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983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包括:铁轨;多个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与冷凝段,蒸发段设置在铁轨外侧,冷凝段置于换热器内;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热泵机组和用户末端系统,将铁轨与用户房间连接起来,来实现通过铁轨的热量向用户房间进行供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排热重新利用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建设地铁,为了提高运力,缩小列车间的发车间隔等因素影响,导致地铁车辆具有行驶速度快,站间距离短,起动制动频繁等特点。近而产生了因车辆制动直接与轨道摩擦,会产生很大的热能,导致轨道升温。地铁车辆停站过程中,机车车辆排出的热气也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热源,在车站有半数以上的机车热量是从机车下部释放出来。因此,在热气还没有扩散到整个车站系统并使车站温度升高时,轨底、轨顶排热是一种有效的排热方法。在区间隧道,热量的排放情况与车站相似,因为当列车推进或刹车时也会产生高热量,在这些热量还没有扩散时,需要通过排热系统将热气排放出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该热泵系统能够充分吸收地铁排放的热量为地上建筑物进行供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包括:铁轨,用于提供热量来源;多个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与冷凝段,用于为介质的蒸发与冷凝提供中空的通道;其中,所述蒸发段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通过介质的直接蒸发吸收来自铁轨和外界的热量;所述冷凝段置于换热器内,通过介质的直接冷凝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内的水中;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一换热回路;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氟利昂循环流通的第二换热回路;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所述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三换热回路。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多个微通道热管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热泵机组还包括:截止阀,设置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之间。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用户末端系统为S型盘管,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将所述用户末端系统设置在用户房间内。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微通道热管内的介质为R134A、R125、R32、R407C、R410A或R152。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程和第一壳程;所述第一管程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膨胀阀相通,用于流通氟利昂;所述第一壳程与所述换热器、第一水泵相通,用于流通第一换热回路内的水。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采用贴附的方式将所述多个微通道热管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二管程和第二壳程;所述第二管程与所述压缩机、储液器相通,用于流通氟利昂;所述第二壳程与所述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水泵相通,用于流通第三换热回路内的水。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第二换热回路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内的氟利昂的循环流通方向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内的水的循环流通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换热回路在第二板式换热器内的水的循环流通方向与所述第二换热回路在第二板式换热器内的氟利昂的循环流通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在上述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中,所述蒸发段的形状与所述铁轨外侧的形状相同。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在本技术中,通过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热泵机组和用户末端系统,将铁轨与用户房间连接起来,来实现通过铁轨的热量向用户房间进行供暖。2、在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热量源为铁轨的热量,而轨道产生的这部分热量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相当于把不可避免的热量充分利用起来,进而来实现其经济效益。3、在本技术中,采用微通道热管来传递热量,不仅传热效率高,且传热过程清洁无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换热器、微通道热管及铁轨一次连接后的M-M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第二板式换热器,3第一板式换热器,4第二水泵,5第一水泵,6干燥过滤器,7储液器,8用户末端系统,9换热器,10膨胀阀,11微通道热管,111蒸发段,112冷凝段,12气液分离器,13截止阀,14铁轨,101热泵机组,102用户房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包括:铁轨14,用于提供热量来源;多个微通道热管11,包括蒸发段111与冷凝段112,用于为介质的蒸发与冷凝提供中空的通道;其中,蒸发段111设置在铁轨14外侧,通过介质的直接蒸发吸收来自铁轨14和外界的热量;冷凝段112置于换热器9内,通过介质的直接冷凝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9内的水中;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9、第一板式换热器3和第一水泵5;换热器9、第一板式换热器3和第一水泵5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一换热回路;热泵机组101:包括压缩机1、第二板式换热器2、储液器7、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第一板式换热器3、和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第二板式换热器2、储液器7、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第一板式换热器3、和气液分离器12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氟利昂循环流通的第二换热回路;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用户末端系统8、第二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水泵4;用户末端系统8、第二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水泵4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三换热回路。为了充分吸收铁轨14的热量,将多个微通道热管11等间隔地设置在铁轨14外侧。采用贴附的方式将多个微通道热管11设置在铁轨14外侧,可使铁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轨,用于提供热量来源;多个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与冷凝段,用于为介质的蒸发与冷凝提供中空的通道;其中,所述蒸发段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通过介质的直接蒸发吸收来自铁轨和外界的热量;所述冷凝段置于换热器内,通过介质的直接冷凝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内的水中;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一换热回路;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氟利昂循环流通的第二换热回路;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所述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三换热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轨,用于提供热量来源;多个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与冷凝段,用于为介质的蒸发与冷凝提供中空的通道;其中,所述蒸发段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通过介质的直接蒸发吸收来自铁轨和外界的热量;所述冷凝段置于换热器内,通过介质的直接冷凝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内的水中;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一换热回路;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氟利昂循环流通的第二换热回路;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所述用户末端系统、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依次连接、并形成有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三换热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通道热管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铁轨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还包括:截止阀,设置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铁排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末端系统为S型盘管,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存堂邱明红韩红鸣
申请(专利权)人: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