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明颖专利>正文

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819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属于试验仪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盖板;支架包括上圆环和下圆环,以及与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支架内设置转轴,上圆环的上部通过盖板固定设置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下料模块,下料模块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圆盘和套设在圆盘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转轴上对应下料筒的部分设置叶片,圆盘上与转轴相交处设置通孔,通孔上设置塞盖,下料筒均以转轴为中心,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下料筒的围壁和下料筒的底板上均设置料孔,圆盘的最外侧设置与下料筒均包裹的收料筒,下料筒和收料筒与圆盘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一次实现多层分离,分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粉体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原料为固体粉末,需要将粉体细化,有时也会验证不同粒径的粉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求得最优的配比和粒径,得到最理想的实验效果,就需要将粉体按粒径的大小进行分类。分离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饲料、陶瓷、冶金、建材等行业。于是,为了更加使试验的结果更加精准,需要将粉体进一步分离,按不同的粒径分类、细化。为了控制颗粒粉体的混合或者分离,工业上引用各种外界作用,如水平振动、垂直振动、旋转搅拌或气流冲击。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价格昂贵;2、只能进行一次分离,分离效果不理想。公开号为CN1067335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粉体分离设备,包括壳体部分和分离部分,所述外壳侧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开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筛筐支撑架可活动地位于所述出料口中的所述滑道上,所述第一筛筐、所述第二筛筐通过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电动推杆头活动连接于所述筛筐支撑架所述第一筛筐与所述第二筛筐通过所述固定轴相对固定地套在所述电动推杆上,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分别覆于所述第一筛筐与所述第二筛筐的底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粉体中不同大小的颗粒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粉体。但是,该装置晃动过程中,筛筐未加盖子,上层的粉体有可能不通过筛网,从外面落入下层的筛筐中,影响分离的效果。而且粉体的粒径不同,重量也就不同,在晃动过程中,质量轻的粉体往往最先运动,质量重的粉体往往最后运动,若晃动时间不够长,容易造成分离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粉体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可控,且能够一次实现多层分离,分离效果更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盖板,所述支架包括上圆环和下圆环,以及与所述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架内设置转轴,所述上圆环的上部通过所述盖板固定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下料模块,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圆盘和套设在所述圆盘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下料筒的部分设置叶片,所述圆盘上与所述转轴相交处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塞盖,所述下料筒均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下料筒的围壁和所述下料筒的底板上均设置料孔,所述料孔的直径随所述下料筒直径的增大依次减小,所述圆盘的最外侧设置与所述下料筒均包裹的收料筒,所述下料筒和所述收料筒与所述圆盘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筒的个数为3-5个,相邻两个所述下料筒之间的间距为5cm。进一步的,所述下圆环的底部设置刹车脚轮。进一步的,所述下圆环的内部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挡板。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筒的底板与围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粉体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盖板。支架由上圆环和下圆环,以及与二者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组成。上圆环上设置盖板,用于支撑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转轴相连接,转轴上设置下料模块。下料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圆盘和套设在圆盘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圆盘上与所转轴相交处设置通孔,用于向下料筒内投入粉体。通孔上设置塞盖,粉体投完后,将塞盖盖紧,防止搅拌电机在运动过程中转动,将粉体从通孔内甩出,硬性分离效果。下料筒均以转轴为中心,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直径大的套在直径小的外面。转轴上对应下料筒的部分设置叶片,叶片在转轴的带动下运动,若最里面的下料筒内的粉体比较多时,叶片与粉体相接触,起到搅拌作用,使粉体快速均匀地从下料筒内甩出;若最里面的下料筒内的粉体比较少时,叶片在转轴的带动下,产生风能,吹动粉体,加快粉体的分离速度。下料筒的围壁和下料筒的底板上均设置料孔,料孔的直径随下料筒直径的增大依次减小,最里面的下料筒的直径最小,料孔的直径最大;最外侧的下料筒的直径最大,料孔的直径最小。圆盘的最外侧设置与下料筒均包裹的收料筒,收料筒的围壁密封,由于收集最外侧的下料筒内被分离的粉体。下料筒和收料筒与圆盘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下料筒和收料筒均可以从圆盘上取下,便于分离后的粉体进行收集。同时便于根据不同粉体的粒径,选择合适的带料孔的下料筒,灵活方便,实用性强。另外,下料筒的个数为3-5个,相邻两个下料筒之间的间距为5cm,下料筒之间均匀留有一定的间隙,便于粉体均匀地从下料筒内甩出。下圆环的底部设置刹车脚轮,方便粉体分离装置的移动和固定。下圆环的内部和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挡板,将粉体分离装置密封,防止工作时,其它物品或人员触碰到粉体分离装置,影响分离效果,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底板与围壁之间为螺纹连接,可拆卸,可将分离后的粉体从下部收集,不必将下料筒从圆盘上拆卸下。底板的下部设置把手,方便拆卸。本技术中转轴在搅拌电机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粉体原料中,比下料筒的料孔小的粉体从最里面的下料筒内甩出,进入到第二层下料筒内,最里面的下料筒内留下的粉体粒径最大。第二层下料筒内比料孔小的粉体再次被甩出,留下比料孔大的粉体。依次类推,由于收料筒是密封的,粉体粒径最小的就留在最外侧的收料筒内。当搅拌电机停止工作时,每个下料筒内均留下比该下料筒的料孔稍大的粉体。粒径最大的粉体留在最里面的下料筒内,下料筒内的粉体的粒径由内向外依次减小,粒径最小的粉体留在最外面的收料筒内。通过层层分离,将粉体原料按粒径的大小分为若干个级别,分离更细,更精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本技术启动一次,便可将粉体进行层层分离,收集到的粉体在下料筒内按粒径的大小一次排列,分离效果较好,效率较高。圆盘与下料筒和收料筒之间的筒口处密封,防止转轴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粉体飞溅,解决了采用振动分离过程中粉体容易从外部飞洒的不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粉体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圆盘和下料筒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粉体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挡板与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下料筒与圆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和盖板2,所述支架包括上圆环3和下圆环8,以及与所述上圆环3和下圆环8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4;所述支架内设置转轴9,所述上圆环3的上部通过盖板2固定设置搅拌电机1,所述搅拌电机1与所述转轴9连接,所述转轴9上设置下料模块,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9上的圆盘5和套设在所述圆盘5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7,所述转轴9上对应所述下料筒7的部分设置叶片12,所述圆盘5上与所述转轴9相交处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塞盖10,所述下料筒7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粉体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圆环和下圆环,以及与所述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架内设置转轴,所述上圆环的上部通过所述盖板固定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下料模块,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圆盘和套设在所述圆盘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下料筒的部分设置叶片,所述圆盘上与所述转轴相交处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塞盖,所述下料筒均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下料筒的围壁和所述下料筒的底板上均设置料孔,所述料孔的直径随所述下料筒直径的增大依次减小,所述圆盘的最外侧设置与所述下料筒均包裹的收料筒,所述下料筒和所述收料筒与所述圆盘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圆环和下圆环,以及与所述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相连接的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架内设置转轴,所述上圆环的上部通过所述盖板固定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下料模块,所述下料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圆盘和套设在所述圆盘的底部的若干个下料筒,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下料筒的部分设置叶片,所述圆盘上与所述转轴相交处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塞盖,所述下料筒均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下料筒的围壁和所述下料筒的底板上均设置料孔,所述料孔的直径随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明颖
申请(专利权)人:辛明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