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29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装地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箱,加热体,电磁线圈,进水口,出水口,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进水管;本装置通过加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不影响加热效率的情况下,解决了水箱和加热体壁面结垢的清除问题。

Water circulati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home hea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water circulati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including: water tank, heating body, electromagnetic coil, water inlet, outlet, micro bubble generator,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devic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of micro bubble generator, without affecting the heating efficiency, solve the problem and clear water tank heating wall sc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装地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技术英文缩写为:EH,即Electromagneticheating,同时也称诱导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能利用方式,其加热过程是通过电磁场直接作用于被加热导体,加热效率可达9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同时运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与传统的煤、油、气以及使用电热管的用电设备相比,在环境保护、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现有的电磁加热水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例如螺旋电磁加热管,多组电磁加热板,分体式电磁加热水槽等技术都可以起到加热供暖的作用;但随着加热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在水箱和加热体的壁面都会凝结水垢,会影响加热效率,也会造成水道的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通过加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不影响加热效率的情况下,解决了水箱和加热体壁面结垢的清除问题。所述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箱,加热体,电磁线圈,进水口,出水口,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进水管。所述水箱是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加热体设置在水箱空腔的下部,电磁线圈与加热体相对应设置在水箱的下方,进水口设置在水箱一端的端面上,出水口设置在水箱另一端的端面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一端与进水口相互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相互连接。所述加热体为2—3mm厚的导磁芯板,通过支架悬置在水箱空腔下部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悬置的加热体与水箱空腔内壁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mm。所述电磁线圈与加热体相对应设置在水箱下端的外壁上。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卡装在进水口与进水管之间,使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进入水箱的循环水转变成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流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成本低。2、利用微纳米气泡破裂时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分解循环水中的污染物,并杀灭循环水中滋生的细菌,保持循环水的洁净,减少水垢的产生,延长循环水的使用时间,节约能源。3、利用微纳米气泡破裂时产生的高压冲击使水垢破碎剥离,并附着包围在水垢颗粒周围,将水垢颗粒带出,从而起到清洗水箱和加热体的效果,解决了因结垢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箱1,加热体2,电磁线圈3,进水口4,出水口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进水管7。所述水箱1是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加热体2设置在水箱1空腔的下部,电磁线圈3与加热体2相对应设置在水箱1的下方,进水口4设置在水箱1一端的端面上,出水口5设置在水箱1另一端的端面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一端与进水口4相互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7相互连接。所述加热体2为2—3mm厚的导磁芯板,通过支架21悬置在水箱1空腔下部的内壁上。悬置的加热体2上下两面同时对循环水进行加热,有效提升了加热效率。进一步的,悬置的加热体2与水箱1空腔内壁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mm。所述电磁线圈3与加热体2相对应设置在水箱1下端的外壁上。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卡装在进水口4与进水管7之间,使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进入水箱1的循环水转变成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流体。根据微纳米气泡特性:通过微泡的带电性,会对水体中的污染物产生吸附,气泡的表面将污染物包围,并从水箱1及加热体2处带出;进一步的,含有微纳米气泡的循环水在进入水箱1时,与水箱1内壁和加热体2发生撞击,撞击使循环水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破裂,微纳米气泡在破裂时产生的高压冲击,使附着在水箱1和加热体2壁面的结垢破碎剥离,进而起到清洗水箱1和加热体2的效果。进一步的,循环水中含有的微纳米气泡在破裂时会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可以分解循环水中的污染物,并杀灭循环水中滋生的细菌,保持循环水的洁净,减少水垢的产生,延长循环水的使用时间,节约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箱(1),加热体(2),电磁线圈(3),进水口(4),出水口(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进水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是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加热体(2)设置在水箱(1)空腔的下部,电磁线圈(3)设置在水箱(1)的下方,进水口(4)设置在水箱(1)一端的端面上,出水口(5)设置在水箱(1)另一端的端面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一端与进水口(4)相互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7)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箱(1),加热体(2),电磁线圈(3),进水口(4),出水口(5),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进水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是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加热体(2)设置在水箱(1)空腔的下部,电磁线圈(3)设置在水箱(1)的下方,进水口(4)设置在水箱(1)一端的端面上,出水口(5)设置在水箱(1)另一端的端面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一端与进水口(4)相互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7)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循环电磁加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宋小敏王旭应久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贝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