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0079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2:56
该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包括:设计复杂度、芯片面积、功耗、速度等,同时减小电容失配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电容阵列优化方案:通过电容排序,组合并调整电容阵列,使得ADC的电容失配误差得到减小,提高精度;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应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
技术介绍
智能传感器是新一代的智能仪器,集成变换器、信号调节和后处理电路模块于一身。近年来,智能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医疗仪器、通信、雷达、航空航天、电子对抗、安防安检系统、故障检测、地震探测等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智能传感器飞速发展,应用于智能传感器的内嵌模块如传感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ADC)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一个完整的智能传感器不仅需要传感器、放大器模块对外部信号进行采集,为了外部信号能进一步得到处理和校正,只有通过ADC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此,ADC模块对智能传感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持久性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美国在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领域对我国有严格的出口限制,因此,只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模数转换器,才能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这一领域的压迫性地位,才能推进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智能传感器的主要的架构如图1所示,由传感器,电极,放大器,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案包括:步骤1:将总电容64C的二进制电容阵列拆分成64个单位电容组成的电容阵列;步骤2:将这64个单位电容按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把最大的电容数字码设为1,次最大的标号为2,以此类推,直到64,最终把数字码记录于寄存器内;步骤3:将64个单位电容按如下分组规则分为4组,分组编号记录并覆盖写入原寄存器;第1组:C1、C64、C3、C62、C5、C60、C7、C58、C9、C56、C11、C54、C13、C52、C15、C50;第2组:C17、C48、C19、C46、C21、C44、C23、C42、C25、C40、C27、C38、C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传感器的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电容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案包括:步骤1:将总电容64C的二进制电容阵列拆分成64个单位电容组成的电容阵列;步骤2:将这64个单位电容按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把最大的电容数字码设为1,次最大的标号为2,以此类推,直到64,最终把数字码记录于寄存器内;步骤3:将64个单位电容按如下分组规则分为4组,分组编号记录并覆盖写入原寄存器;第1组:C1、C64、C3、C62、C5、C60、C7、C58、C9、C56、C11、C54、C13、C52、C15、C50;第2组:C17、C48、C19、C46、C21、C44、C23、C42、C25、C40、C27、C38、C29、C36、C31、C34;第3组:C32、C33、C30、C35、C28、C37、C26、C39、C24、C41、C22、C43、C20、C45、C18、C47;第4组:C16、C49、C14、C51、C12、C53、C10、C55、C8、C57、C6、C59、C4、C61、C2、C63;步骤4:在一次逐次逼近转换过程中,选择两组电容替换最大电容32C,从余下的两组中选择一组替换次大电容16C,最后余下的一组电容中依次替换8C、4C、2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华李竞涛冯全源李大刚胡达千岑远军苏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