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741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组遮阴装置,每组所述遮阴装置包括遮阴架、遮阳网、用于带动遮阳网伸展或收缩的滑动杆和用于控制滑动杆的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延展至最大长度时,遮阳网完全覆盖遮阴架,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照度计:用于感应光照强度并输出第一感应信号;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温室内温度并输出第二感应信号;与门:用于响应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数字信号;开关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数字信号工作,能够实现通过对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检测实现对棚内的光照强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室光照调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室内培育幼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室内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以保证植物的良好发育。现今的这样方法通常是通过遮阳网的的开合对调节光照强度进行调节,遮阳网又称遮光网,夏季覆盖后起到一种挡光、挡雨、保湿、降温的作用。冬春季覆盖后还有一定的保温增湿作用。现有测量温室内温度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测量光照强度通常使用照度计,照度计(或称勒克斯计)是一种专门测量光度、亮度的仪器仪表。授权公告号为CN28994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温自动遮光功能的大棚,包括加热装置、热动力管、牵引支架、牵引滑轨、遮阴网、底支架,其中底支架为只有侧面结构的矩形框架,底支架四个侧面两两组成的相交线位置处顶端分别设置有四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延伸至大棚斜上方,底支架其中任意两个正对的边分别通过支架在该边两端顶部分别对应架设有弧形的牵引架滑轨的一端和另一端,牵引架滑轨向底支架中心位置方向倾斜50~80°设置,两个牵引架滑轨顶端外表面相互紧贴安装,两个牵引架滑轨正上方都分别设置有各自对应热动力管,热动力管为圆弧结构,热动力管顶端密封另一端与加热装置对应结构连通,底支架和热动力管外部设置有大棚外套,牵引架滑轨上套接牵引支架一端,牵引支架另一端安装于该牵引架滑轨正下方底支架侧面的中部,一个牵引架滑轨两端各自安装一组牵引支架,牵引支架上安装有遮阴网。上述大棚的遮阳方式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人工操作对植物进行光照强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对室内培育幼苗的光照强度进行自动调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包括若干组遮阴装置,每组所述遮阴装置包括遮阴架、遮阳网、用于带动遮阳网伸展或收缩的滑动杆和用于控制滑动杆的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延展至最大长度时,遮阳网完全覆盖遮阴架,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照度计:用于感应光照强度并输出第一感应信号;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温室内温度并输出第二感应信号;与门:用于响应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数字信号;开关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数字信号工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通过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并将测量的数值在与门内对比,与门内发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完成操纵电动推杆的运动,进而实现遮阴网的遮盖和打开,实现对棚内的光照强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一基准模块(811):输出第一基准信号;第二基准模块(911):输出第二基准信号;第一比较模块(812):接收第一基准信号和第一感应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所述第一比较模块(812)包括第一比较器(OA1),所述第一比较器(OA1)发出第一比较信号;第二比较模块(912):接收第二基准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所述第二比较模块(912)包括第二比较器(OA2),所述第二比较器(OA2)发出第二比较信号;所述与门响应第一比较信号与第二比较信号工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在第一基准模块内设定光照度基准值和第二基准模块内设置温度基准值,对照度计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通过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内进行比较,进而实现调控温度和光照强度在一定区间内实现对电动推杆的驱动,进一步的实现对棚内光照强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放大模块: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的功率放大后对应输出放大信号,所述开关模块接收放大信号并在放大信号的控制下工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放大模块和第二放大模块实现对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的分别放大,使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能够达到开启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条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大模块包括NPN型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所述与门发出的数字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选择能够通过输入的信号的变化实现内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阴架上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呈C字型设置,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上滑动有滑轮,所述滑轮契合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滑轮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实现滑动杆沿滑槽稳定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阳网上等间距固定有支撑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遮阳网在收纳的过程中不因一段因重力向下垂落过大,进而妨碍工作人员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阴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撑腿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滑槽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遮阴架的结构更加稳定,使遮阴架不易坍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有若干个支撑架,若干个所述支撑架与滑槽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连接杆围成三角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通过支撑架与连接杆和滑槽固定并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保证支撑架整体结构更稳定,且能够保证滑槽与连接杆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通过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并将测量的数值在与门内对比,与门内发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完成操纵电动推杆的运动,进而实现遮阴网的遮盖和打开,实现对棚内的光照强度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遮阴棚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开关触点的线路图。图中,1、遮阴架;11、支撑腿;12、滑槽;2、遮阳网;3、滑动杆;31、滑轮;4、电动推杆;5、控制电路;51、照度计;52、第一基准模块;53、第一比较模块;54、温度传感器;55、第二基准模块;56、第二比较模块;57、与门;58、放大模块;59、开关模块;6、支撑机构;61、连接杆;62、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2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若干组遮阴装置,每组遮阴装置包括遮阴架1、遮阳网2、用于带动遮阳网2的滑动杆3、用于控制滑动杆3的滑动的电动推杆4和控制电动推杆4工作的控制电路5。遮阴架1设置为长方形,包括支撑腿11和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个滑槽12,滑槽12呈C字型设置,上述的滑动杆3的两端上设置有滑轮31,该滑轮31契合滑槽12进而保证滑动杆3沿遮阴架1上滑动,遮阳网2的一边固定在遮阴架1上,另一边固定在滑动杆3上由滑动杆3带动,该遮阳网2与遮阴架1的长宽均相同设置,能够保证将遮阴架1完全覆盖,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在遮阴架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3的中央部分,上述的遮阳网2上等间距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与滑动杆3的长度相同,支撑杆的两端同样设置有滑轮31,并沿滑槽12滑动,支撑杆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遮阳网2分段支撑,进而保证遮阳网2在收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遮阴装置,每组所述遮阴装置包括遮阴架(1)、遮阳网(2)、用于带动遮阳网(2)伸展或收缩的滑动杆(3)和用于控制滑动杆(3)的滑动的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延展至最大长度时,遮阳网(2)完全覆盖遮阴架(1),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4)工作的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包括:照度计(51):用于感应光照强度并输出第一感应信号;温度传感器(54):用于感应温室内温度并输出第二感应信号;与门(57):用于响应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数字信号;开关模块(59):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4)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数字信号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遮阴装置,每组所述遮阴装置包括遮阴架(1)、遮阳网(2)、用于带动遮阳网(2)伸展或收缩的滑动杆(3)和用于控制滑动杆(3)的滑动的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延展至最大长度时,遮阳网(2)完全覆盖遮阴架(1),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4)工作的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包括:照度计(51):用于感应光照强度并输出第一感应信号;温度传感器(54):用于感应温室内温度并输出第二感应信号;与门(57):用于响应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数字信号;开关模块(59):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推杆(4)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数字信号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基准模块(52):输出第一基准信号;第二基准模块(55):输出第二基准信号;第一比较模块(53):接收第一基准信号和第一感应信号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所述第一比较模块(53)包括第一比较器(OA1),所述第一比较器(OA1)发出第一比较信号;第二比较模块(56):接收第二基准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并输出第二比较信号,所述第二比较模块(56)包括第二比较器(OA2),所述第二比较器(OA2)发出第二比较信号;所述与门(57)响应第一比较信号与第二比较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巧玲石俊隗功磊辛培培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