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51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是对手术器械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器壳体,缝合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缝合器壳体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缝合组件并控制所述缝合组件进行缝合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4mm的空间下进行缝合,并显著降低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率。

Disposable fiber loop suture

A disposable fiber ring sutur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the improvemen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hich comprises the shell suture, suture assembly a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is located inside the stapler casing,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ture assembly and controls the suture assembly by sewing. The invention can be sutured in the space of 4mm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nucleus pulposect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手术器械的改进,尤其是用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后的纤维环缝合。
技术介绍
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患者人数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该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椎间盘各部分如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疼痛、肢体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另外,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当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则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除突出的髓核及游离的纤维环组织,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但是,髓核摘除手术存在的最大技术难题是:髓核摘除后,纤维环遗留下来的切口如果不处理,残留的髓核会再次突出。经统计,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约在3-27%,平均复发率在8-12%。中国专利CN201510300525、CN201510290683、CN201620236167、CN201520365615、CN201520365946、CN201620387727等提出的技术方案均通过对应用于外科微创手术领域中全内窥镜下的椎间盘手术纤维环缝合器进行了相应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中,中国专利CN201510300525、CN201510290683、CN201520365615、CN201520365946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将针尖设计为钩形,并与针杆构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化技术方案,但是这类方案由于针尖是钩形,对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否则仍会导致较大的表面切口。并且,由于针杆与针尖是一个整体,其加工难度较大,因而制造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1620387727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针尖、针杆为整体的形式进行了改进,将缝合器的带有针尖的部分和带有针杆的部分采用分体式设计,以降低缝合器的整体成本,但是,这种分体式设计并没有解决针尖为钩形的不足,同时分离式的针尖部分还有被重复使用,导致医疗污染的风险。中国专利CN201620236167的技术方案中采取在缝合器的头部设置折断部,通过将折断部折断完成缝合过程中的缝合线取出。由于缝合器的头部被物理折断,从而可避免缝合器针尖部分被重复使用的风险。但是,通过折断缝合器的折断部来实现缝合线的取出对折断部的金属强度设计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技能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缝合器的缝合尺寸通常固定为5毫米,其切口较大,髓核会发生游离,因而会影响缝合效果,缝合器推杆直径达到6毫米,不适宜在孔镜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或是采取微创小切口手术,术后均可能存在椎间盘的再突出和复发,这是许多患者术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为降低复发率,有必要对纤维环破裂口(术中切口或破损口)进行缝合。为避免手术操作的局限性,提高缝合成功率,更安全有效的对纤维环破裂口进行缝合。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中的缝合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椎间盘手术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可以顺利在微创手术狭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下,直接从纤维环外侧对纤维环切口进行缝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包括:缝合器壳体(1),缝合组件(2),和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位于缝合器壳体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缝合组件并控制所述缝合组件进行缝合操作;其中,所述缝合组件包括藏针头部,所述藏针头部包括顶端卡和线圈通道;所述线圈通道为中间空心的管状体,其内部容纳有所述穿刺针、线针和底端卡,所述线针的两端还分别具有与所述顶端卡和底端卡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顶端卡和所述线圈通道依次设置在所述藏针头部,且所述顶端卡与所述线圈通道之间存在一形成卡槽的间隙。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端卡位于所述穿刺针的后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圈通道里还包括链接管,所述链接管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管和线管,所述藏针头部固定在所述外管中,所述线管位于所述外管内,用于将缝合线导引到所述线针。所述藏针头部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将所述藏针头部固定在所述外管。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针与所述顶端卡配合的连接前部与所述顶端卡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针与所述底端卡配合的连接后部与所述底端卡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所述线针与所述顶端卡配合的连接前部与所述顶端卡的配合力为F1,所述线针与所述底端卡配合的连接后部与所述底端卡的配合力为F2,缝合在抽拉过程的抽拉力为F3,则满足F2>F1>F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针的直径小于1.6毫米。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藏针头部的直径小于4毫米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针与所述顶端卡配合的连接前部为球形,所述线针与所述底端卡配合的连接后部为锯齿形。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针一旦卡入到所述底端卡时,则所述线针则不能够物理无损的脱离所述底端卡。因此,当线针卡入到所述底端卡后,则所述纤维环缝合器就不能够再次使用,避免了所述纤维环缝合器被重复使用所带来的医疗风险。进一步的,还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将所述缝合器的藏针头部的顶端卡通过线性切口深入髓核,使所述卡槽紧贴所述线性切口一侧;步骤2:利用所述穿刺针刺穿所述纤维环并带动所述线针穿过纤维环,所述线针带着缝合线穿过所述纤维环,直至所述线针与所述顶端卡相配合的连接部卡在所述顶端卡上;步骤3:所述穿刺针退出,旋转所述缝合器,使所述卡槽紧贴所述线性切口的另一侧;步骤4:利用所述穿刺针再次刺穿所述纤维环,直至所述底端卡卡在所述线针与所述底端卡配合的连接部;步骤5:所述穿刺针退出,使卡在所述底端卡的所述线针脱离所述顶端卡,从而使得所述缝合线再次穿过纤维环;步骤6:通过所述线性切口抽出缝合器,此时所述缝合线的两个游离端已经分别穿过了所述纤维环的相对的两侧壁,将所述缝合线的两个游离端打结固定,完成对所述线性切口的缝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外部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内部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传动组件的内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缝合组件的内部结构放大图。图5(a)-图5(f)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时的缝合操作步骤实景图。图6(a)-图6(g)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时的缝合操作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以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时进行纤维环缝合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具体用法,但并不作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定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纤维环缝合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缝合器壳体1,缝合组件2,和传动组件3。其中,缝合器壳体1采用按照国家标准采购ABS材料注塑加工而成。缝合组件2包括管状针体以及真丝编制缝合线组成,针体由SUS304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真丝缝合线穿过针体头部可直达缝合器底部。传动组件3由若干塑料件组成,由塑料ABS注塑而成,包括固定件,滑块和驱动手柄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器壳体,缝合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缝合器壳体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缝合组件并控制所述缝合组件进行缝合操作;其中,所述缝合组件包括藏针头部,所述藏针头部包括顶端卡和线圈通道;所述线圈通道为中间空心的管状体,其内部容纳有所述穿刺针、线针和底端卡,所述线针的两端还分别具有与所述顶端卡和底端卡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顶端卡和所述线圈通道依次设置在所述藏针头部,且所述顶端卡与所述线圈通道之间具有一形成间隙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器壳体,缝合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缝合器壳体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缝合组件并控制所述缝合组件进行缝合操作;其中,所述缝合组件包括藏针头部,所述藏针头部包括顶端卡和线圈通道;所述线圈通道为中间空心的管状体,其内部容纳有所述穿刺针、线针和底端卡,所述线针的两端还分别具有与所述顶端卡和底端卡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顶端卡和所述线圈通道依次设置在所述藏针头部,且所述顶端卡与所述线圈通道之间具有一形成间隙的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卡位于所述穿刺针的后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通道里还包括链接管,所述链接管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和线管,所述藏针头部固定在所述外管中,所述线管位于所述外管内,用于将缝合线导引到所述线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针与所述顶端卡配合的连接前部与所述顶端卡为过盈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针与所述底端卡配合的连接后部与所述底端卡为过盈配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连接前部与所述顶端卡的配合力为F1,所述连接后部与所述底端卡的配合力为F2,缝合过程的抽拉力为F3,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代文赵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