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201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包括透镜组,透镜组从投影侧至投射侧依次设有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第四镜片组背离第三镜片组的一侧设有棱镜,第三镜片组与第二镜片组之间设有光栏;第一镜片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凸凹透镜、双凹透镜和双凸透镜;第二镜片组包括一个平凸透镜;第三镜片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平凸透镜、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和平凸透镜;第四镜片组包括平凸透镜;除了第一镜片组的双凸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之外,其他透镜均为球面透镜。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的分辨率高且制造成本降低,增大了镜头的相对通光孔径,提高光效率。

A large aperture variable focus 3LCD digital projection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
本技术涉及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视频技术的进步,投影机越来越普及,其用以将影像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的投影镜头更是核心元件之一。而随着使用空间的限制,为能在小空间也能达到清晰投影的效果,投影机的投影镜头逐渐往短焦投影镜头的方向进行设计,但为使短距离也能具有良好投射效果,短焦镜头通常会使用数量较多且体积较大的透镜来达到短焦同时又高光学功率的效果。如此一来,现有的短焦投影镜头不仅体积大且重量重,因内部透镜既多又重,故制作时则必须耗费较长的组立工时,且其材料成本亦较昂贵。因而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变焦镜头,可同时降低成本,并满足变焦镜头的轻薄化、高倍率,及高成像品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镜头的分辨率,降低镜头成本,增大相对通光孔径的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从投影侧至投射侧依次设有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所述第四镜片组背离所述第三镜片组的一侧设有棱镜,所述第三镜片组与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设有光栏;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一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背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三镜片组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五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背离所述第五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且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相邻的表面完全贴合;所述第七透镜背离所述第六透镜的一侧设有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四镜片组包括第九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均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片组、所述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三镜片组和所述第四镜片组还满足以下条件:f1/fw=-3.2;f2/fw=3.54;f3/fw=8.5;f4/fw=2.83;其中,f1、f2、f3、f4分别为所述第一镜片组、所述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三镜片组和所述第四镜片组的焦距,fw为所述透镜组在广角端状态的焦距。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片组的焦距f1≥-56.5m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镜片组的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3≥157m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BFL/fw>1.4;其中BFL为所述透镜组的背焦,fw为所述透镜组在广角端状态的焦距。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镜组变焦过程中满足以下条件:F#Wide→Tele<1.8;倍率>1.1X。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镜片组还满足以下要求:dgrp3/f3<0.04;其中,dgrp3是指所述第三镜片组的厚度,f3是指所述第三镜片组的焦距。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栏临近所述第三镜片组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棱镜为X-Prism棱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的分辨率高且制造成本降低,增大了镜头的相对通光孔径,提高光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在长焦和短焦两种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SCR为投影屏幕,Axis为光轴,PAL为芯片。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从投影侧至投射侧依次设有第一镜片组GRP1、第二镜片组GRP2、第三镜片组GRP3和第四镜片组GRP4,所述第四镜片组GRP4背离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的一侧设有棱镜PR,棱镜PR采用X-Prism棱镜。棱镜PR朝向芯片的一侧设有保护玻璃CG。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与所述第二镜片组GRP2之间设有光栏STO。光栏STO临近第三镜片组GRP3设置。所述第一镜片组GRP1包括第一透镜G1,所述第一透镜G1为凸凹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G1的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一透镜G1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G2,所述第二透镜G2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G2背离所述第一透镜G1的一侧设有第三透镜G3,所述第三透镜G3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一镜片组GRP1的焦距f1≥-56.5mm。所述第二镜片组GRP2包括第四透镜G4,所述第四透镜G4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包括第五透镜G5,所述第五透镜G5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五透镜G5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六透镜G6,所述第六透镜G6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G6背离所述第五透镜G5的一侧设有第七透镜G7,所述第七透镜G7为双凸透镜且所述第六透镜G6与所述第七透镜G7相邻的表面完全贴合;所述第七透镜G7背离所述第六透镜G6的一侧设有第八透镜G8,所述第八透镜G8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的所述第六透镜G6和所述第七透镜G7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的焦距f3≥157mm。所述第三镜片组还满足以下条件:dgrp3/f3<0.04;其中,dgrp3是指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的厚度,f3是指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的焦距。所述第四镜片组GRP4包括第九透镜G9,所述第九透镜G9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二透镜G2、所述第三透镜G3、所述第四透镜G4、所述第五透镜G5、所述第六透镜G6、所述第七透镜G7、所述第八透镜G8和所述第九透镜G9均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G1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镜片组GRP1、所述第二镜片组GRP2、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和所述第四镜片组GRP4还满足以下条件:f1/fw=-3.2;f2/fw=3.54;f3/fw=8.5;f4/fw=2.83;其中,f1、f2、f3、f4分别为所述第一镜片组GRP1、所述第二镜片组GRP2、所述第三镜片组GRP3和所述第四镜片组GRP4的焦距,fw为所述透镜组在广角端状态的焦距。所述透镜组还满足以下条件:BFL/fw>1.4;其中BFL为所述透镜组的背焦,fw为所述透镜组在广角端状态的焦距。所述透镜组变焦过程中满足以下条件:F#Wide→Tele<1.8,倍率>1.1X;即在透镜组由广角端(wide)向望远端(tele)变化时,光圈始终小于1.8,倍率>1.1X。所述透镜组整体采用远心光路,由前端放大共轭侧开始顺序为负正正正(屈光力)的4个镜片组构成,通过第二镜片组GR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从投影侧至投射侧依次设有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所述第四镜片组背离所述第三镜片组的一侧设有棱镜,所述第三镜片组与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设有光栏;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一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背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三镜片组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五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背离所述第五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且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相邻的表面完全贴合;所述第七透镜背离所述第六透镜的一侧设有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四镜片组包括第九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均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从投影侧至投射侧依次设有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所述第四镜片组背离所述第三镜片组的一侧设有棱镜,所述第三镜片组与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设有光栏;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一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背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组包括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三镜片组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五透镜临近投射侧的一侧设有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背离所述第五透镜的一侧设有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且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相邻的表面完全贴合;所述第七透镜背离所述第六透镜的一侧设有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射侧;所述第四镜片组包括第九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向投影侧;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均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可变焦3LCD型数字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所述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三镜片组和所述第四镜片组还满足以下条件:f1/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长
申请(专利权)人:松林光电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