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6811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包括屋顶的前处理、植物的摆放、地形的初造、遮阴网固型和地形再造等步骤,具体为: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完成地形的初造,再铺设黑色遮阴网固型地形,并后续完成地形的再造。本发明专利技术塑造了与自然环境相类似的起伏地形,既保证了较大植物的栽培用土,又实现了地被植物的栽植,从而建成更为丰富的屋顶园林景观;并由遮阴网固定地形及避免基质移位,且植物生成良好,具有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微地形保持长期不变,耐较大雨水冲刷、屋顶绿化景观效果明显的优点。

Micro topography shaping method for roof gree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oof greening \micro topography\ shaping methods, including pretreatment, plant roof layout, terrain, shade nets first created solid and terrain reconstruction steps, in particular: to position on the surface of a large plant soil ball is high, to be planted groundcover plants the location for low culture matrix shaping the natural terrain streamline completed terrain first created, then laying solid black shading terrain, and subsequent complete terrain reconstruction. The shape of undulating terrai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similar, both to ensure the soil cultivation for large plants, and the plants to be cultivated, in order to build more extensive roof landscape; and the shade net fixed terrain and avoid the matrix displacement, and plant growth is go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construction convenient, micro topography remained unchanged for a long time, the rain water is resistant to erosion, obvious advantages of landscape effect of roof gre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绿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生态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可用于城市绿化的土地越来越少,致使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地面绿化的传统模式,开始了立体绿化的探索。屋顶绿化是一种重要的立体绿化形式,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绿化用地,增加城市绿量,正在我国迅速推广。然而,由于屋顶结构的限制,传统的屋顶绿化形式为了减少栽培基质的用量,大多采用水平地面的形式,仅能栽植一些体量较小的园林植物,或利用容器栽培一些体量较大的植物,使屋顶绿化的景观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通过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和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完成地形的初造,再铺设黑色遮阴网固型地形,达到对屋顶绿化的地形进行微处理,使之形成与自然环境相类似的起伏地形,既保证了不同植物对土层厚度的要求,又保证了微地形不因雨水冲刷而发生变形,从而建成更为丰富的屋顶园林景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选购大型植物,该植物的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7-10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1-3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3-5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5-5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5-90%的遮阴网对塑造的地形完整覆盖并固定,形成设计地形的固定形状;(5)地形再造用栽培基质覆盖铺好的遮阴网,覆土厚度5-20cm;然后栽植地被植物,整理完善。优选为,步骤(2)所用的基质为体积比3-5:1的蛭石和草炭。优选为,步骤(3)和(5)所用的栽培基质为体积比1:0.5-1.5:1-3的草炭、蛭石和园土。优选为,还包括铺设园路和添加园林元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通过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和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完成地形的初造,再铺设黑色遮阴网固型地形,达到对屋顶绿化的地形进行微处理,使之形成与自然环境相类似的起伏地形,既保证了较大植物的栽培用土,又实现了地被植物的栽植,从而建成更为丰富的屋顶园林景观,具有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屋顶绿化景观效果明显的优点;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考虑到设置的地形为自然流线地形,地形在垂直平面上存在高、低地带,当遇到雨水冲刷时很容易造成地形的毁坏,因此,在完成地形初造后,再铺设黑色遮阴网,以达到固定土壤基质,维持地形的作用;此外,铺设的黑色遮阴网还起到为地被植物根系生长提供了附着物,固定植物的根性,并具有保水保湿的作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按照常规方法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根据设计选购目标大型植物,且该植物带土球,其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7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1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蛭石:草炭=3:1(体积比)的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3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草炭:蛭石:园土=1:0.5:1(体积比)的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1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5%的黑色遮阴网对塑造的地形完整覆盖并固定,形成设计地形的固定形状;(5)地形再造用草炭:蛭石:园土=1:0.5:1(体积比)的栽培基质覆盖铺好的遮阴网上,覆土厚度5cm;然后栽植地被植物,整理完善,并按照设计铺设园路及添加其他园林元素。本实施例1制得的屋顶绿化“微地形”景观,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洗,地形维持良好,且植物生长良好,与在地面自然环境生长的相比,没有多大差别。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按照常规方法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根据设计选购目标大型植物,且该植物带土球,其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8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2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蛭石:草炭=4:1(体积比)的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4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草炭:蛭石:园土=1:1:2(体积比)的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2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50%的黑色遮阴网对塑造的地形完整覆盖并固定,形成设计地形的固定形状;(5)地形再造用草炭:蛭石:园土=1:1:2(体积比)的栽培基质覆盖铺好的遮阴网上,覆土厚度10cm;然后栽植地被植物,整理完善,并按照设计铺设园路及添加其他园林元素。本实施例2制得的屋顶绿化“微地形”景观,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洗,地形维持良好,且植物生长良好,与在地面自然环境生长的相比,没有多大差别。实施例3本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按照常规方法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根据设计选购目标大型植物,且该植物带土球,其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10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3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蛭石:草炭=5:1(体积比)的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5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草炭:蛭石:园土=1:1.5:3(体积比)的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1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90%的黑色遮阴网对塑造的地形完整覆盖并固定,形成设计地形的固定形状;(5)地形再造用草炭:蛭石:园土=1:1.5:3(体积比)的栽培基质覆盖铺好的遮阴网上,覆土厚度20cm;然后栽植地被植物,整理完善,并按照设计铺设园路及添加其他园林元素。本实施例3制得的屋顶绿化“微地形”景观,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洗,地形维持良好,且植物生长良好,与在地面自然环境生长的相比,没有多大差别。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选购大型植物,该植物的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7‑10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1‑3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3‑5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5‑5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5‑90%的遮阴网对塑造的地形完整覆盖并固定,形成设计地形的固定形状;(5)地形再造用栽培基质覆盖铺好的遮阴网,覆土厚度5‑20cm;然后栽植地被植物,整理完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屋顶绿化的“微地形”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屋顶的前处理对拟绿化的屋顶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层上铺设无纺布作为过滤层;(2)植物的摆放选购大型植物,该植物的土球直径为其根径的7-10倍;然后用黑色遮阴网将植物土球分别包裹1-3层,并绑扎紧实,避免散球;再摆放该植物,扶正后用基质填充土球间的空隙,并用木桩捣压3-5遍,防止植物倒伏;(3)地形的初造以大型植物土球的上表面位置为高点,以拟栽植地被植物的位置为低点,用栽培基质塑造自然流线地形,覆土厚度5-50cm;(4)铺设遮阴网用遮光率5-90%的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秋韩月马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