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达周专利>正文

内镜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76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镜缝合器,包括外鞘、缝合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钢丝,所述外鞘和缝合针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外鞘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所述缝合针的外侧面接触,缝合针的内侧面设有内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外鞘上,且运动传输的末端均与缝合针上的内齿啮合,所述钢丝的末端为Y字形,分成两支,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作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元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实现接力带动缝合针向一个方向转动,外鞘对缝合针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钢丝往复直线运动带动缝合针转动,结构合理,缝合针连续缝合操作性好。

Endoscope su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doscopic suturing device, including outer sheath, suture needle,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driving component and second wire, projection shape sheath and the outer needle are C shape, inner surface of the outer sheath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roove and the needle diameter matched with the arc-shaped groove.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ontact needle, needle with inner teeth,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fixed on the outer sheath and the end of movement and transmission are meshed with the internal teeth suture needle on the end of the wire is Y shaped, divided into two,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e assembly connected as dynamic components of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second drive compone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e assembly to realize relay driven needle rotation in one direction, the outer sheath of the welding needle movement plays the role of guiding and wire driven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needle rotation,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su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缝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镜缝合器。
技术介绍
内镜缝合器用于胃肠内部手术缝合,使用时,内镜缝合器通过内镜进入人体的胃肠中。公开号为CN105919636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订书机式内镜缝合器,包括缝合针和夹扣,所述夹扣包括一开口环形套筒,缝合针可通过开口放入套筒内,环形套筒内设有固定的基座和活动的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的缝合针挡板,挡板是通过弹簧连接在基座上,另设有拉绳以驱动挡板活动,缝合器缝合伤口或组织时,用组织镊将伤口两侧皮肤向上翻转,并拉拢贴合,将缝合器垂直对准,拉动拉绳,套筒内的挡板被拉动以打开开口,并解除对缝合针针体的夹持固定,缝合针被释放以穿透组织并恢复成圆圈形状以缝合伤口,同时由于弹簧的作用,挡板运动返回,并在基座的限位下,停止在其工作位置,以进行下一针的准备。此技术最大的不足在于,使用的是金属针,而非线,针的圆圈大小及所扎的组织多少均可能影响闭合的牢固性和封闭性,圈大或者所含的组织少,则仍会形成闭合不严,一旦仍存在瘘口,则前功尽弃,另一缺点是当缝合出理错误时,无特殊的回收器械,难以回收,硬取则加重进一步损伤组织,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等,不取则因是金属物,占用空间,影响下一针的缝合,工作连续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合简便、牢固性好、可控、连续工作性好,操作便捷的内镜缝合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镜缝合器,包括外鞘、缝合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钢丝,所述外鞘和缝合针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所述外鞘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缝合针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缝合针的内侧面设有内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外鞘上,且运动传输的末端均与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啮合,所述钢丝的末端为Y字形,分成两支,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作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元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外鞘的内侧,且均与所述缝合针的内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外鞘的一条直径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摆杆、第一主动棘爪、第一止回棘爪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钢丝末端分支有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棘爪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回棘爪被所述第一弹簧压紧卡位在所述第一棘轮的一个齿槽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摆杆、第二主动棘爪、第二止回棘爪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第二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棘爪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回棘爪被所述第二弹簧压紧卡位在所述第二棘轮的一个齿槽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套筒和金属软管,所述套筒的外径与外设的内窥镜的直径适配,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内窥镜的末端,所述外鞘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内孔中,所述外鞘平行于所述套筒的一个纵切面设置,所述外鞘的开口朝向所述套筒的外侧,所述套筒在垂直于所述外鞘的纵切面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钢丝穿设所述通孔中,所述钢丝穿设所述金属软管中,所述金属软管与外设的内窥镜并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在与所述通孔相对的面上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套筒的外端面连通,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外鞘的高度适配。进一步的,C形的所述外鞘的圆弧长度为2/3的圆弧,C形的所述缝合针的圆弧长度为2/3的圆弧。进一步的,所述外鞘上的弧形凹槽的圆弧长度为1/3的缝合针的周长。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的中部设有穿线环,所述穿线环位于相对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穿线环的外形为半个水滴形,所述穿线环的尖端朝向所述缝合针的尖端。进一步的,还包括钢丝伸缩器,所述钢丝伸缩器包括手柄滑动部和手柄固定部,所述手柄滑动部与所述手柄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金属软管的首端与所述手柄固定部连接,所述钢丝的首端与所述手柄滑动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C形的缝合针与C形的外鞘同心设置,缝合针的外侧与外鞘的弧形凹槽接触,缝合针的内侧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运动传输的末端连接,外鞘上的弧形凹槽对缝合针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缝合针的内齿啮合,带动缝合针绕缝合针和外鞘的轴心转动,且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缝合针向同一方向转动;外鞘和缝合针均为C形,则缝合针转动的过程中与外鞘之间会有开口,可以实现缝合针的缝合动作,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对缝合针的转动起到接力的作用;钢丝末端分支成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钢丝作往复直线运动,带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做间歇性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将钢丝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与缝合针啮合的旋转运动,C形的缝合针向同一个方向旋转运动,实现不断连续的缝合胃肠伤口,结构合理,操作便捷,且缝合的操作连续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径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缝合针与外鞘配合的断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缝合针上的穿线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丝与钢丝伸缩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金属软管、内窥镜三者末端的断面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6中结构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6中结构的右视图。标号说明:1、外鞘;2、缝合针;3、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钢丝;6、套筒;7、钢丝伸缩器;8、缝合线;9、内窥镜;11、弧形凹槽;21、内齿;22、穿线环;31、第一齿轮;32、第一棘轮;33、第一摆杆;34、第一主动棘爪;35、第一止回棘爪;36、第一弹簧;41、第二齿轮;42、第二棘轮;43、第二摆杆;44、第二主动棘爪;45、第二止回棘爪;46、第二弹簧;61、通孔;62、凹槽;71、手柄滑动部;72、手柄固定部;73、金属软管;91、内窥镜孔;92、活检钳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位于不同圆周位置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实现接力带动C形的缝合针转动,并将钢丝的往复运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变换为缝合针的沿同一方向的转动,通过外鞘对缝合针的转动起到导向作用,实现缝合针的缝合动作,操作便捷,且连续工作性好。请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镜缝合器,包括外鞘1、缝合针2、第一驱动组件3、第二驱动组件4和钢丝5,所述外鞘1和缝合针2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所述外鞘1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2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11,所述弧形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内镜缝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缝合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钢丝,所述外鞘和缝合针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所述外鞘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缝合针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缝合针的内侧面设有内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外鞘上,且均与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啮合,所述钢丝的末端为Y字形,分成两支,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作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缝合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钢丝,所述外鞘和缝合针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所述外鞘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缝合针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缝合针的内侧面设有内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外鞘上,且均与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啮合,所述钢丝的末端为Y字形,分成两支,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作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外鞘的内侧,且均与所述缝合针的内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外鞘的一条直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摆杆、第一主动棘爪、第一止回棘爪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钢丝末端分支有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棘爪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回棘爪被所述第一弹簧压紧卡位在所述第一棘轮的一个齿槽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摆杆、第二主动棘爪、第二止回棘爪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第二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周王雯李达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达周王雯李达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