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848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其中,电控箱组件,适用于空调系统,电控箱组件箱体;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分层配合设置于箱体内,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控面板和第二电控面板;主控模块,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驱动模块,设于第二电控面板上,其中,主控模块与驱动模块通过信号线或无线通讯单元相连。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箱体内分层配合设置的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减小电控箱组件的占用体积,电控元器件分模块,集成设计,减小了接插线路的数量,提高了电控箱组件的质量。

Electronic control box componen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box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components, suitable for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lectric control box assembly box; at least two of the control panel, with layered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t least two electric control panel includes a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a first control panel; driver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on the control panel, wherein,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and the drive module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signal wir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set up at least two of the panel in the box body with stratification, the effective use of space, reduce the occupied volume control box components, electronic components module, integrated design, reduces the number of connecting lin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电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箱组件和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器的电控箱组件限定出容置腔体,该容置腔体内包含有所有电器元件。随着变频空调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机组功能性提出更高需求,从而电器元件种类和数量可能增加,而且,新一代空调器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造成空调器电控箱必然向小型化设计发展,另外,随着电器元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接插线路等也会增加,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也会导致散热效率降低,对电器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电控箱组件的布局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箱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控箱组件,适用于空调系统,电控箱组件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分层配合设置于箱体内,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控面板和第二电控面板;主控模块,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驱动模块,设于第二电控面板上,其中,主控模块与驱动模块通过信号线或无线通讯单元相连。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箱体内分层配合设置的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增加了电器元件的安装空间,提升了电控箱组件的布局紧凑性,提高了电控箱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控箱组件的整体占用面积,通过主控模块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和驱动模块设于第二电控面板上,实现了电器元件的集成模块化设计,而且减少了接插件和接插线路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电控箱组件的质量,其中主控模块和驱动模块通过信号线或无线通讯单元相连,实现了主控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连通和交互,其中,信号线为RS485总线或RS232总线,无线通讯单元为Wi-Fi单元和/或蓝牙单元和/或NFC单元。另外,在驱动模块较多时,可以分层配合设置多个电控面板,有利于实现驱动模块的拓展。主控模块集成有电源处理电路、传感器检测电路、通讯电路、负载输出控制电路等,用于控制整个空调系统的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电控面板安装于箱体背板的内侧面上,电控箱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对称设置于箱体的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第二转动件,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与第一转动件配合设置,用于活动连接第一电控面板与箱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把第二电控面板安装于箱体背板的内侧面上,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对称设置于箱体的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的第一转动件和设于与第一转动件配合设置在第一电控面板上的第二转动件,实现了第一电控面板与箱体的活动连接,第一电控面板可以相对于箱体翻转,提高了安装便利性和维修便利性,其中,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可以是转轴机构。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电控面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走线孔和走线槽,第一走线孔与走线槽相邻设置,走线槽包括至少一个出线缺口,出线缺口朝向第二电控面板。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电控面板的一端设置第一走线孔和走线槽,走线孔和走线槽相邻设置,有利于第一电控面板上的元器件与第二电控面板上的电器元件的连接线穿过第一走线孔进入到走线槽,然后在走线槽内分类,按照类别分别从走线槽的出线缺口中穿出,连接到对应的第二电控面板上,提高了连接线的整齐程度,减少了连接线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提高了电控箱组件的布局紧凑性,有利于降低电控箱组件的整体占用面积。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电源滤波模块,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电源滤波模块与主控模块相邻设置,电源滤波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相连;电源接线模块,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电源接线模块与电源滤波模块相邻设置,电源接线模块分别与电源滤波模块、主控模块、驱动模块、外界电源电相连;防护罩,扣合于第一电控面板上,与第一电控面板形成容纳电源滤波模块的空间,用于防护电源滤波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于第一电控面板上的电源滤波模块,对外界电源进行滤波,并分别为主控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提供电力,通过设于第二电控面板上的电源接线模块,实现电源箱组件与外界电源的接入,通过扣合于第一电控面板上的防护罩,与第一电控面板形成容纳电源滤波模块的空间,用于防护电源滤波模块,其中,主控模块与电源接线模块分别位于防护罩的对侧,有利于降低主控模块、电源接线模块、电源滤波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提升布局紧凑性的同时,提升了电控箱组件的安全性能。电源滤波模块集成有滤波电路(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压敏电阻等组成)和单相整流电路(整流桥堆、电解电容等组成),对电源输入进行滤波处理,为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提供电力。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散热器,设于与箱体的侧板相对的防护罩的侧壁外侧面上,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一散热口。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与箱体的侧板相对的防护罩的侧壁外侧面上设第一散热器,防护罩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一散热口,实现了电源滤波模块中的大功率器件的有效散热,提高了散热效能,进而提高了电控箱组件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散热器为风冷型散热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控箱组件的布局紧凑性。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模块为压缩机驱动模块和/或风机驱动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驱动模块按照压缩机驱动模块和风机驱动模块来布局,进一步减小了接插件和接插线路的数量,而且有利于驱动模块的扩展。压缩机驱动模块集成有充电电路(PTC、继电器等组成)、整流桥堆、直流滤波电路(电抗器、电解电容等组成),变频驱动控制电路和IGBT模块等,用于驱动变频压缩机工作,风机驱动模块集成有风机驱动控制电路和IPM等,用于驱动风机的工作,压缩机驱动模块和风机驱动模块可以设定不同的通讯地址,有利于实现与主控模块之间的通讯连接。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散热器,设于箱体的背板外侧面上,与压缩机驱动模块相对应,背板的外侧面上设有与第二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口;第三散热器,设于箱体的背板外侧面上,与风机驱动模块相对应,背板的外侧面上设有与第三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三散热口,第三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与压缩机驱动模块相对应的箱体的背板外侧面上设第二散热器,并设与第二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口,有利于实现压缩机驱动模块的有效散热,通过在与风机驱动模块相对应的箱体的背板外侧面设第三散热器,并设有与第三散热器相对应的第三散热口,有利于实现风机驱动模块的有效散热,而且,可以使得风机的运行不依赖压缩机的运行,提升空调系统的可靠性,第三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电控箱组件的小型化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电控箱组件的整体散热性能。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走线孔,多个第二走线孔分别设于主控模块、压缩机驱动模块、风机驱动模块、电源滤波模块在底板上的正投影面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箱体的底板上设多个第二走线孔,使得电控箱组件的线路分类走线,减少了线路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了电控箱组件的维修便利性,制造便利性,另外多个第二走线孔分别设于主控模块、压缩机驱动模块、风机驱动模块、电源滤波模块在底板上的正投影面内,可以减少线路的长度,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线路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控箱组件和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箱组件,适用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分层配合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控面板和第二电控面板;主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第二电控面板上,其中,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过信号线或无线通讯单元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箱组件,适用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分层配合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至少两个电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控面板和第二电控面板;主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驱动模块,设于所述第二电控面板上,其中,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过信号线或无线通讯单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控面板安装于所述箱体背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电控箱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个侧板的内侧面上;第二转动件,设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配合设置,用于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与所述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走线孔和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孔与所述走线槽相邻设置,所述走线槽包括至少一个出线缺口,所述出线缺口朝向所述第二电控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滤波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所述电源滤波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邻设置,所述电源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电相连;电源接线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所述电源接线模块与所述电源滤波模块相邻设置,所述电源接线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滤波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外界电源电相连;防护罩,扣合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控面板形成容纳所述电源滤波模块的空间,用于防护所述电源滤波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接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对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器,设于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育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