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923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从下至上顺次包括基层、缓冲层和面层,所述基层依次包括砂浆层、找平层和防水层,所述缓冲层依次包括一级缓冲层和二级缓冲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所述防水层为防水砂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通过两层缓冲层的设置增加了跑道的弹性,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降低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跑道表面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良好的耐钉鞋穿刺性,可以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
本技术属于塑胶跑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成为人们闲暇时喜爱的活动之一,体育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运动者的人身安全。塑胶跑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物理性能较为稳定,有利于运动员速度与技术的发挥。传统的塑胶跑道弹性较差,缓冲能力有限,容易导致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塑胶跑道层层铺设结构决定了塑胶跑道的性能、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以解决传统塑胶跑道弹性差的问题,通过层层铺设结构改善塑胶跑道性能,增加塑胶跑道的弹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从下至上顺次包括基层、缓冲层和面层,所述基层依次包括砂浆层、找平层和防水层,所述缓冲层依次包括一级缓冲层和二级缓冲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所述防水层为防水砂浆。进一步的,所述砂浆层依次分别为粗颗粒石子层和细粒砂浆层。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缓冲层与所述二级缓冲层之间设有连接层,可以承载缓冲层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包括缓冲垫和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均匀分散在所述缓冲垫上,所述缓冲柱上下两端均伸出所述缓冲垫。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铺设跑道过程中所述二级缓冲层渗透进所述通孔内,固化后与所述一级缓冲层表面相连,可增加缓冲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上下端均设有半圆形缓冲帽,所述缓冲柱上端的所述缓冲帽穿设在所述二级缓冲层中,所述缓冲柱下端的所述缓冲帽穿设在所述一级缓冲层中,所述缓冲帽可以促进缓冲层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缓冲层为内嵌有EPDM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二级缓冲层为内嵌有ETPU(热塑性聚氨酯材料)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的,所述二级缓冲层上铺设三级缓冲层,所述三级缓冲层为内嵌有EPDM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缓冲层、所述二级缓冲层和所述三级缓冲层均开设纵向通孔,可以吸收运动员对跑道的冲击性,减少跑道对运动员的反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由聚氨酯胶水和EPDM(三元乙丙橡胶)颗粒混合而成,采用浇筑和抛洒工艺,保证跑道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通过两层缓冲层的设置增加了跑道的弹性,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降低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表面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良好的耐钉鞋穿刺性,可以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层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层;2-缓冲层;3-面层;4-砂浆层;41-粗颗粒石子层;42-细粒砂浆层;5-找平层;6-防水层;7-一级缓冲层;8-二级缓冲层;9-连接层;91-缓冲垫;92-缓冲柱;93-通孔;94-缓冲帽;10-纵向通孔;11-三级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从下至上顺次包括基层1、缓冲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依次包括砂浆层4、找平层5和防水层6,所述缓冲层2依次包括一级缓冲层7和二级缓冲层8,所述找平层5为水泥砂浆,所述防水层6为防水砂浆。所述砂浆层4依次分别为粗颗粒石子层41和细粒砂浆层42。所述一级缓冲层7与所述二级缓冲层8之间设有连接层9,可以承载缓冲层收到的冲击力,为了使连接层9与缓冲层更好的结合,连接层9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层9包括缓冲垫91和缓冲柱92,所述缓冲柱92均匀分散在所述缓冲垫91上,所述缓冲柱92上下两端均伸出所述缓冲垫91。所述缓冲垫9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3,铺设跑道过程中所述二级缓冲层8渗透进所述通孔93内,固化后与所述一级缓冲层7表面相连,可增加缓冲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缓冲柱92上下端均设有半圆形缓冲帽94,所述缓冲柱92上端的所述缓冲帽94穿设在所述二级缓冲层8中,所述缓冲柱92下端的所述缓冲帽94穿设在所述一级缓冲层7中,所述缓冲帽94可以促进缓冲层之间的连接。所述一级缓冲层7为内嵌有EPDM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二级缓冲层8为内嵌有ETPU(热塑性聚氨酯材料)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二级缓冲层7上铺设三级缓冲层11,所述三级缓冲层11为内嵌有EPDM颗粒的聚氨酯弹性体。所述一级缓冲层7、所述二级缓冲层8和所述三级缓冲层11均开设纵向通孔10,可以吸收运动员对跑道的冲击性,减少跑道对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所述面层3由聚氨酯胶水和EPDM颗粒混合而成,采用浇筑和抛洒工艺,保证跑道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其中EPDM颗粒粒径为1-4mm。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普遍适用于高校、体育场馆及一般赛事跑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顺次包括基层(1)、缓冲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依次包括砂浆层(4)、找平层(5)和防水层(6),所述缓冲层(2)依次包括一级缓冲层(7)和二级缓冲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顺次包括基层(1)、缓冲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依次包括砂浆层(4)、找平层(5)和防水层(6),所述缓冲层(2)依次包括一级缓冲层(7)和二级缓冲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层(4)依次分别为粗颗粒石子层(41)和细粒砂浆层(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缓冲层(7)与所述二级缓冲层(8)之间设有连接层(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9)包括缓冲垫(91)和缓冲柱(92),所述缓冲柱(92)均匀分散在所述缓冲垫(91)上,所述缓冲柱(92)上下两端均伸出所述缓冲垫(9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混合跑道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9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于会鹏李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达璞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