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气泵及其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51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音装置,用于给气泵的泵体消音,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消音套、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的一消音件及一隔音管,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所述泵体的转轴延伸至所述消音件内,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有间隙。所述消音套体、消音件及隔音管均能对所述泵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极大地降低了泵体噪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所述消音装置的低噪音气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噪音气泵及其消音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音的气泵及所述气泵的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止鼾枕头一般是通过气泵来调节气囊实现止鼾,但现有的气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目前止鼾枕头中气泵的安装方式一般为气泵外挂式和气泵内置式两种。所述气泵外挂式是将气泵放置于止鼾枕头的外部,不让气泵接触止鼾枕头,从而可使噪音源远离人体,减小噪音对人体睡眠的干扰,但气泵置于止鼾枕头的外部不仅占有空间且使用也不方便;所述气泵内置式是使用支撑件将气泵固定在止鼾枕头内,虽然方便使用,但消音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人体的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方便使用且消音效果好的低噪音气泵及所述低噪音气泵的消音装置。一种消音装置,用于给气泵的泵体消音,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消音套、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的一消音件及一隔音管,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所述泵体的转轴延伸至所述消音件内,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有间隙。优选地,所述消音套包括一端开口的一套筒及设于所述套筒另一端的一气管,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套筒的腔体。优选地,所述消音件设于所述套筒内邻近所述气管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消音装置还包括一软质定位环,所述软质定位环套设于所述套筒或所述泵体外且抵顶所述隔音管的内表面。优选地,所述隔音管包括一端部封闭的一管体及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的一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消音套能自所述管体的开口收容于所述管体内,所述气管能穿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隔音管外。优选地,所述隔音管包括两端均开口的一管体及分别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两端的一顶盖及一底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消音套能自所述管体其中一端的开口收容于所述管体内,所述气管能穿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隔音管外。优选地,所述消音件是消音海绵卷或消音棉。优选地,所述消音套由软质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软质材料是硅胶、橡胶、凝胶或乳胶。一种低噪音气泵,包括设有一转轴的一泵体及一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消音套、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的一消音件及一隔音管,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所述泵体的转轴延伸至所述消音件内,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设有间隙。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低噪音气泵的消音套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端对所述泵体具有减振消音作用,所述消音件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能对所述泵体进一步消音,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且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设有间隙,从而使隔音管呈封闭状态更有利于对所述泵体的消音,极大地降低了泵体噪音,且所述低噪音气泵能安装于枕头内,不占多余的空间,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低噪音气泵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低噪音气泵包括一消音套及一隔音管。图2是图1中消音套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中隔音管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时,它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相连。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低噪音气泵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泵体20及一消音装置40。所述泵体20的一端延伸出一转轴22。所述消音装置40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20设有转轴22的一端部的一消音套42、设于所述消音套42与所述泵体20之间的一消音件44、一软质定位环46及一隔音管48。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消音套42由硅胶、橡胶、凝胶或乳胶等软质材料制成。所述消音套42包括一端开口的一套筒421及设于所述套筒421相对所述开口的一端的一气管423,所述气管423连通所述套筒421的腔体。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件44是消音海绵卷或消音棉等,所述消音件44设于所述套筒421内邻近所述气管423的一端。所述软质定位环46由硅胶、橡胶、凝胶或乳胶等软质材料制成,所述软质定位环46能套设于所述套筒421或所述泵体20外。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音管48包括两端均开口的一管体481及分别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481两端的一顶盖483及一底盖485。所述顶盖483上开设有一通孔486。所述顶盖483及底盖485能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管体481的两端。在其他实施方中,所述顶盖483及底盖485能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管体481的两端,如:所述管体481的两端外表面分别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盖483及一底盖485分别开设有对应管体481的外螺纹的内螺纹。组装时,将所述泵体20设有转轴22的一端自所述套筒421的开口插入所述套筒421内,直至所述转轴22部分插入所述消音件44内,使所述泵体20与消音套42连接。将软质定位环46套设于所述套筒421或所述泵体20外。将所述消音套42连同所述泵体20、消音件44及软质定位环46自所述管体481的一开口收容于所述隔音管48内,再分别将所述顶盖483及底盖485连接于所述管体481的两端,且使所述气管423及所述泵体20的电线自所述通孔486延伸出所述隔音管48外。此时,所述泵体20通过所述软质定位环46抵顶所述管体481的内表面而卡固于所述隔音管48内,所述泵体20及所述消音套42与所述隔音管48之间有间隙,且所述隔音管48呈封闭状态。使用时,所述泵体2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一部分被所述消音套42及所述消音件44减振消音,由于所述消音套42与所述隔音管48之间有间隙,且隔音管48呈封闭状态使另一部分的噪音能被有效地消除,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泵体20噪音。所述泵体20产生的气体自所述气管423流出。在制造止鼾枕头时,可方便地将所述低噪音气泵安装于枕头内,不占多余的空间,使用方便。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音管仅包括一端封闭的管体及顶盖,所述顶盖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套筒421能自所述管体的开口端收容于所述管体内,所述泵体20的电线及所述气管423能自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隔音管48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低噪音气泵及其消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装置,用于给气泵的泵体消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消音套、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的一消音件及一隔音管,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所述泵体的转轴延伸至所述消音件内,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装置,用于给气泵的泵体消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泵体的一消音套、设于所述消音套与所述泵体之间的一消音件及一隔音管,所述消音套连同所述泵体及消音件收容于所述隔音管内,所述泵体的转轴延伸至所述消音件内,所述消音套与所述隔音管之间设有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套包括一端开口的一套筒及设于所述套筒另一端的一气管,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套筒的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设于所述套筒内邻近所述气管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装置还包括一软质定位环,所述软质定位环套设于所述套筒或所述泵体外且抵顶所述隔音管的内表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管包括一端部封闭的一管体及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的一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消音套能自所述管体的开口收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桂程小明周智华陈龙昌谢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量子慧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