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风道组件、室内机以及暖通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风道组件、室内机以及暖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50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申请公开一种风道组件、室内机以及暖通系统,其中,风道组件应用于室内机,室内机包括风机,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限定出风机腔,并与第二壳体配合限定出连通风机腔的扩压腔,风机腔被配置为收容风机,第二壳体设置有回流通道,扩压腔的腔底面包括沿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并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流经第二部分的气流的流速低于第一部分的气流的流速,其中回流通道的回流入口开设于第一部分,回流通道的回流出口连通风机腔。本申请技术方案实现在提高风机的送风效果的同时,减小气流对第二壳体的冲击作用,降低风机的风轮与第二壳体之间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暖通,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室内机以及暖通系统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暖通系统的室内机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内部形成有依次连通的风机腔、扩压腔和换热腔,风机腔内设有风机,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扩压腔用于接收风机腔吹来的气流并进行扩压,以提高气流的压力和流量,以提高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2、然而,上述的暖通系统的室内机中,扩压腔内容易形成低速回流区,使得气流在风道组件内部流动的阻力较大,导致室内机内的喘振现象较为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室内机以及暖通系统,能够实现在提高风机的送风效果的同时,减小气流对第二壳体的冲击作用,降低风机的风轮与第二壳体之间所产生的噪音。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该风道组件应用于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风机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限定出连通所述风机腔的扩压腔,所述风机腔被配置为收容所述风机,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回流通道;

3、所述扩压腔的腔底面包括沿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并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流经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的流速低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气流的流速;

4、其中,所述回流通道的回流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回流通道的回流出口连通所述风机腔。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6、其中,所述回流入口至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边缘的距离大于35毫米。

7、基于上述实施例,使得回流入口尽可能地与第二部分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开设于回流通道的回流入口与第二部分距离过近而影响回流通道的回流效果。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入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布。

9、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回流入口,能够通过回流入口的数量增加以较好地提升经由回流风道回流至风机腔内的气流流量,并且,至少两个回流入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布,使得至少两个回流入口能够布置在第一部分的多个区域,以进一步提升回流的气流流量。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要短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

11、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位于下游且长度较短的回流入口作为辅助进口,来精确对应流经第一部分的气流流量较大的区域,避免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长度过大而导致流经第一部分且流量较小气流进行回流,从而能够使得室内机出风口的送风效果较为均匀,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效果。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要超过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

13、基于上述实施例,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与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能够的配合下能占据第一部分更多的区域,充分且平均地利用流经第一部分在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气流进行回流,避免集中利用流经第一部分的同一区域的气流进行回流,以确保后续室内机的送风均匀性。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

15、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作为辅助进口,来精确对应流经第一部分的气流流量较大的区域,使得室内机出风口的送风效果较为均匀,提升室内机的出风效果。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沿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7、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回流入口的数量增加的形式,能够较好地提升经由回流风道回流至风机腔内的气流流量,并且,至少两个回流入口在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使得至少两个回流入口能够布置在第一部分在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区域,以进一步提升回流的气流流量。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入口自外至内呈渐缩设置。

19、基于上述实施例,使得气流能够更为平稳地进入回流通道内,减少湍流的产生,进而使得气流具有更为稳定的流动状态,减少气体不稳定流动状态下所带来的噪音和振动。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入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21、基于上述实施例,呈圆滑过渡的连接处对气流的阻力较小,使得气流能更为顺畅地流动,减少了气流因与回流入口的口壁与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发生摩擦等情况所引起的噪音。

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出口包括多个回流子出口,多个所述回流子出口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23、或者,所述回流出口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24、基于上述实施例,回流通道流出的气流能够均匀地对风机的偏心涡进行稳定,最终提高风机的风轮在其轴向方向上送风的均匀性。

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出口自内至外呈渐扩设置。

26、基于上述实施例,使得更多的气流能离开回流通道进入至风机腔内,有效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效率,优化气流的流动状态。

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出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壁面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28、基于上述实施例,呈圆滑过渡的连接处对气流的阻力较小,使得气流能更为顺畅地流动,减少了气流因与回流出口的口壁与第二壳体的壁面的连接处发生摩擦等情况所引起的噪音。

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回流出口的朝向延长线穿过所述风机,并与所述风机的外周切线的夹角为θ,所述θ小于或等于15度,且大于或等于0度;

30、或者,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回流出口的朝向延长线由所述风机的外侧穿过,并与所述风机的外周切线的夹角为β,且所述β小于或等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0度。

31、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保证气流对风机的风轮的偏心涡所起到的稳定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气流对风机的风轮的冲击过强而引起噪音。

3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θ等于0度或者所述β等于0度,以使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回流出口的朝向延长线与所述风机的外周切线重合。

33、基于上述实施例,使得通过回流出口流出的气流既可以为风机的风轮的偏心涡起到稳定效果,同时避免气流对风机造成冲击,防止产生噪音。

3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通道呈曲线设置。

35、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减缓回流通道内气流冲击速度,以进一步降低气流噪音,稳定气流流动。

3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蜗舌和扩压腔底壳,且所述蜗舌和所述扩压腔底壳限定出所述扩压腔的腔底面;

37、其中,所述蜗舌的外壁面包括导流面和扩压面,所述导流面被配置导引所述风机腔内的气流流入所述扩压腔,所述导流面由所述蜗舌朝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组件,应用于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风机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限定出连通所述风机腔的扩压腔,所述风机腔被配置为收容所述风机,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回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要短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要超过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沿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自外至内呈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口包括多个回流子出口,多个所述回流子出口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口自内至外呈渐扩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壁面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回流出口的朝向延长线穿过所述风机,并与所述风机的外周切线的夹角为θ,所述θ小于或等于15度,且大于或等于0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θ等于0度或者所述β等于0度,以使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回流出口的朝向延长线与所述风机的外周切线重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呈曲线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蜗舌和扩压腔底壳,且所述蜗舌和所述扩压腔底壳限定出所述扩压腔的腔底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扩压腔底壳的顶面相较于所述导流面更靠近所述扩压面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蜗舌和扩压腔底壳,且所述蜗舌和所述扩压腔底壳限定出所述扩压腔的腔底面;

19.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连接的蜗舌和扩压腔底壳,且所述蜗舌和所述扩压腔底壳限定出所述扩压腔的腔底面;

20.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和风机,所述风机收容于所述风机腔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风管机,且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

22.一种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形成冷媒循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应用于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风机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限定出连通所述风机腔的扩压腔,所述风机腔被配置为收容所述风机,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回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要短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上要超过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回流入口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回流入口沿所述风道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自外至内呈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入口的口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口包括多个回流子出口,多个所述回流子出口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出口自内至外呈渐扩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冀喆邹腾达郑亚雷李跃飞胡小文吴彦东胡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