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43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1:36
电池具有:层叠电极体,其含有多个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单板电池,并具有将正极引线按照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正极引线层叠部和将负极引线按照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负极引线层叠部;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构成正极引线层叠部的正极引线中的、位于层叠电极体的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一端的一端侧正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正极端子,构成负极引线层叠部的负极引线中的、位于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负极引线直接连接于负极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具有层叠电极体的电池(以下,有时称为“层叠电池”),该层叠电极体包含多个单板电池,该单板电池是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而成的。以往的层叠电池构成为,将一对极板引线分别按照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重叠而形成一对引线层叠体,将该一对引线层叠体以这样的顺序简单地连接于对应的电极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里,单板电池指的是由各一片正负极构成的电池单元。即,上述层叠电极体具有将多个单板电池与电极端子并列连接而成的连接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61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实现层叠电池的高容量化的方法,能够举出增加电极的层叠数量而实现多层化的方法。但是,如果电极的层叠数量增加,那么上述引线层叠体中的极板引线的层叠数量也增加,因此,对于距电极端子较远的极板引线而言,其与电极端子之间夹设有许多根极板引线,导致与电极端子的连接电阻变高。另一方面,靠近电极端子的极板引线与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电阻是低电阻。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层叠电池中,对于构成层叠电极体的各单板电池而言,相对于电极端子的连接电阻不同,因此,单板电池的利用率产生偏差,导致循环特性降低。此外,随着电极的层叠数量增加,该课题变得显著。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具有:层叠电极体,其含有多个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单板电池,并且具有将各正极的正极引线按照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正极引线层叠部和将各负极的负极引线按照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负极引线层叠部;正极端子,其连接有正极引线层叠部;以及负极端子,其连接有负极引线层叠部。而且,该电池的特征在于,构成正极引线层叠部的正极引线中的、位于层叠电极体的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一端的一端侧正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正极端子,构成负极引线层叠部的负极引线中的、位于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负极引线直接连接于负极端子。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减小构成层叠电极体的各单板电池的利用率的偏差且循环特性优异的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中的、极板引线和电极端子的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的(a)是图4中的BB线剖视图,图5的(b)是CC线剖视图。图6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DD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中的、极板引线和电极端子的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图9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池的剖视图。图10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电池的剖视图。图11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电池的剖视图。图12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电池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池。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的记载,附图中所描绘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例等有时与实物不同。具体的尺寸比例等应该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本说明书中的记载“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以大致相同为例进行说明的话,固然包含完全相同的意思,但也包含认为是实质上相同的意思。此外,用语“端部”指的是对象物的端及其附近。此外,“剖视形状”指的是在所参照的剖视图中图示出的剖面形状。在剖视形状和侧视形状相同的情况下,有时使用一者或者两者的用语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具有利用两片层压膜构成的外装体的层叠型电池,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方形、硬币形等的金属制壳体作为外装体的电池。以下,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10。图1是表示电池1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并放大示出各引线层叠部和各电极端子的连接位置。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外装体11的层压膜12侧为上、以层压膜13侧为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10具有包含多个单板电池21的层叠电极体20,其中,该单板电池21是将正极22和负极23隔着隔膜(未图示)层叠而成的。单板电池21是由一个正极22和一个负极23构成的电池单元。层叠电极体20具有将多个单板电池21堆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例如在该电极体粘贴有带,该带跨单板电池层叠方向α的两端部而用于防止各单板电池21的层叠错位。层叠电极体20具有将各正极22的正极引线24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正极引线层叠部26和将各负极23的负极引线25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负极引线层叠部27。在图2中,图示出构成层叠电极体20的五个单板电池21,但单板电池21的层叠数量并未特别限定。单板电池21的层叠数量例如是20以上,优选是20~70。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22和负极23的数量相同,正极引线24和负极引线25(以下,将两者统称为“极板引线”)的数量也相同。在层叠电极体20形成有一个正极引线层叠部26和一个负极引线层叠部27,各引线层叠体分别由相同数量的极板引线构成。电池10具有与正极引线层叠部26相连接的正极端子16和与负极引线层叠部27相连接的负极端子17。在正极引线层叠部26,多条正极引线24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电连接,另外,在负极引线层叠部27,多条负极引线25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电连接。即,层叠电极体20具有使多个单板电池21借助多条极板引线与各电极端子并列连接而成的连接构造。构成各引线层叠部的极板引线彼此的接合以及各引线层叠部与各电极端子的接合例如是通过在电极端子上重叠了多条极板引线的状态下进行焊接而成的。焊接方法并未特别限定,优选使用超声波焊接或者激光焊接。在图2中,画点区域表示焊接位置。详细情况在后文描述,构成正极引线层叠部26的正极引线24中的、位于单板电池层叠方向α的一端的一端侧正极引线(正极引线24e)直接连接于正极端子16。此外,构成负极引线层叠部27的负极引线25中的、位于单板电池层叠方向α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负极引线(负极引线25a)直接连接于负极端子17。构成层叠电极体20的正极22、负极23以及隔膜例如均具有俯视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层叠电极体20的主体部28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主体部28指的是层叠电极体20的除了各引线层叠部以外的部分。在图1和图2例示的形态中,正极引线24和负极引线25分别从位于主体部28的长度方向两端且沿着单板电池层叠方向α的各侧面28A伸出。即,一对极板引线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延伸。多条正极引线24至少在与正极端子16连接的部分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堆叠而形成正极引线层叠部26。多条负极引线25至少在与负极端子17连接的部分按照单板电池21的层叠顺序堆叠而形成负极引线层叠部27。此外,也可以是,各极板引线自侧面28A的附近彼此重叠地形成各引线层叠部。各极板引线的厚度例如是20μm以下,优选是5μm~20μm。电池10的优选的一例是锂离子电池,含有层叠电极体20和非水电解质作为发电要素。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发电要素收纳在由两片层压膜12、13构成的外装体11中。层压膜12、13适宜使用在金属层的两个面形成树脂层而成的膜,优选的是,一侧的树脂层由可热压接的树脂构成。金属层例如是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具有:层叠电极体,其含有多个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单板电池,并具有将所述各正极的正极引线按照所述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正极引线层叠部和将所述各负极的负极引线按照所述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负极引线层叠部;正极端子,其连接有所述正极引线层叠部;以及负极端子,其连接有所述负极引线层叠部,构成所述正极引线层叠部的所述正极引线中的、位于所述层叠电极体的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一端的一端侧正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所述正极端子,构成所述负极引线层叠部的所述负极引线中的、位于所述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负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所述负极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31 JP 2015-1708091.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具有:层叠电极体,其含有多个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而成的单板电池,并具有将所述各正极的正极引线按照所述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正极引线层叠部和将所述各负极的负极引线按照所述单板电池的层叠顺序堆叠而成的负极引线层叠部;正极端子,其连接有所述正极引线层叠部;以及负极端子,其连接有所述负极引线层叠部,构成所述正极引线层叠部的所述正极引线中的、位于所述层叠电极体的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一端的一端侧正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所述正极端子,构成所述负极引线层叠部的所述负极引线中的、位于所述单板电池层叠方向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负极引线直接连接于所述负极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在构成所述层叠电极体的所述各单板电池中,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正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界面数量m与所述负极引线和所述负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界面数量n的合计数量m+n彼此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层叠电极体被划分为在所述单板电池层叠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1块体和第2块体,在构成所述各块体的所述各单板电池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仁史新屋敷昌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