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乙烯醇系薄膜和偏光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制造偏光膜时的原卷薄膜有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更详细而言,涉及适于制造损伤等的缺点少、宽幅长条薄型的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以及使用该聚乙烯醇系薄膜而得到的偏光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展显著,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液晶电视、投影仪、车载面板等。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偏光膜,作为偏光膜,主要使用使碘或二色性染料吸附于聚乙烯醇系薄膜并取向而成的膜。近年来,伴随着画面的高精细化、高亮度化、大型化、薄型化,与现有品相比,需要显示坏点更少、且宽幅长条薄型的偏光膜。对于偏光膜,例如用水(包括温水)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溶胀后,用碘染色,为了使碘分子排列而进行拉伸,为了保持拉伸的状态而用硼酸等交联剂交联,并使其干燥从而制造。上述制造边在水中使用驱动辊、轧辊将薄膜沿水平方向输送边进行。为了减少偏光膜的显示坏点,当然应减少聚乙烯醇系薄膜的缺点,避免偏光膜制造时产生的缺点也是重要的。尤其是,薄膜与辊接触时所产生的擦伤使偏光膜的偏光度、透光率降低,而成为偏光不均匀的原因,因此需要避免。作为针对在偏光膜制造时产生的损伤的对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厚度5~60μm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25℃的水中使用扫描型探针显微镜进行纳米压痕试验时的薄膜表面的杨氏模量为15~40MPa。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16 JP 2015-1417591.一种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厚度5~60μm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25℃的水中使用扫描型探针显微镜进行纳米压痕试验时的薄膜表面的杨氏模量为15~40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在25℃60%RH大气中使用扫描型探针显微镜进行纳米压痕试验时的薄膜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田敦子,早川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