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底座及网络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626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波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以及滤波器接线端子,滤波器接线端子固定设置于底座主体中,滤波器接线端子包括底座连接部以及接线部,底座连接部与接线部为一体结构,滤波器接线端子通过底座连接部与底座主体固定连接,通过接线部与线圈电连接,接线部呈弧形结构,接线部远离底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线槽,线圈上的导线通过卡入卡线槽中与滤波器接线端子电连接。通过设置卡线槽当导线卡入到卡线槽中以后将不会再轻易的从中滑落,使得操作过程简化,无需再通过人工缠绕导线到端子上,便于后续焊接工序的进行;采用上述滤波器底座的网络滤波器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大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Filter base and network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波器底座及网络滤波器
本技术涉网络滤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底座及应用该滤波器底座的网络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的功能就是允许某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顺利的通过,而另外一部分频率的信号则受到较大的抑制,它实质上是一个选频电路。滤波器中,把信号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或通带;反之,信号受到很大衰减或完全被抑制的频率范围称为阻带;通带和阻带之间的分界频率称为截止频率;理想滤波器在通带内的电压增益为常数,在阻带内的电压增益为零;实际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之间存在一定频率范围的过渡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滤波器已广泛应用于因特网领域,一般的网络电路装置均设置有网络滤波器。现有的网络滤波器需要通过人工将滤波器线圈的导线缠绕到滤波器接线端子上,进行初步固定后再进行焊接连接,其缠绕过程耗费人工,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底座及采用该滤波器底座的网络滤波器,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滤波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以及滤波器接线端子,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中,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包括底座连接部以及接线部,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接线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主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接线部与线圈电连接,所述接线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接线部远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线槽,所述线圈上的导线通过卡入所述卡线槽中与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电连接。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主体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的端子安装面,所述卡线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或,所述卡线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呈小于90°的夹角。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线槽具有远离所述底座连接部一侧的卡槽开口,所述卡槽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封闭所述卡槽开口的导线限位件。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限位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所述导线进入或退出所述卡槽的过程中所述导线限位件随所述导线的运动发生变形,所述导线完成进入或退出所述卡槽的动作后,所述导线限位件恢复至初始位置。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限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线限位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卡槽开口处。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线部呈回转体结构,所述卡线槽绕所述接线部的周向环形设置。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连接部具有连接所述接线部的第一端以及远离所述接线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底座主体伸出到所述底座主体的外部,所述接线部具有远离所述底座连接部的底座连接端,所述底座连接端卡入所述底座主体中进一步固定连接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以及所述底座主体。作为所述的滤波器底座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接线部的安装槽,所述底座连接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滤波器,其采用如上所述的滤波器底座。作为所述的网络滤波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所述滤波器底座相配合的滤波器上盖,所述滤波器底座具有三面环绕其设置的滤波器裙边,所述滤波器上盖与所述滤波器裙边抵接的扣合在所述滤波器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卡线槽当导线卡入到所述卡线槽中以后将不会再轻易的从中滑落,使得操作过程简化,无需再通过人工缠绕导线到端子上,便于后续焊接工序的进行;采用上述滤波器底座的网络滤波器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大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底座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底座侧视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I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底座主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网络滤波器分解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座主体;2、滤波器接线端子;21、底座连接部;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接线部;3、线圈;4、导线;5、卡线槽;6、导线限位件;7、安装槽;8、滤波器裙边;9、滤波器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滤波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1以及滤波器接线端子2,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2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1中,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2包括底座连接部21以及接线部22,所述底座连接部21与所述接线部22为一体结构,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2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21与所述底座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接线部22与线圈3电连接,所述接线部22呈弧形结构,所述接线部22远离所述底座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卡线槽5,所述线圈3上的导线4通过卡入所述卡线槽5中与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2电连接。通过设置卡线槽5当导线4卡入到所述卡线槽5中以后将不会再轻易的从中滑落,使得操作过程简化,无需再通过人工缠绕导线4到端子上,便于后续焊接工序的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1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2的端子安装面,所述卡线槽5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槽5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还可以为呈小于90°的夹角。通过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进一步增强卡线槽5对导线4的固定作用,使得导线4能够更稳固的固定在卡线槽5中。同时于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滤波器,如图9所示,其采用如上所述的滤波器底座。采用上述滤波器底座的网络滤波器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大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滤波器底座及网络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波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以及滤波器接线端子,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中,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包括底座连接部以及接线部,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接线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主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接线部与线圈电连接,所述接线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接线部远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线槽,所述线圈上的导线通过卡入所述卡线槽中与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以及滤波器接线端子,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中,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包括底座连接部以及接线部,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接线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主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接线部与线圈电连接,所述接线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接线部远离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线槽,所述线圈上的导线通过卡入所述卡线槽中与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滤波器接线端子的端子安装面,所述卡线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或,所述卡线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端子安装面的法线方向呈小于90°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具有远离所述底座连接部一侧的卡槽开口,所述卡槽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封闭所述卡槽开口的导线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限位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所述导线进入或退出所述卡槽的过程中所述导线限位件随所述导线的运动发生变形,所述导线完成进入或退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朝勃胡联全廖泽生文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