体在助凝剂的架桥吸附和沉积网捕作用下快速生成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不溶于水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和载体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起到强化絮凝作用,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沉淀区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进入混凝区,启动自动加药系统在混凝区内投加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00~200mg/L,所述污水在混凝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混凝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混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污水与混凝剂充分接触,使污水中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PFS);2)从混凝区出来的污水进入投加区,投加区内投加加载体,加载体的投加量为2mg/L,所述污水在投加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投加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加载体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加载体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尽量使加载体悬浮,避免加载体下沉,所述加载体主要成分为改性铁氧体,加载体的粒径小于150um;3)投加混凝剂与加载体的污水经过充分混合脱稳进入聚集区,在聚集区通过自动加药装置投加助凝剂,所述聚集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助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保持150r/min,使污水以加载体为凝结核形成小絮体,小絮体在助凝剂的架桥吸附和沉积网捕作用下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所述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的分子量范围为1200万~1400万,助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mg/L~2mg/L;4)经过聚集区的污水,其中的悬浮物形成体积较大的絮体快速沉淀到沉淀区底部,所述污泥斗安装在沉淀区的底部,出水装置安装在沉淀区的上部,絮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沉降在污泥斗中,沉淀区内上部的清液通过沉淀区上部的出水装置流出,实现泥水分离;5)将泥水分离后的污泥经过高速剪切装置,使加载体中的改性铁氧体从污泥中分离,通过外加磁场装置将改性铁氧体从污泥中吸出,经过冲洗处理重新循环回收,将回收的改性铁氧体再次循环投入投加区,使加载体中的改性铁氧体实现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载絮凝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区、投加区、聚集区、沉淀区、污泥斗、出水装置、搅拌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外加磁场装置、自动加药系统和载体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不溶于水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和载体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絮体,起到强化絮凝作用,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沉淀区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进入混凝区,启动自动加药系统在混凝区内投加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范围为100~200mg/L,所述污水在混凝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混凝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混凝剂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min,使污水与混凝剂充分接触,使污水中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所述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PFS);2)从混凝区出来的污水进入投加区,投加区内投加加载体,加载体的投加量为2mg/L,所述污水在投加区停留的时间为10~20s,所述投加区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电机装置,投加加载体时,搅拌装置中搅拌器的转速≥250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辰潘军贾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