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7483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1:59
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首先,将端子引脚安装于定子的绝缘件。接下来,将构成线圈的导线的端部向端子引脚侧引出,并将导线卷绕于端子引脚。接着,对导线与端子引脚进行锡焊。之后,将该定子作为嵌件部件而进行外壳的注射成型。此时,使模具与绝缘件的上表面接触,由模具包围端子引脚。由此,防止被卷绕于端子引脚的导线与模具接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导线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在被树脂覆盖的定子的径向内侧或者径向外侧配置有转子的所谓的内转子型或者外转子型模制马达。关于以往的模制马达,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78804号公报中有记载。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将绕线线端从端子引脚的下方朝向上方卷起至端子引脚的规定的位置,对该绕线线端卡定部进行锡焊,将端子引脚再压入至规定的位置之后,利用模制成型模具按压绕线线端卡定部的上端部,露出端子引脚的顶端部,将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绝缘件、绕线线端卡定部一体成型固化,从而制造出树脂模制定子(参照摘要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78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但是,在日本特开2000-78804号公报的结构中,在制造树脂模制定子时,模制成型模具按压绕线线端卡定部的上端部。因此,通过与模制成型模具之间的接触,有可能产生焊锡的剥离、绕线线端卡定部的损伤、绕线的松弛等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转子型或者外转子型模制马达中,在进行外壳的成型时能够防止卷绕于端子引脚的导线与模具接触的技术。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其包含定子;以及旋转部,其在径向上与所述静止部相对,并包含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转子,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突出的多个齿;绝缘件,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件而被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端子引脚,其从所述绝缘件的基座部向上方延伸;导通板,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上方;以及由树脂制成的外壳,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件以及所述线圈,所述外壳具有在轴向上凹陷的凹部,所述端子引脚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导线具有:第一导线部,其位于被设置在所述基座部的缝隙内;以及第二导线部,其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9 JP 2015-149493;2016.02.10 JP 2016-023251.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其包含定子;以及旋转部,其在径向上与所述静止部相对,并包含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转子,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突出的多个齿;绝缘件,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由隔着所述绝缘件而被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端子引脚,其从所述绝缘件的基座部向上方延伸;导通板,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上方;以及由树脂制成的外壳,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件以及所述线圈,所述外壳具有在轴向上凹陷的凹部,所述端子引脚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导线具有:第一导线部,其位于被设置在所述基座部的缝隙内;以及第二导线部,其与所述第一导线部连接,并被卷绕于所述端子引脚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线在每一圈之间隔着间隙而被卷绕于所述端子引脚,在所述间隙中存在焊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凹部内,在所述第二导线部以及所述焊锡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线还具有第三导线部,所述第三导线部与所述第二导线部连接并被卷绕于所述端子引脚的上部,所述第三导线部位于比所述凹部靠上方的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凹部具有第一凹部,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凹部内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凹部还具有第二凹部,所述基座部的具有所述缝隙的侧面在所述第二凹部内露出。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凹部还具有第三凹部,所述基座部的周向的侧面在所述第三凹部内露出。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凹部还具有第四凹部,所述第四凹部位于所述线圈的上方,所述第四凹部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凹部的下端部靠上侧的位置处。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具有位于所述端子引脚的周围的突出部。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基座部还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基座突出部,所述缝隙从所述基座突出部的上方形成至下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基座突出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面向所述缝隙的侧面至下表面沿周向弯曲,所述第一导线部沿所述弯曲部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线的材料是铝合金。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导通板的下表面接触的导通板配置面,所述导通板配置面位于比所述转子的至少外周部的上端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处。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外壳在所述导通板配置面的径向内侧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比所述导通板配置面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处,在所述导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通板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凹部的上方,在该贯通孔的内周部具有第一焊盘,所述端子引脚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并且直接或者经由焊锡而与所述第一焊盘接触,所述第三导线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贯通孔靠上侧的位置处。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通板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凹部的上方,在该第一缺口的内侧的端缘具有第二焊盘,所述端子引脚配置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内部,并且直接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达也山本圣三科贵史田中宏忠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