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9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空调器包括外壳、风轮以及蜗壳;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通风口;风轮设置于外壳,蜗壳可活动地设置于风轮,以使蜗壳所形成的风道一端与通风口连通,另一端与进风口对应;或使蜗壳所形成的风道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通风口对应。通过在外壳上同时设置出风口和通风口,并设置可旋转的蜗壳,以使得蜗壳形成的风道与出风口或通风口连通,以通过出风口或通风口出风,此实现增加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并增大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从而有效且快速地达到用户的换热需求,显著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空调系统都在朝着智能化、舒适化、外观时尚化的方向发展。

2、目前,场面上普遍使用的风管式空调虽然具有隐藏式、占用空间小以及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同样具有出风单一等缺点,其导致换热区域小,换热效果差,因而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能够增加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并增大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从而有效且快速地达到用户的换热需求,显著提升使用体验。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风轮以及蜗壳;

4、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通风口;

5、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蜗壳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风轮,以使所述蜗壳所形成的风道一端与所述通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对应;或使所述蜗壳所形成的风道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风口对应。

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上同时设置出风口和通风口,并设置可旋转的蜗壳,以使得蜗壳形成的风道与出风口或通风口连通,以通过出风口或通风口出风,此实现增加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并增大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从而有效且快速地达到用户的换热需求,显著提升使用体验。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

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于通风口处,以确保风在流经通风口的情况下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以此达到吹热风或冷风的目的。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前框和中框,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前框内,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前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中框。

1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中框设置可进风或出风的通风口,以实现通过通风口出风或出风口出风,增加出风方向。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述蜗舌卡接,并共同形成所述风道。

12、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蜗舌与蜗壳以卡接的方式连接,以确保其稳固地连接;并且由蜗舌和蜗壳共同形成的风道可减少漏风量。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所述风道与所述通风口连通的情况下,所述蜗舌与所述第一隔板对接,所述蜗壳与所述第二隔板对接,以共同形成出风通道。

1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蜗舌与第一隔板对接,蜗壳与第二隔板对接,以共同形成出风通道,以此使得从进风口进入的风能够全部经通风口流出,以确保出风量。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在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情况下,所述蜗舌与所述第三隔板对接,所述蜗壳与所述第四隔板对接。

1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蜗舌与第三隔板对接,蜗壳与第四隔板对接,以此使得从通风口进入的风能够全部经出风口流出,以确保出风量。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机、底座及传动件,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蜗壳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蜗壳转动。

18、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机驱动传动件转动,并由传动件带动蜗壳转动,以此实现驱动蜗壳转动并使其所形成的风道与通风口或出风口连通。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设置有卡持部,所述蜗壳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持部与卡槽卡接。

2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卡持部与蜗壳的卡槽卡接,以实现稳定地带动蜗壳转动。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供卡持部穿设,并对所述卡持部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22、在上述实施例中,卡持部可活动地穿设于导向孔,并能够沿导向孔的弧形轨迹运动,以带动蜗壳准确地转动至与通风口或出风口的连通处。

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与所述通风口的朝向呈夹角设置,所述蜗壳的转动角度与所述夹角对应。

2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壳的转动角度与夹角对应,可避免蜗壳的旋转角度过大或过小。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外壳上同时设置出风口和通风口,并设置可旋转的蜗壳,以使得蜗壳形成的风道与出风口或通风口连通,以通过出风口或通风口出风,此实现增加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并增大空调器的出风范围,从而有效且快速地达到用户的换热需求,显著提升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风轮(210)以及蜗壳(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510),换热器(510)设置于所述通风口(1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相连接的前框(110)和中框(120),所述换热器(510)设置于所述前框(110)内,所述通风口(111)设置于所述前框(110),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22)设置于所述中框(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蜗舌(230),所述蜗壳(220)与所述蜗舌(230)卡接,并共同形成所述风道(2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在所述通风口(111)处设置有第一隔板(140)和第二隔板(150),在所述风道(240)与所述通风口(11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蜗舌(230)与所述第一隔板(140)对接,所述蜗壳(220)与所述第二隔板(150)对接,以共同形成出风通道。

<p>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与所述出风口(122)处设置有第三隔板(160)和第四隔板(170),在所述风道(240)与所述出风口(122)连通的情况下,所述蜗舌(230)与所述第三隔板(160)对接,所述蜗壳(220)与所述第四隔板(170)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机(410)、底座(420)及传动件(430),所述底座(420)设置于外壳(100)内,所述电机(410)设置于所述底座(420),所述传动件(430)与所述电机(410)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430)与所述蜗壳(220)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41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蜗壳(22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30)设置有卡持部(431),所述蜗壳(220)设置有卡槽(222),所述卡持部(431)与卡槽(222)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0)设置有导向孔(421),所述导向孔(421)用于供卡持部(431)穿设,并对所述卡持部(431)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2)的朝向与所述通风口(111)的朝向呈夹角设置,所述蜗壳(220)的转动角度与所述夹角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风轮(210)以及蜗壳(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510),换热器(510)设置于所述通风口(1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相连接的前框(110)和中框(120),所述换热器(510)设置于所述前框(110)内,所述通风口(111)设置于所述前框(110),所述进风口(121)和所述出风口(122)设置于所述中框(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蜗舌(230),所述蜗壳(220)与所述蜗舌(230)卡接,并共同形成所述风道(2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在所述通风口(111)处设置有第一隔板(140)和第二隔板(150),在所述风道(240)与所述通风口(11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蜗舌(230)与所述第一隔板(140)对接,所述蜗壳(220)与所述第二隔板(150)对接,以共同形成出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与所述出风口(122)处设置有第三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强倪扬静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