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偏光膜及偏光板技术

技术编号:1757256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偏光膜的全部制造工序中,解决折迭、皱折的问题,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偏光不均少的偏光膜。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4)拉伸工序、和5)硼酸交联工序,在前述2)~4)中的任意一工序之前和/或之后,对前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液体,从而防止所述薄膜的卷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偏光膜及偏光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以下有时简称为LCD)等中使用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偏光膜以及偏光板,更具体而言,涉及将作为原卷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用碘染色而成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法制造的偏光膜、使用该偏光膜的偏光板。
技术介绍
LCD被用于个人数字助理、液晶电视、台式计算机、电子钟表、个人计算机、文字自动处理机、汽车、机械的计量仪器类等,该LCD使用偏光板。作为偏光板,通常使用在由使碘或二色性染料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形成的偏光膜的单面或两面、层叠三乙酰纤维素等保护薄膜而成的偏光板,为了提供鲜明、具有高的对比度的LCD,需要兼具高的透过率和高的偏光度的偏光板。前述的偏光膜如下制造:将聚乙烯醇系薄膜用水(包含温水)溶胀后,用碘染色,为了使碘分子取向而进行拉伸,为了保持拉伸后的状态而用硼酸等交联剂进行交联,并进行干燥,制造前述偏光膜。上述制造工序中,从辊将聚乙烯醇系薄膜退卷,使用卷取机、夹辊,在水平方向搬送的同时连续地进行。但是,在水溶胀、染色、拉伸、硼酸交联、干燥的制造工序中,薄膜吸水或脱水而卷曲,在薄膜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折迭、皱折,因此存在不能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偏光膜的问题。特别是薄膜薄的情况下,由于上述折迭、皱折,也存在薄膜断裂、生产中断的问题。进而,上述端部的不良问题也影响到偏光膜的内部,成为使偏光膜整体的偏光性能降低或者难以将偏光板均匀安装于液晶盒或者液晶显示图像的颜色不均、漏白等的原因。近年,随着液晶电视等的画面的大型化,需要与以往产品相比进一步宽幅薄型的偏光膜,其中,端部的折迭、皱折为必须消除的问题。为了降低上述折迭、皱折,提出了利用干燥处理在薄膜的宽度方向施加一定的张力的手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对于水中移动中的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由喷嘴喷射水的手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95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473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公开技术时,虽然可以避免干燥处理工序中的折迭、皱折,但是若在干燥工序前的水溶胀、染色、拉伸、硼酸交联中的任意一工序中,薄膜产生折迭、皱折,则存在毕竟不能搬送至干燥工序的问题。另外,利用上述专利文献2的公开技术时,虽然可以避免水中的折迭、皱折,但是不能防止空中产生的折迭、皱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偏光膜的全部制造工序中,解决折迭、皱折的问题,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偏光不均少的偏光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以下方式的专利技术。[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4)拉伸工序、和5)硼酸交联工序,在前述2)~4)中的任意一工序之前和/或之后,对前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液体,从而防止前述薄膜的卷曲。[偏光膜]一种偏光膜,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制造。[偏光板]一种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在本专利技术的偏光膜的至少单面设置保护薄膜而成。本专利技术中,“薄膜的宽度方向”通常指的是相对于带状的薄膜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特别是在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中,为相对于薄膜的转送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典型地说,指的是薄膜的两边缘之间的距离最短时的方向。本专利技术中,薄膜的宽度方向称为“TD方向”,薄膜的转送方向称为“MD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也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仅称为“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在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和4)拉伸工序中的任意一工序之前和/或之后,对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液体,从而防止薄膜的卷曲,因此可以将薄膜整面保持平坦,可以避免折迭、皱折。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可以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宽幅、长的薄型的偏光膜,可以得到从偏光膜的中央部直至端部为止具有均匀的偏光度的偏光膜。进而,可以容易地制造宽幅、长的薄型的偏光板,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图像的颜色不均、漏白。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1)原卷退卷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中的液体喷射部位的图。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2)水溶胀工序与3)染色工序之间的水溶胀槽的液面与辊a的距离A、辊a与辊b之间的距离B的图。图3A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PVA薄膜)的表面喷射液体时的喷射方式的图。图3B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PVA薄膜)的背面喷射液体时的喷射方式的图。图4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表面或背面喷射液体时、喷射方向与薄膜的面所形成的角度θ1的图。图5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表面或背面喷射液体时、喷射方向垂直投影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面时的方向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转送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2的图。图6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表面或背面喷射液体时、喷射方向与薄膜的面所形成的角度θ1、以及喷射方向垂直投影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面时的方向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转送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2的图。图7为表示对聚乙烯醇系薄膜喷射液体时的喷射方式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它们表示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专利技术不被这些内容所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中,经过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4)拉伸工序、和5)硼酸交联工序制造偏光膜。需要说明的是,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以下也称为1)原卷退卷工序。上述1)原卷退卷工序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成薄膜状、卷取为卷而成的。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通常使用未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即、将乙酸乙烯酯聚合得到的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制造的树脂。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中,未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将乙酸乙烯酯与少量(例如10摩尔%以下、优选5摩尔%以下)的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成分的共聚物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成分,可列举出例如不饱和羧酸(例如包括盐、酯、酰胺、腈等)、碳数2~30的烯烃类(例如乙烯、丙烯、正丁烯、异丁烯等)、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盐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将皂化后的羟基进行化学修饰而得到的改性聚乙烯醇系树脂。另外,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也可以使用侧链具有1,2-二醇结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上述侧链具有1,2-二醇结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例如通过(i)将乙酸乙烯酯和3,4-二乙酰氧基-1-丁烯的共聚物皂化的方法、(ii)将乙酸乙烯酯和碳酸乙烯基亚乙酯的共聚物皂化及脱羧的方法、(iii)将乙酸乙烯酯和2,2-二烷基-4-乙烯基-1,3-二氧杂环戊烷的共聚物皂化及脱缩酮化的方法、(iv)将乙酸乙烯酯和甘油单烯丙基醚的共聚物皂化的方法等得到。聚乙烯醇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从光学性能、拉伸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万~30万、进一步优选11万~28万、特别优选12万~26万。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皂化度从光学性能的观点考虑,通常优选为98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99摩尔%以上、特别优选99.5摩尔%以上、尤其优选99.8摩尔%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将改性种类、改性量、重均分子量、平均皂化度等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偏光膜及偏光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4)拉伸工序、和5)硼酸交联工序,在所述2)~4)中的任意一工序之前和/或之后,对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液体,从而防止所述薄膜的卷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30 JP 2015-1937751.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1)将聚乙烯醇系薄膜从辊退卷并在水平方向转送的工序、2)水溶胀工序、3)染色工序、4)拉伸工序、和5)硼酸交联工序,在所述2)~4)中的任意一工序之前和/或之后,对所述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液体,从而防止所述薄膜的卷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的喷射在2)水溶胀工序之后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的喷射方向与所述薄膜的面所形成的角度为5~8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的喷射方向垂直投影于所述薄膜的面时的方向与所述薄膜的转送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5~175°。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的喷射以流速0.01~5m/秒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枝泽敏行早川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