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9365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导线架,导线辊和翻线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纱线管下方设置电子秤,根据纱线的型号和减少质量粗算出纱线长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旋转编码器根据纱管的直径粗算出纱线的长度,从而能够实现对纱线长度的粗略计算,防止了纱线在倒纱到新的纱管上,纱线长度过长或者过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麻烦;采用翻线架与导线辊相配的方式,依靠驱动电机的动力带动导线辊,再依靠导线辊与翻线架之间接触的摩擦力从而带动翻线架上的第二纱线管旋转达到倒线的目的,在导线辊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使得纱线在缠绕过程在第二纱线管上分布更加均匀。

An automatic rope tu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绳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纱线采用统一的标准重量缠绕在纱线管上,针对在各个地方需要用到的纱线长度不同,需要从标准重量的纱线管上将纱线进行倒纱,缠绕到另一纱线管上,根据纱线的型号从而根据重量和纱线的缠绕的圈数来确定纱线的线长,可以较为精确的控制纱线长度,避免了纱线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翻绳装置,能够解决一般纱线倒纱中确定纱线长度偏差较大,容易造成纱线浪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工作台的一竖直侧面上安装有换向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线辊安装槽;一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导线架上设置有第一纱线管;一导线辊,所述导线辊设置在导线辊安装槽内,导线辊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导线辊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一翻线架,所述翻线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工作台铰接,翻线架上设置有第二纱线管,翻线架通过铰接点将第二纱线管与导线辊接触或分离;第二纱线管通过与导线辊接触的摩擦力驱动,实现第一纱线管上的纱线翻转到第二纱线管上。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面,斜面和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的高度高于第二水平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通过斜面相连;所述导线架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水平面上;所述导线辊安装槽设置在第二水平面上;所述翻线架设置在斜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架包括支撑架、电子秤、电子秤座和导线杆;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垂直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电子秤座垂直于支撑架设置,所述电子秤水平设置在电子秤座上,所述电子秤上垂直设置有纱管架,所述第一纱线管设置在纱管架上;所述导线杆垂直于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翻线架包括T型主体、固定夹臂、活动夹臂、弹簧、和夹头;所述T型主体为竖直连杆与水平横杆构成的T型结构,竖直连杆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上端面的斜面上;水平横杆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开有铰接孔;所述固定夹臂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水平横杆未开铰接孔一端,所述活动夹臂的一端铰接在水平横杆带有铰接孔的一端,活动夹臂绕着铰接孔旋转,活动夹臂通过弹簧与T型主体的水平横杆相连,活动夹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夹臂另一端均设置有容纳夹头的通孔;所述夹头具有一对且夹头呈圆形状,所述夹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夹臂和活动夹臂的端部且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管上的纱线经过导线架上的导线杆导出导线架,经过工作台上的换向辊和导线辊上的螺旋导线槽最终与翻线架上的第二纱线管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一纱线管下方设置电子秤,根据纱线的型号和减少质量粗算出纱线长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旋转编码器根据纱管的直径粗算出纱线的长度,从而能够实现对纱线长度的粗略计算,防止了纱线在倒纱到新的纱管上,纱线长度过长或者过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麻烦;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翻线架与导线辊相配的方式,依靠驱动电机的动力带动导线辊,再依靠导线辊与翻线架之间接触的摩擦力从而带动翻线架上的第二纱线管旋转达到倒线的目的,在导线辊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使得纱线在缠绕过程在第二纱线管上分布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的翻线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工作台1的一竖直侧面上安装有换向辊12;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导线辊安装槽。一导线架2,所述导线架2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导线架2上设置有第一纱线管21。一导线辊3,所述导线辊3设置在导线辊安装槽内,导线辊3由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导线辊3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31。一翻线架4,所述翻线架4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与工作台1铰接,翻线架4上设置有第二纱线管41,翻线架4通过铰接点将第二纱线管41与导线辊3接触或分离;第二纱线管41通过与导线辊3接触的摩擦力驱动,实现第一纱线管21上的纱线翻转到第二纱线管41上。工作台1的上端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面13,斜面14和第二水平面15;所述第一水平面13的高度高于第二水平面15的高度;所述第一水平面13与第二水平面15之间通过斜面14相连;所述导线架2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水平面13上;所述导线辊3安装槽设置在第二水平面15上;所述翻线架4设置在斜面14上。导线架2包括支撑架22、电子秤23、电子秤座24和导线杆25;所述支撑架22的底端垂直连接在工作台1上,所述电子秤座24垂直于支撑架22设置,所述电子秤23水平设置在电子秤座24上,所述电子秤23上垂直设置有纱管架,所述第一纱线管21设置在纱管架上;所述导线杆25垂直于支撑架22设置在支撑架22的顶端。翻线架4包括T型主体42、固定夹臂43、活动夹臂44、弹簧45和夹头46;所述T型主体42为竖直连杆421与水平横杆422构成的T型结构,竖直连杆421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1上端面的斜面14上;水平横杆422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开有铰接孔;所述固定夹臂43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水平横杆422未开铰接孔一端,所述活动夹臂44的一端铰接在水平横杆422带有铰接孔的一端,活动夹臂44绕着铰接孔旋转,活动夹臂44通过弹簧45与T型主体42的水平横杆422相连,活动夹臂44的另一端与固定夹臂43另一端均设置有容纳夹头46的通孔;所述夹头46具有一对且夹头呈圆形状,所述夹头46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夹臂44和活动夹臂44的端部且相对设置。第一纱线管21上的纱线经过导线架2上的导线杆25导出导线架,经过工作台上的换向辊12和导线辊3上的螺旋导线槽31最终与翻线架4上的第二纱线管41相连。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翻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工作台的一竖直侧面上安装有换向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线辊安装槽;一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导线架上设置有第一纱线管;一导线辊,所述导线辊设置在导线辊安装槽内,导线辊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导线辊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一翻线架,所述翻线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工作台铰接,翻线架上设置有第二纱线管,翻线架通过铰接点将第二纱线管与导线辊接触或分离;第二纱线管通过与导线辊接触的摩擦力驱动,实现第一纱线管上的纱线翻转到第二纱线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6 CN 20171069947771.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编码器;工作台的一竖直侧面上安装有换向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线辊安装槽;一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导线架上设置有第一纱线管;一导线辊,所述导线辊设置在导线辊安装槽内,导线辊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导线辊上设置有螺旋导线槽;一翻线架,所述翻线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工作台铰接,翻线架上设置有第二纱线管,翻线架通过铰接点将第二纱线管与导线辊接触或分离;第二纱线管通过与导线辊接触的摩擦力驱动,实现第一纱线管上的纱线翻转到第二纱线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面,斜面和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的高度高于第二水平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通过斜面相连;所述导线架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水平面上;所述导线辊安装槽设置在第二水平面上;所述翻线架设置在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绳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