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宇峰专利>正文

扶手隐藏式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73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客车扶手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包括角座,所述角座的安装板上同轴设置定位芯管和外套管,角座上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定位芯管设有轴向孔,角座的安装板上与轴向孔同轴设置一个定位孔;定位芯管上部设有芯管径向孔,芯管径向孔与外套管上的沉头孔同轴设置;扶手管下端设置于外套管与定位芯管之间的间隙内,螺栓一的栓体部分穿过外套管的沉头孔、伸入芯管径向孔中。该底座连接件结构合理,安全性高、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隐藏式角座
本技术属于客车扶手座
,涉及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车辆运行的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对运行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连接件主要通过穿心螺栓固定,这个方式费时费力,外观不美观,主要表现在安装在圆管表面打通孔困难,其次螺栓贯穿后部分丝牙外露,容易伤人,对人体造成伤害。随着当今客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舒适、美观、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发展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该底座连接件结构合理,安全性高、安装效率高。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座,所述角座的安装板上同轴设置定位芯管和外套管,角座上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定位芯管设有轴向孔,角座的安装板上与轴向孔同轴设置一个定位孔;定位芯管上部设有芯管径向孔,芯管径向孔与外套管上的沉头孔同轴设置;扶手管下端设置于外套管与定位芯管之间的间隙内,螺栓一的栓体部分穿过外套管的沉头孔、伸入芯管径向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设置螺栓二和螺栓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管的上部表面外径小于外套管下部表面的外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在使用时,扶手管直接插入外套管,外套管与扶手圆管隐藏式螺栓固定;外套管和骨架通过螺栓固定,与骨架连接处用螺栓固定;扶手管和外套管一体化,增加美观性,安全性,以及安装工工作强度降低;此外套管安装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2中,包括扶手管1、螺栓一2、角座3、螺栓二4、螺栓三5、定位芯管6、芯管轴向孔6-1、芯管径向孔6-2、外套管7、安装板8、定位孔9等。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包括角座3,所述角座3的安装板上同轴设置定位芯管6和外套管7,角座3上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板8;所述定位芯管6设有轴向孔,角座3的安装板上与轴向孔同轴设置一个定位孔9;定位芯管6上部设有芯管径向孔6-2,芯管径向孔6-2与外套管7上的沉头孔同轴设置;扶手管1下端设置于外套管7与定位芯管6之间的间隙内,螺栓一2的栓体部分穿过外套管7的沉头孔、伸入芯管径向孔6-2中。安装板8上设置螺栓二4和螺栓三5。外套管7的上部表面外径小于外套管7下部表面的外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先把扶手管1插入角座3,通过螺栓二4和螺栓三5固定在骨架上,而后把螺栓一2固定好。通过角座3与扶手管1和骨架有效连接,成为一体,起到保护人身安全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扶手隐藏式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座(3),所述角座(3)的安装板上同轴设置定位芯管(6)和外套管(7),角座(3)上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板(8);所述定位芯管(6)设有轴向孔,角座(3)的安装板上与轴向孔同轴设置一个定位孔(9);定位芯管(6)上部设有芯管径向孔(6‑2),芯管径向孔(6‑2)与外套管(7)上的沉头孔同轴设置;扶手管(1)下端设置于外套管(7)与定位芯管(6)之间的间隙内,螺栓一(2)的栓体部分穿过外套管(7)的沉头孔、伸入芯管径向孔(6‑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隐藏式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座(3),所述角座(3)的安装板上同轴设置定位芯管(6)和外套管(7),角座(3)上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板(8);所述定位芯管(6)设有轴向孔,角座(3)的安装板上与轴向孔同轴设置一个定位孔(9);定位芯管(6)上部设有芯管径向孔(6-2),芯管径向孔(6-2)与外套管(7)上的沉头孔同轴设置;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宇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