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897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06
船的反应舵(10)具有上侧舵部(5)和位于比上侧舵部(5)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7)。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的一方或者两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借助与舵轴(C2)正交的假想平面形成的截面中,反应部的中心线弯曲。

Reacting rudder

The ship's reacting rudder (10) has the upper rudder (5) and the lower side rudder (7)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side of the rudder (5). The upper side of the rudder section (5) and the lower side rudder (7) of one or two parties are formed as a reaction part. In the cross section formed by the imaginary plane orthogonal to the rudder axis (C2),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reaction part is b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的舵,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向船的左右方向弯曲的反应舵(reactionrudder)。
技术介绍
为了控制船的行进方向而使用舵。舵在船的船尾部设于推进螺旋桨的后方。舵例如能够绕朝向铅垂方向的舵轴摆动。舵借助其摆动角度,将推进螺旋桨所产生的水流的朝向向左右改变。由此控制船的行进方向。作为积极地产生升力的舵,存在反应舵。反应舵例如具有绕其舵轴扭转的形状。借助该扭转,增加舵所产生的升力,增加该升力的前方向分量。这样的反应舵例如记载于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69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57349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期望在反应舵中高效地产生升力,或者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制作反应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1目的在于,在向船的左右方向弯曲的反应舵中,提高相对于该弯曲产生的升力的增大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制作反应舵。为了实现上述的第1目的,根据第1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应舵,该反应舵为船的反应舵,其中,该舵在前述船的推进螺旋桨的后方处被设为能够绕舵轴摆动,具有上侧舵部和位于比前述上侧舵部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在与前述舵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距前述推进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延长线的位置为上限距离以内的范围处,该上限距离是前述反应舵的整个高度的15%以下的距离,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一方或者两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借助与前述舵轴正交的假想平面形成的截面中,前述反应部的中心线弯曲,在前述反应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一方或者两方中,具有沿前述舵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从前述舵的前缘朝向后缘的方向上延伸。为了实现上述的第2目的,根据第2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应舵,该反应舵为船的反应舵,其中,该舵在前述船的推进螺旋桨的后方处被设为能够绕舵轴摆动,具有上侧舵部和位于比前述上侧舵部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在与前述舵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距前述推进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延长线的位置为上限距离以内的范围,该上限距离是前述反应舵的整个高度的15%以下的距离,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仅一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借助与前述舵轴正交的假想平面形成的截面中,前述反应部的中心线弯曲。反应舵中的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一方或者两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反应部的舵截面的中心线弯曲。由此,反应部的一方的侧面所产生的负压变大。该负压有助于反应部所产生的升力。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1专利技术,反应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一方或者两方具有沿前述舵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从前述舵的前缘朝向后缘的方向上延伸。该突出部使在反应部的一方的侧面产生的负压的区域从压力相对较高的其它区域沿舵轴方向分离。由此,抑制在反应部的一方的侧面中产生的负压的降低。因此,能够抑制有助于反应部所产生的升力的负压降低,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舵截面的中心线的弯曲的升力的增大效果。另一方面,根据第2专利技术,由于可以不使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中的另一方的舵截面的中心线弯曲,因此反应舵的制作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反应舵的船的后方部的侧视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反应舵。图3表示反应部的舵截面。图4是用于说明反应部的作用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反应部的作用的另一图。图6是用于说明舵截面的设定方法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突出部的作用的图。图8表示反应部的阻力的CFD分析结果。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更例的反应舵。图10表示对反应舵进行CFD而获得的舵表面的压力分布。具体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各图中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能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船)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反应舵10的船1的后方部的侧视图。船1是在海、湖或者河中航行的装置,例如是船舶或者舰艇。此外,在本申请中,“前后方向”指的是从船1的船尾侧朝向船1的船头侧的方向并且是船体的中心线的方向,“左右方向”指的是船体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另外,以下,“左侧”与“右侧”分别指的是由在船1的船尾侧朝向船1的船头侧的人所看到的左侧与右侧。在船1的船尾部1a设置推进螺旋桨3。推进螺旋桨3以能够绕旋转轴C1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船体的船尾部1a。推进螺旋桨3具有以旋转轴C1为中心轴的旋转中心部3a和在绕旋转轴C1的方向上配置并结合于旋转中心部3a的多个螺旋桨翼3b。旋转中心部3a的前侧部分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船尾部1a。推进螺旋桨3绕旋转轴C1在水中被旋转驱动,产生船1的前进推力。以下,将推进螺旋桨3的旋转方向设为在从船尾侧观察的情况下为顺时针。(反应舵的概略)图2(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并且示出反应舵10,图2(B)是图2(A)的2B-2B向视图,图2(C)是从前方侧的左侧斜下方观察反应舵10的立体图。此外,以下,旋转轴C1的延长线C11是直线,意味着位于反应舵10的该延长线。反应舵10在船1的推进螺旋桨3的后方以能够绕舵轴C2(参照图1)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船体。舵轴C2例如以船体处于水平姿势的状态(即,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朝向水平的状态)朝向铅垂方向,但也可以从铅垂方向倾斜。反应舵10具有上侧舵部5和位于比上侧舵部5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7。上侧舵部5在与舵轴C2平行的方向(以下,也仅称为高度的方向)上,从延长线C11的高度或者距延长线C11较近的高度向上方延伸。下侧舵部7在高度的方向上从延长线C11的高度或者距延长线C11较近的高度向反应舵10的下方(在图2的例子中是直至下端)延伸。此外,高度指的是与舵轴C2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以下相同)。在图2的例子中,反应舵10还包括位于上侧舵部5的上侧并结合于上侧舵部5的上端舵部9。此外,在图2(A)中,上侧舵部5、下侧舵部7以及上端舵部9分别是由虚线包围的范围的舵部分,并且相互结合。在图2(B)、图2(C)中,双点划线表示反应舵10的前缘(上侧舵部5、下侧舵部7以及上端舵部9的前缘5a、7a、9a),在图2(B)中,虚线表示后述的舵鳍11b的前缘。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的边界如图2(A)那样,在反应舵10中的前后方向的各位置处,位于在高度的方向上距延长线C11的位置(即高度)为上限距离以内的范围R。该上限距离是反应舵10的整个高度H的15%以下的距离(在图2(A)的例子中,上限距离比整个高度H的15%小)。因此,范围R的高度的方向的中心Ph处于延长线C11的高度,并且范围R的高度的方向的长度是0.3H以下的规定值(这里H是上述整个高度)。在设有后述的舵球(bulb)11a的情况下,范围R也可以是在高度的方向上存在舵球11a的范围。即,范围R可以是从舵球11a的下端至上端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在图2(A)的例子中,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的边界处于延长线C11的高度处,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如上述那样在范围R内即可。此外,在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的边界处,可以将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相互直接结合。另外,整个高度H指的是作为舵发挥功能的部分(该部分中的上端至下端)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反应部的结构)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的一方或者两方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舵部5与下侧舵部7分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图3(A)、图3(B)分别示出借助与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反应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舵,其是船的反应舵,前述反应舵的特征在于,该舵在前述船的推进螺旋桨的后方处被设为能够绕舵轴摆动,具有上侧舵部和位于比前述上侧舵部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在与前述舵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距前述推进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延长线的位置为上限距离以内的范围,该上限距离是前述反应舵的整个高度的15%以下的距离,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一方或者两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借助与前述舵轴正交的假想平面形成的截面中,前述反应部的中心线弯曲,在前述反应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一方或者两方中,具有沿前述舵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从前述舵的前缘朝向后缘的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8 JP 2016-189687;2017.01.30 JP 2017-014331.一种反应舵,其是船的反应舵,前述反应舵的特征在于,该舵在前述船的推进螺旋桨的后方处被设为能够绕舵轴摆动,具有上侧舵部和位于比前述上侧舵部靠下方的位置的下侧舵部,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在与前述舵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距前述推进螺旋桨的旋转轴的延长线的位置为上限距离以内的范围,该上限距离是前述反应舵的整个高度的15%以下的距离,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一方或者两方被作为反应部而形成,在借助与前述舵轴正交的假想平面形成的截面中,前述反应部的中心线弯曲,在前述反应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一方或者两方中,具有沿前述舵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从前述舵的前缘朝向后缘的方向上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舵,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包括位于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的舵球,前述船的左右方向上的前述舵球的尺寸比前述上侧舵部或者下侧舵部的最大厚度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舵,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包括位于前述上侧舵部与下侧舵部的边界的舵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舵,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包括结合于前述舵球并从前述舵球向前述厚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舵鳍。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功治增田圣始高岸宪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日联海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