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的输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893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还包括转运架、储物架以及将转运架上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上的驱动机构;生产流水线上的保温板传输至转运架上,当转运架上放置一定数量的保温板后,驱动气缸驱动推送框,将转运架内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上,完成保温板的输出过程,该种保温板的输出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板的输出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保温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应运而生,在原料来源、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也更有利于人类健康,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业中。无机水泥保温板以水泥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高温下不会燃烧,也不产生有毒气体,无放射性,属于安全环保产品;生产、施工及使用中无有害气体排放,无矿物棉类材料对人体的伤害;建筑物报废拆除后,该材料经过粉碎可再次填充利用,减小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再循环生产。同时,作为利废产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推崇。在水泥保温板的生产线上,最后一道工序是将保温板输出,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0327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码垛系统及卸垛供料系统,包括保温板输入装置、转运架、转运架升降装置,生产流水线上的保温板经由保温板输入装置,运送至转运架上,转运升降装置带动转运架上升一层,如此类推将转运架装满,实现保温板的输出过程。上述保温板码垛系统内涉及剪叉式升降机,结构比较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不适用于国内制造保温板的中小型企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该输出系统结构简单,有利于方便、快捷地进行保温板输出,适用于国内中小型加工企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包括机架,还包括转运架、储物架以及将转运架上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上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运架包括两组水平相对的承载组件,每组承载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转轴与下转轴,所述上转轴、下转轴的两端均设有齿轮,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两个所述链条之间设有垂直于链条传送方向的承载横筋,两组承载组件上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两组承载组件内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做同步运动的电机;所述机架上在生产流水线的末端设有用于感应保温板是否完全输送至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上的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分别设置在生产流水线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所述转运架上设有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储物架包括若干个承载板,水平相邻的承载板之间形成了用于存放保温板的放置空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送框,所述推送框设置在生产流水线的末端,所述推送框的底面高度高于生产流水线的高度,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推送框向承载组件方向运动的驱动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检测保温板是否完全传输至承载横筋上,若保温板完全输送至承载横筋上,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进而控制两组承载组件保持同步上升一层,后续的保温板依次类推,陆续传输至承载横筋上,当转运架上积累一定数量的保温板后,驱动气缸驱动推送框,将转运架内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上,完成保温板的输出过程,该输出系统结构简单,各中小型加工企业能够自己组装,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广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在生产流水线的上方设有水平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与驱动气缸的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推送框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放置在固定槽内,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水平方向发生伸缩,利用推送框实现将保温板推向转运架上,驱动过程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横筋的侧截面呈L型,包括水平板与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背面固定在链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横筋包括水平板与竖直板,保温板搭接在相对的两个水平板上,竖直板一方面将承载横筋固定在链条上,另一方面对保温板起到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以提高承载横筋承载保温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主动轮,其中一组承载组件内的上转轴、另外一组承载组件内的下转轴上均连接有从动轮,通过皮带将第一电机与上转轴、第二电机与下转轴分别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轴旋转;利用第一电机与其中一组承载组件内的上转轴相连,以及利用第二电机与另外一组承载组件内的下转轴相连,有利于实现两组承载组件内的承载横筋进行同步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朝向承载横筋的一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板,所述导板上较低一侧的高度与水平板的高度等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板对保温板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使转运架上的保温板稳定地传送至储物架上,增强了储物架使用过程的方便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送框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竖杆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竖杆的上顶杆、中间杆与下顶杆,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中间杆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左右相对的竖杆、连接两个竖杆的上顶杆、中间杆与下顶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中间杆相连,有利于将驱动力平均作用在推送框上,提高了对保温板推送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运架上设有用于监测转运架内最高处的承载横筋上承载保温板的感应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接收感应信号以控制驱动气缸推送保温板的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器用于检测转运架内最高处的承载横筋上是否有保温板,若有保温板作出感应,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进而控制驱动气缸驱动推送框向转运架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将保温板推送至转运架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第一电机与一组承载组件内的上转轴相连,第二电机与另外一组承载组件的下转轴相连,保证了两组承载组件上的承载横筋做同步运动,当保温板依次传输至承载横筋上后,转运架会顺次上升一层,有利于保持转运架上料过程的稳定性;2、驱动机构采用驱动气缸驱动推送框的方式,推送框是由两个左右相对的竖杆、连接于两个竖杆的上顶杆、中间杆与下顶杆,有利于增大推送框与保温板的接触面积;并且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是与中间杆相连,将驱动气缸施加的驱动力均匀作用在推送框上,提高了驱动保温板的稳定性。3、当转运架内最高处的承载横筋上承载保温板后,感应器得到感应,控制器接收感应器传输的信号,迅速控制驱动气缸驱动推送框向转运架方向运动,有利于提高推送过程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输出系统的转运架、储物架以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输出系统中转运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输出系统中转运架朝向储物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输出系统中储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输出系统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感应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生产流水线;1、机架;11、固定板;111、固定槽;2、转运架;21、承载组件;211、上转轴;212、下转轴;213、齿轮;214、链条;215、承载横筋;215-1、水平板;215-2、竖直板;3、储物架;31、承载板;32、放置空间;33、导板;4、驱动机构;41、推送框;411、竖杆;412、上顶杆;413、中间杆;414、下顶杆;42、驱动气缸;5、电机;51、第一电机;52、第二电机;6、从动轮;7、主动轮;8、皮带;9、感应器;10、控制器;12、激光发射器;13、激光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温板的输出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运架(2)、储物架(3)以及将转运架(2)上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3)上的驱动机构(4);所述转运架(2)包括两组水平相对的承载组件(21),每组承载组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转轴(211)与下转轴(212),所述上转轴(211)、下转轴(212)的两端均设有齿轮(213),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齿轮(213)之间连接有链条(214),两个所述链条(214)之间设有垂直于链条(214)传送方向的承载横筋(215),两组承载组件(21)上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两组承载组件(21)内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215)做同步运动的电机(5);所述机架(1)上在生产流水线(0)的末端设有用于感应保温板是否完全输送至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215)上的激光发射器(12)与激光接收器(13),所述激光发射器(12)与激光接收器(13)分别设置在生产流水线(0)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所述转运架(2)上设有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12)、激光接收器(13)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电机(5)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储物架(3)包括若干组成对设置的承载板(31),水平相邻的承载板(31)之间形成了用于存放保温板的放置空间(3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推送框(41),所述推送框(41)设置在生产流水线(0)的末端,所述推送框(41)的底面高度高于生产流水线(0)的高度,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推送框(41)向承载组件(21)方向运动的驱动气缸(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的输出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运架(2)、储物架(3)以及将转运架(2)上的保温板推送至储物架(3)上的驱动机构(4);所述转运架(2)包括两组水平相对的承载组件(21),每组承载组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上转轴(211)与下转轴(212),所述上转轴(211)、下转轴(212)的两端均设有齿轮(213),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齿轮(213)之间连接有链条(214),两个所述链条(214)之间设有垂直于链条(214)传送方向的承载横筋(215),两组承载组件(21)上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两组承载组件(21)内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215)做同步运动的电机(5);所述机架(1)上在生产流水线(0)的末端设有用于感应保温板是否完全输送至相同高度的承载横筋(215)上的激光发射器(12)与激光接收器(13),所述激光发射器(12)与激光接收器(13)分别设置在生产流水线(0)沿其传输方向的两侧,所述转运架(2)上设有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12)、激光接收器(13)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电机(5)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储物架(3)包括若干组成对设置的承载板(31),水平相邻的承载板(31)之间形成了用于存放保温板的放置空间(3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推送框(41),所述推送框(41)设置在生产流水线(0)的末端,所述推送框(41)的底面高度高于生产流水线(0)的高度,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推送框(41)向承载组件(21)方向运动的驱动气缸(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的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在生产流水线(0)的上方设有水平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