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87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水器,包括:水箱,用于承装带加热液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水箱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水箱上,并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其中,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可控,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装置后的温度可降低或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热水器,存在两种加热模,具体地:第一种模式为慢速制热模式,即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均对水箱进行加热;第二种模式为快速制热模式,即第一换热器对部分水箱进行加热,第二换热器吸收水箱里不同部分水的热量提供给第一换热器,进而增加第一换热器的加热效果,进而满足了用户用水的不同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heater, which is composed of water tank, used to hold the heating liquid; first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throttl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heat between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controllable flow first throttling device, refrigerant flowing through the first throttle device temperature can be reduced or unchanged. The water hea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re are two kinds of heating mode, specifically: the first model for slow heating mode, namely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with second heating of the water tank; second kinds of mode for quick heating mode, namely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on the part of the water tank is heated, second the heat exchanger absorp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eat of the water tank is supplied to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thereby increasing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heating effect, and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of water,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通常采用静态式承压水箱,在使用热水时,需要将整箱水加热至预设温度,才能够由出水端得到相应温度的热水,然而,由于制热量的限制,将整箱水加热至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用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无需使用整箱热水,进而将整箱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如何能够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加热并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热水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热水器。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水器,包括:水箱,用于承装带加热液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水箱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水箱上,并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其中,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可控,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装置后的温度可降低或保持不变。本技术提出的热水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分别对水箱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将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可控的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使得热水器存在两种加热模,具体地:第一种模式为慢速制热模式,即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均对水箱进行加热,此时,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一换热器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相同,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装置后的温度保持不变,进而实现对整箱水进行加热;第二种模式为快速制热模式,即第一换热器对部分水箱进行加热,第二换热器吸收水箱里不同部分水的热量提供给第一换热器,以提升第一换热器的内制冷剂的温度,进而增加第一换热器的加热效果,此时,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换热器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进而当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装置后,温度降低,从而能够吸收热水器内其他部分水的热量,实现对水箱内的部分水进行快速加热,并且,第一换热器仅加热水箱内部分的水,进而提升了对水箱内水的加热速度,实现了对水的快速加热,进而使得用户想要使用大量热水时,可以采用慢速制热模式以对整箱水进行加热,而在用户急需使用热水时,可以采用快速制热模式,进而满足了用户用水的不同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水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子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温度,控制热水器的制热模式,具体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控,当热水器采用慢速制热模式时,控制电子膨胀阀以较大的开度工作,使得电子膨胀阀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一换热器的横截面面积相同,进而使得制冷剂流经电子膨胀阀后温度保持不变,在流入第二换热器中继续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整箱水进行,以使用户得到量大的热水;当热水器采用快速制热模式时,控制电子膨胀阀以较小的开度工作,使得电子膨胀阀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换热器的横截面面积,进而使得制冷剂流经电子膨胀阀后温度降低,在流入第二换热器中吸收对水箱中的部分水的热量,在将此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器中,以提升第一换热器的加热效果,进而实现对水箱内的部分水进行快速加热,同时,电子膨胀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而降低了热水器的装配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接,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并联设置,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接,第二连接管上串联有第二开关与节流部;其中,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中只有一个保持开启状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并联连通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并且,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第一开关,在第二连接管上串联设置第二开关与节流部,进而实现了热水器的两种工作模式,具体地,当热水器采用慢速制热模式时,第二开关关闭,第一开关开启,第一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经由第一连接管流入第二换热器,温度保持不变,从而在第二换热器中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进而实现了对整箱水的加热,当热水器采用快速制热模式时,第一开关关闭,第二开关开启,第一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经由第二连接管流进第二换热器,由于第二连接管中上设置有节流部,制冷剂在通过节流部后温度降低,从而在流入第二换热器中吸收对水箱中的部分水的热量,在将此热量传递至第一换热器中,以提升第一换热器的加热效果,进而实现对水箱内的部分水进行快速加热,同时,该结构控制效果稳定,故障率低。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为电磁阀。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可以为电磁阀,以实现电控控制,降低操作难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部为节流阀或第三连接管;其中,第三连接管的流道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流道横截面面积。在该技术方案中,节流部可以是节流阀,或流道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连接管的第三连接管,均能实现对制冷剂的降温。其中,优选地,第三连接管设置在第二连接管的中间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水箱的内壁或外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水箱的内壁或外壁上,实现了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水箱的紧密接触,保证了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水箱中水的换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箱为筒形结构;第一换热器盘绕在水箱上部;第二换热器盘绕在水箱下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箱设置为筒形结构,并使第二换热器盘绕在水箱上部,实现对水箱上部水进行加热,而将第二换热器盘绕在水箱下部,实现对水箱下部的水进行加热或吸热,从而实现热水器的两者模式。总所周知,冷水的密度比热水的密度大,因此,热水将流向热水器的上部,是以,以第一换热器对水箱中上部的水进行加热,保证了快速制热模式的加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挡板,横向设置在水箱内,将水箱分为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水箱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水箱中设置横向间隔的隔板,降低了水箱上部中水与水箱下部中水的流动效率,避免大量水的对流,使得水箱中上部的水保持在水箱上部,进一步地提升了快速制热模式的加热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蒸发器与第二节流装置;其中,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二节流装置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第一换热管、节流装置、第二换热管、第二节流装置、蒸发器,再流回至压缩机,完成循环,实现了对热水器的持续加热。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热水器,12水箱,122挡板,14第一换热器,16第二换热器,180第一连接管,182第二连接管,184第一开关,186第二开关,188节流部,20第二节流装置,22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用于承装带加热液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可控,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后的温度可降低或保持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用于承装带加热液体;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可控,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后的温度可降低或保持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并联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串联有第二开关与节流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开关阀中只有一个保持开启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为电磁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力卫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