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建根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23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空气弹簧、下支座板、上支座板和阻尼,所述空气弹簧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的左侧设置有耐磨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侧连接有下支座钢板,且下支座钢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下侧连接有钢板,所述橡胶板的中间镶嵌有导向板,且导向板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该桥梁减震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锚杆处设置了空气弹簧,减少锚杆因遭受压力导致的变形和磨损,使锚杆使用时间更长,设置了弹簧,不仅能分担橡胶板和钢板所承受的压力,还能增加整体的弹性,挡板和防尘网的设置,能阻挡外界的雨水与灰尘,整体来说增加了该机械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减震设备
,具体为一种桥梁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公路和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桥梁工程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日益向轻型大跨的方向发展。自60年代以来,减、隔震的方法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且开始大量应用到实际建筑和桥梁结构中。桥梁结构使用减、隔震支座或者其他装置,实际上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减震设计方法的减震消能设计方法。对于桥梁结构研究较多的减、隔震支座主要有:叠层橡胶支座、聚四氟乙烯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新型减震支座等。但就目前市场的上的桥梁减震结构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锚杆易磨损导致使用时间短,比如整体承载力不够,导致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比如灰尘容易进入结构内部,导致材质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锚杆易磨损、承载力不够和材质易变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空气弹簧、下支座板、上支座板和阻尼,所述空气弹簧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的左侧设置有耐磨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侧连接有下支座钢板,且下支座钢板的上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下侧连接有钢板,所述橡胶板的中间镶嵌有导向板,且导向板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孔,所述上支座板的下侧连接有上支座钢板,且上支座钢板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阻尼的下方设置有锚杆。优选的,所述空气弹簧包括橡胶空气弹簧、螺栓、腰环和法兰,腰环的上侧设置有橡胶空气弹簧,且腰环的下侧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右侧连接有法兰,空气弹簧呈轴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与下支座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导向板与上支座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有2个,且挡板关于上支座板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5cm,且橡胶板与钢板交替布置。优选的,所述螺栓孔的个数为4个,且螺栓孔均匀分布在导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桥梁减震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锚杆处设置了空气弹簧,减少锚杆因遭受压力导致的变形和磨损,使锚杆使用时间更长,使用效率提升,设置了弹簧,主要启辅助作用,不仅能分担橡胶板和钢板所承受的压力,还能增加整体的弹性,使减震装置能承受更多的压力,挡板和防尘网的设置,能阻挡外界的雨水与灰尘,不让内部结构接触雨水跟灰尘产生反应,导致材质变质影响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整体来说增加了该机械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气弹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弹簧,101、橡胶空气弹簧,102、螺栓,103、腰环,104、法兰,2、防尘网,3、下支座钢板,4、下支座板,5、耐磨板,6、导向板,7、弹簧,8、上支座板,9、上支座钢板,10、挡板,11、橡胶板,12、钢板,13、阻尼,14、锚杆,15、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空气弹簧1、下支座板4、上支座板8和阻尼13,空气弹簧1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2,空气弹簧1包括橡胶空气弹簧101、螺栓102、腰环103和法兰104,腰环103的上侧设置有橡胶空气弹簧101,且腰环103的下侧设置有螺栓102,螺栓102的右侧连接有法兰104,空气弹簧1呈轴对称结构,轴对称结构使空气弹簧1承受压力更加均匀,可以稳定的传送压力,且防尘网2的左侧设置有耐磨板5,下支座板4的上侧连接有下支座钢板3,且下支座钢3的上侧设置有弹簧7,设置了弹簧7,主要启辅助作用,不仅能分担橡胶板11和钢板12所承受的压力,还能增加整体的弹性,使减震装置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弹簧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11,且橡胶板11的下侧连接有钢板12,橡胶板11的厚度为5cm,且橡胶板11与钢板12交替布置,增加减震区域的厚度和弹性,使减震效果增加,橡胶板11的中间镶嵌有导向板6,导向板6与下支座板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可方便拆卸更换导向板6,且导向板6与上支座板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使导向板6的插入和拔出更加流畅,导向板6的内部设置有螺丝孔15,螺栓孔15的个数为4个,且螺栓孔15均匀分布在导向板6上,使导向板6与下支座板4紧密连接.上支座板8的下侧连接有上支座钢板9,且上支座钢板9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设置有2个,且挡板10关于上支座板8的中轴线对称布置,能阻挡外界的雨水与灰尘,不让内部结构接触雨水跟灰尘产生反应,导致材质变质影响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事故发生,阻尼13的下方设置有锚杆14,在锚杆14处设置了空气弹簧1,减少锚杆14因遭受压力导致的变形和磨损,使锚杆14使用时间更长,使用效率提升。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桥梁减震结构时,首先检查橡胶板11和钢板12有无变质,当需要使用桥梁减震结构时,首先将锚杆14上端连接好桥梁的连接位置,再将桥梁减震结构放入需减震部位,当桥梁减震结构上部受压力时,空气弹簧1受向下的压力,橡胶空气弹簧101受到挤压变形,同时施加给桥梁底部部分的向上作用力,并向下传导向下压力,上支座钢板3在向下压力作用下与耐磨板5产生摩擦,此时橡胶板11和钢板12承受向下压力,并且受到挤压变形,同时施加给上支座板4等大的向上压力,弹簧7和阻尼13与橡胶板11、钢板12共同作业,承受部分向下压力,弹簧7和阻尼13压缩并反弹,产生与部分向下压力等大的向上作用力,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再由锚杆14传至桥梁上,向下压力受到向上作用力的缓冲,减少了对桥梁的损伤,此时这就是该桥梁减震结构工作的整个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空气弹簧(1)、下支座板(4)、上支座板(8)和阻尼(1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1)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2),且防尘网(2)的左侧设置有耐磨板(5),所述下支座板(4)的上侧连接有下支座钢板(3),且下支座钢板(3)的上侧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11),且橡胶板(11)的下侧连接有钢板(12),所述橡胶板(11)的中间镶嵌有导向板(6),且导向板(6)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15),所述上支座板(8)的下侧连接有上支座钢板(9),且上支座钢板(9)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阻尼(13)的下方设置有锚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包括空气弹簧(1)、下支座板(4)、上支座板(8)和阻尼(1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1)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网(2),且防尘网(2)的左侧设置有耐磨板(5),所述下支座板(4)的上侧连接有下支座钢板(3),且下支座钢板(3)的上侧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板(11),且橡胶板(11)的下侧连接有钢板(12),所述橡胶板(11)的中间镶嵌有导向板(6),且导向板(6)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15),所述上支座板(8)的下侧连接有上支座钢板(9),且上支座钢板(9)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阻尼(13)的下方设置有锚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1)包括橡胶空气弹簧(101)、螺栓(102)、腰环(103)和法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吕建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