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及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37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1:07
提高在附贴到目标的情况下的自由度。打印带50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剥离片材54,该剥离片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带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标签主体部91,被贴到剥离片材54,并形成有穿孔线91a作为在所述输送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以及卷绕部90,被贴到剥离片材54,且与标签主体部91在所述输送方向或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卷绕部90与标签主体部91分离,或者所述卷绕部通过比该卷绕部90细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标签主体部9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及带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其打印期望的记载内容的带,并且涉及一种设置有卷绕有带的带卷的带盒。
技术介绍
常规地已知一种打印标签,该打印标签通过在形成切割的打印带上打印期望的字符或图形形式而获得(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根据现有技术,具有涂敷有粘合剂的背表面和待被执行打印的前表面的打印片材临时附贴到具有涂敷有剥离剂的前表面的基材,由此获得打印带。上述切割仅预先形成于包含粘合剂的打印片材上,并因此,能够仅将用作打印标签的打印片材从打印带剥离并然后粘着到粘附体(adherend)。以上打印标签一体地包括:矩形显示部,在矩形显示部上形成预定打印;以及矩形附贴部,矩形附贴部从该显示部的一端侧向外延伸。在使用打印标签时,从剥离片材剥离打印标签,然后将显示部对半折叠并且使其成层,并然后将附贴部粘着到粘附体,从而打印标签能够用作层压标签。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5806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常规技术中,显示部和附贴部一体地形成,使得相对于附贴部向胶粘体(adherent)附贴的方向,打印形成的显示部的方向被固定。即,通过附贴部相对于粘附体的附贴方向确定了打印的方向,这可能使得难以读取打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及设置有带的带盒,所述带在被附贴到粘附体时具有高的自由度,且由此提高用户的方便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带,包括剥离片材、主标签部和副标签部。剥离片材具有伸长矩形形状。该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主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并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副标签部被贴到剥离片材,且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排列。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或者所述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该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主标签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使得主标签部和副标签部彼此分离。可替代地,主标签部和副标签部通过比副标签部细的细部分而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通过在所述细部分处切割而容易地将主标签部与副标签部分离。利用此结构,能够相对于副标签部自由地改变主标签部的定向。因此,与主标签部和副标签部彼此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当将主标签部通过副标签部附贴到目标时的自由度,以由此提高方便性。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带,包括剥离片材、主标签部和副标签部。剥离片材具有伸长的矩形形状。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主标签部具有包括第一短边和第一长边的矩形形状。所述主标签部在将所述第一长边指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情况下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副标签部具有包括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的矩形形状,所述第二短边比所述第一短边短。副标签部与主标签部分离,或者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该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主标签部。副标签部以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贴到剥离片材:(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i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以及(ii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并且,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片材;标签,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标签经受打印装置进行的打印;以及附贴部,所述附贴部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附贴部被构造成在维持连接到所述标签的情况下贴到目标。所述附贴部在与所述标签分离的状态下贴到所述片材。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片材;标签,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标签经受打印装置进行的打印;以及附贴部,所述附贴部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附贴部被构造成在维持连接到所述标签的情况下贴到目标。所述附贴部与所述标签通过比所述附贴部细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带盒,包括:壳体;带卷,所述带卷是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以及墨色带卷。所述带包括剥离片材、主标签部以及副标签部。所述剥离片材具有伸长矩形形状。所述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所述主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并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所述副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排列。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或者所述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该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主标签部。所述墨色带卷是墨色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墨色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带盒,包括:壳体;带卷,所述带卷是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以及墨色带卷。所述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剥离片材,所述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主标签部,所述主标签部具有包括第一短边和第一长边的矩形形状,所述主标签部在将所述第一长边指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情况下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以及副标签部,所述副标签部具有包括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的矩形形状,所述第二短边比所述第一短边短,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或者所述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微小连接部而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主标签部。所述副标签部以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贴到所述剥离片材:(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i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以及(iii)所述第二长边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墨色带卷是墨色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墨色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带盒,包括:壳体;带卷,所述带卷是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以及墨色带卷,所述墨色带卷是墨色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墨色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片材;标签,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标签经受打印装置进行的打印;以及附贴部,所述附贴部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附贴部被构造成在维持连接到所述标签的情况下贴到目标,所述附贴部在与所述标签分离的状态下贴到所述片材。此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带盒,包括:壳体;带卷,所述带卷是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以及墨色带卷,所墨色带卷是墨色带的卷绕,并且所述墨色带卷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片材;标签,所述标签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标签经受打印装置进行的打印;以及附贴部,所述附贴部被贴到所述片材,并且所述附贴部被构造成在维持连接到所述标签的情况下贴到目标,所述附贴部与所述标签通过比所述附贴部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及带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剥离片材,所述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主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以及副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排列,其中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或者所述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主标签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4 JP 2015-1467281.一种带,包括:具有伸长矩形形状的剥离片材,所述剥离片材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主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折叠线;以及副标签部,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排列,其中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或者所述副标签部通过具有比所述副标签部的宽度小的宽度的部分而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主标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主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部,在所述中央部,所述折叠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分离,并且所述副标签部与所述主标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副标签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从所述主标签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到所述折叠线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主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所述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离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比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开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主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所述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离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比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主标签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包括第一副标签部和第二副标签部,所述第二副标签部与所述第一副标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第一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二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离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比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开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第一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二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离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比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离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副标签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副标签部的所述另一端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第一副标签部和所述第二副标签部关于对称轴线对称地定位,所述对称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对称轴线通过所述剥离片材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位于所述剥离片材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部处。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主标签部和所述副标签部具有矩形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主标签部是单个,并且所述副标签部是至少单个,单个所述主标签部和至少一个所述副标签部呈组的形式,并且多个所述组被贴到所述剥离片材,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彼此相同的姿势排列。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具有用于卷绕用途的标志,所述标志在除了所述副标签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之外的位置处。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最端部和另一个最端部,所述一个最端部与所述另一个最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最端部和另一个最端部,所述一个最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于所述另一个最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将粘合片材贴在所述剥离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在所述粘合片材中形成切割线,以将所述主标签部、所述副标签部和非标签部分段。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将具有与所述剥离片材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粘合片材贴在所述剥离片材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粘合片材被切割线专门划分成所述主标签部和所述副标签部。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中在除了将所述主标签部和所述副标签部贴到所述剥离片材的部分之外的位置处,所述剥离片材具有露出部。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折叠线位于所述主标签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处,并且所述折叠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副标签部是与所述主标签部独立的分离部件,并且所述副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努中井志真子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