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909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墙体包括上梁、下梁和设置在上下梁之间的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第一上墙板以及第一下墙板,第一上墙板和第二上墙板均对称设置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上墙板之间预留有容纳工字钢的空间,两个所述第一下墙板之间设置第一抗震结构,所述第一抗震结构为钢筋骨架,并设置在工字钢、下梁与第一下墙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基体的减震块,利用氧化石墨烯极强的吸附能力,将减震成分均匀融合在氧化石墨烯基体上;本身材质重量轻,且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在墙体内侧设置第一抗震结构,在墙体两侧设置第二抗震结构能够缓解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冲击力。

An aseismic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ismic wall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eam, lower beam and wall is arranged in the wall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eam structure, the wall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panel and the first panel, the first panel and the second panel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wo, which holds the I-steel reserve space between two the first panel, the first seism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first under the wall, the first seismic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skeleton,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eam and the first wall in I-beam. The invention adopts graphene oxide as the damping block matrix,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graphene oxide is extremely strong, will shock homogeneous fusion in graphene oxide substrate material; light weight, and the damping effect is better; while the first seism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of a wall, the impact force of second seismic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wall on both sides to eas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墙体及其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抗震墙体在国外研究较多,特别是日本,由于日本地震较多,因此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要求较高,对抗震建筑材料的研究也较多,我国对抗震建筑材料的研究较少,在唐山地震出现后,我国开始注意建筑物的抗震性,1994年,国务院发文,防震重点地区,建筑要按抗6级地震能力、抗地震破坏烈度能力达8度来设防。做到“小震不妨,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是各地对建筑物的抗震性研究不多,在汶川大地震时,90%的房屋没有抗震能力,80%以上的人死于房屋倒塌,专家预测,如果汶川地区的房屋均能够达到抗6级地震的能力,人员伤亡数将减少70%以上,此后国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了要求,具有抗震能力的框架结构成为了建筑物的主体,框架结构由于钢筋的整体连接作用,使建筑物的抗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框架结构建筑物需要隔墙材料进行分隔、装饰。现有技术中基于钢筋的抗震结构仍处于研究阶段,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抗震结构往往通过增厚墙体,改变墙体材质的方式实现,其本身的结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水墙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和设置在上下梁之间的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第一上墙板以及第一下墙板,第一上墙板和第二上墙板均对称设置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上墙板之间预留有容纳工字钢的空间,两个所述第一下墙板之间设置第一抗震结构,所述第一抗震结构为钢筋骨架,并设置在工字钢、下梁与第一下墙板之间;在所述第一抗震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所述第一减震块置于工字梁与第一抗震结构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块置于第一抗震结构与下梁之间;减震块的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为:橡胶10‑15份、氧化石墨烯20‑2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10份、石灰粉10‑15份;所述第一抗震结构为钢筋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下梁和设置在上下梁之间的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第一上墙板以及第一下墙板,第一上墙板和第二上墙板均对称设置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上墙板之间预留有容纳工字钢的空间,两个所述第一下墙板之间设置第一抗震结构,所述第一抗震结构为钢筋骨架,并设置在工字钢、下梁与第一下墙板之间;在所述第一抗震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所述第一减震块置于工字梁与第一抗震结构之间,所述第二减震块置于第一抗震结构与下梁之间;减震块的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为:橡胶10-15份、氧化石墨烯20-2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10份、石灰粉10-15份;所述第一抗震结构为钢筋连接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并贴靠在所述第一下墙板的边缘的第一竖向主筋,第一竖向主筋沿两个第一下墙板设置;还包括与两个第一下墙板间的第一竖向主筋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竖向主筋;还包括绕设在相邻第二竖向主筋之间的弧形匝筋,以及连接在相邻第一竖向主筋与第二竖向主筋之间的第一倾斜辅筋。2.所述第二抗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外侧的梯形混凝土块、水平设置在第一下墙板外侧的第二水平筋,以及设置在梯形混凝土块与第二水平筋之间的第二倾斜辅筋,第二倾斜辅筋一端焊接在相连接的第二水平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萌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市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