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铲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7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铲墙机,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铲墙机对天花板进行铲除作业时粉尘更容易扩散的问题。本手持式铲墙机包括具有空腔的机壳,机壳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多片滚刀,机壳的底壁上具有切削口,机壳的后侧壁上开有主排尘口,机壳的顶壁上开有与转轴和切削口均正对设置的辅助排尘口;本手持式铲墙机还包括用于封堵辅助排尘口的盖板,盖板与机壳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利用本手持式铲墙机铲除天花板上装饰层时,卸除盖板,作业产生的粉尘和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掉落,同时将主排尘口与吸尘器相连或主排尘口上连接集尘袋,便能显著地降低粉尘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铲墙机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
,涉及一种装修器具,特别是一种手持式铲墙机。
技术介绍
铲墙机是一种用于铲除墙面和天花板上腻子层、装饰漆层等装饰层的手持式设备。关于铲墙机的相关文献如专利文献记载的一种铲墙机(授权公告号CN103306465B),铲墙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作业使产生大量粉尘且粉尘容易扩散,尤其是对天花板进行铲除作业时粉尘更容易扩散,而大颗粒物容易堆积在机壳内,影响施工环境,操纵工人需要佩戴严密的防护器具,进而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持式铲墙机,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手持式铲墙机铲墙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扩散率。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手持式铲墙机包括具有空腔的机壳,机壳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多片滚刀,机壳的底壁上具有切削口,机壳的后侧壁上开有主排尘口,机壳的顶壁上开有与转轴和切削口均正对设置的辅助排尘口;本手持式铲墙机还包括用于封堵辅助排尘口的盖板,盖板与机壳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利用本手持式铲墙机铲除墙面上装饰层时,盖板安装在机壳上,避免粉尘从辅助排尘口喷出;主排尘口朝下,作业产生的粉尘和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掉落,同时将主排尘口与吸尘器相连或主排尘口上连接集尘袋,便能显著地降低粉尘扩散。利用本手持式铲墙机铲除天花板上装饰层时,卸除盖板,作业产生的粉尘和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掉落,同时将主排尘口与吸尘器相连或主排尘口上连接集尘袋,便能显著地降低粉尘扩散。在上述的手持式铲墙机中,所述机壳的底面上沿着切削口的边缘线粘贴有第一毛条。作业时第一毛条使机壳的底面与墙面或天花板之间形成围挡,进而阻挡粉尘扩散,又能调整进入切削口的气流速度和方向,使粉尘更不易扩散。同时作业过程中移动本手持式铲墙机时第一毛条刷墙面,使粘附在墙面上的粉尘掉落,以及掉落的粉尘被吸入机壳内;换言之,该结构既提高墙面洁净度,有利于墙面后续施工,又降低了粉尘扩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手持式铲墙机通过在机壳的顶壁上设置辅助排尘口,进而显著降低铲墙机对天花板进行作业时粉尘扩散率以及避免大颗粒物堆积在机壳内。本手持式铲墙机还通过在切削口的边缘处设置第一毛条,进而显著降低粉尘扩散率。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手持式铲墙机设置有盖板状态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手持式铲墙机设置有盖板状态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手持式铲墙机设置有辅助吸风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手持式铲墙机设置有辅助吸风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1a、空腔;1b、底壁;1c、切削口;1d、主排尘口;1e、辅助排尘口;2、转轴;3、滚刀;4、电机;5、盖板;6、辅助吸风接头;7、限位挡;8、卡勾;9、滑条;10、滑槽;11、第一毛条;12、余边铲除刀;13、第二磁铁;14、第二毛条;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手持式铲墙机包括机壳1、转轴2、滚刀3、电机4、盖板5和辅助吸风接头6。机壳1内具有空腔1a,电机4安装在壳体内;转轴2位于机壳1的空腔1a内,转轴2的两端均与机壳1转动连接,电机4的主轴与转轴2通过机械传动结构相连接。多片滚刀3均套设在转轴2上且通过锁紧螺母拧紧固定。本手持式铲墙机作业时与墙面或天花板相抵靠的面定位为机壳1的底面;机壳1的底壁1b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余部位采用塑料制成,底壁1b与其余部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这样既能保证机壳1底面的耐磨性,又能降低机壳1重量、使机壳1更容易制造、降低机壳1制造成本以及保证本手持式铲墙机维护方便性。机壳1的底壁1b上具有切削口1c,切削口1c呈条状且沿着转轴2的轴心线方向设置。通过控制机壳1的底面与转轴2的轴心线之间间距以及滚刀3的直径,保证滚刀3的头部能从切削口1c越过机壳1的底面,进而滚刀3与墙面相接触,实现铲除墙面上的装饰面。机壳1的后侧壁上开有主排尘口1d,当本手持式铲墙机对墙面进行施工作业时,主排尘口1d朝向;换言之,具有主排尘口1d的侧壁定义为机壳1的后侧壁。与机壳1的底壁1b相对的侧壁定义为顶壁,在机壳1的顶壁上开有辅助排尘口1e和安装有把手15,辅助排尘口1e与转轴2正对设置,辅助排尘口1e与切削口1c也正对设置。说明书附图给出辅助排尘口1e呈条状且沿着转轴2的轴心线方向设置。盖板5用于封堵辅助排尘口1e,盖板5的形状根据辅助排尘口1e的形状设置;辅助吸风接头6呈漏斗状,能使吸风管与辅助排尘口1e相连通;盖板5与机壳1之间和辅助吸风接头6与机壳1之间通过相同的可拆卸结构相连接;这样能根据实际工况灵活选择辅助吸风接头6和盖板5。可拆卸结构包括位于辅助排尘口1e侧壁上的滑条9,盖板5和辅助吸风接头6上均具有与滑条9相吻合的滑槽10;可拆卸结构还包括与机壳1固定连接的限位挡7,盖板5和辅助吸风接头6上均具有能钩在限位挡7上的卡勾8。如图2所示,机壳1的底面上沿着切削口1c的边缘线粘贴有第一毛条11,具体来说,切削口1c的左侧、右侧和前侧均具有第一毛条11;换言之,切削口1c的后侧未粘贴有第一毛条11,这样保证大颗粒物能从铲墙机和墙面之间间隙落下,显著减少大颗粒物进入机壳1空腔1a内的量。如图1至图4所示,转轴2的一端部设置有一个余边铲除刀12,余边铲除刀12位于机壳1的外侧,在此可定义为余边铲除刀12位于机壳1的右侧壁外侧。余边铲除刀12的中心处具有非圆形孔,转轴2的一端部形状与非圆形孔相吻合;转轴2的一端部上固定有第一磁铁,当余边铲除刀12套设在转轴2的一端部上时,余边铲除刀12与第一磁铁相吸,实现锁定余边铲除刀12的位置,避免余边铲除刀12掉落。卸除余边铲除刀12时仅需用力向外侧拔动,因而该结构具有余边铲除刀12安装和卸除方便的优点。机壳1的右侧面上固定有第二磁铁13,卸除下的余边铲除刀12可吸附在第二磁铁13上。机壳1的右侧面上绕着余边铲除刀12粘贴有第二毛条14,第二毛条14能阻挡粉尘扩散的作用。利用本手持式铲墙机铲除墙面上装饰层时,盖板5安装在机壳1辅助排尘口1e处,实现封堵辅助排尘口1e。利用本手持式铲墙机铲除天花板上装饰层时,卸除盖板5,安装上辅助吸风接头6,作业产生的粉尘和大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掉落,即从辅助吸风接头6向下掉落,在辅助吸风接头6上连接吸尘器或连接集尘袋,便能进一步降低粉尘扩散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式铲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铲墙机,包括具有空腔(1a)的机壳(1),机壳(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2),转轴(2)上固定有多片滚刀(3),机壳(1)的底壁(1b)上具有切削口(1c),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后侧壁上开有主排尘口(1d),机壳(1)的顶壁上开有与转轴(2)和切削口(1c)均正对设置的辅助排尘口(1e);本手持式铲墙机还包括用于封堵辅助排尘口(1e)的盖板(5),盖板(5)与机壳(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铲墙机,包括具有空腔(1a)的机壳(1),机壳(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2),转轴(2)上固定有多片滚刀(3),机壳(1)的底壁(1b)上具有切削口(1c),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后侧壁上开有主排尘口(1d),机壳(1)的顶壁上开有与转轴(2)和切削口(1c)均正对设置的辅助排尘口(1e);本手持式铲墙机还包括用于封堵辅助排尘口(1e)的盖板(5),盖板(5)与机壳(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铲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壁(1b)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余部位采用塑料制成,底壁(1b)与其余部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铲墙机,其特征在于,本手持式铲墙机还包括呈漏斗状且与辅助排尘口(1e)相连通的辅助吸风接头(6),辅助吸风接头(6)与机壳(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接,该可拆卸结构和连接盖板(5)与机壳(1)之间的可拆卸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铲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位于辅助排尘口(1e)侧壁上的滑条(9),盖板(5)和辅助吸风接头(6)上均具有与滑条(9)相吻合的滑槽(10);可拆卸结构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明邹武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八鑫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