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HOYA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7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内窥镜,其具备:抬起台,摇动以改变设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轴部件,构成为绕轴线旋转,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所述抬起台,从所述轴线侧进行所述抬起台的支撑,绕所述轴线与所述抬起台能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固定于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所述轴部件的中间的部分,被构成为将所述轴部件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旋转力输入至所述轴部件;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在所述轴部件接收所述旋转力的位置的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两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绕所述轴线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尤其涉及具备改变处理器具从插入部的前端的突出方向的处理器具抬起装置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中的处理器具抬起装置,通常从操作部通过经由电线等的远程操作,使轴支撑于插入部前端的抬起台摇动(旋转)。在插入部前端的主体部分,形成有收纳抬起台的收纳凹部。作为将抬起台轴支撑的构成,已知有如下构成的内窥镜:使轴从抬起台的两侧面突出,将支撑该两侧的轴的一对轴承孔形成在收纳凹部内,通过这两侧的轴和轴承孔进行支撑(专利文献1)。并且,在该内窥镜中,代替将操作电线直接连接于抬起台的构造,使用将与抬起台同轴旋转的驱动杆设置在插入部前端并将操作电线连接于驱动杆的构造。驱动杆配设在利用隔壁与收纳抬起台的部分隔开的抬起台驱动室内,抬起台驱动室的外面开口部被密封用的盖堵塞。污液等不会从外部进入被盖堵塞状态下的抬起台驱动室,能够保护驱动杆和操作电线不受污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27561号公报在内窥镜中,随着高功能化以及另一方面的插入部的小径化,插入部前端的部件的配置密度变高。因此,在轴支撑抬起台的构成中也要求空间效率的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构成中,由于在抬起台的两侧具有轴承部分,因此空间效率在抬起台的两侧受到制约,在部件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存在插入部前端的外径变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了减小轴承用的空间,在形成仅在沿着轴线的方向的一端进行轴支撑的单侧轴支撑构造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如上述的内窥镜,在通过盖将抬起台驱动室的外面开口部液密地堵塞的构造的情况下,已知有使用粘结剂将盖安装于具有抬起台驱动室的主体部的构成。在粘结剂涂布于盖的周缘而将盖安装于主体部的状态下,通过粘结剂将盖和主体部(外部开口部)之间液密地堵塞。在这种使用粘结剂的密封构造中,在粘结剂产生涂布不均的情况下或粘结剂老化的情况下,存在液密性损坏的可能性。因此,成为内窥镜的制造和维修费事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窥镜,其在插入部前端具备改变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的抬起台,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轴支撑抬起台,有助于插入部的小径化,且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获得使抬起台摇动的驱动机构周围的液密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方式的内窥镜。(1):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备抬起台,所述抬起台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且通过摇动改变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主体部,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轴部件,在沿着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支撑所述抬起台能以所述轴线为中心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轴部件的中间,将施加于从所述轴线偏心位置的作用点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轴部件;第一轴承,设置在从所述作用点沿着所述轴线延伸的垂线和所述端部之间,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第二轴承,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相反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备:抬起台,被构成为摇动以改变设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处理器具突出方向;轴部件,所述轴部件是以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构成的部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所述抬起台,从所述轴线侧进行所述抬起台的支撑,能绕所述轴线与所述抬起台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固定于所述轴部件,被构成为将所述轴部件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旋转力输入至所述轴部件;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在所述轴部件接收所述旋转力的位置的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两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绕所述轴线旋转。(3):在上述(2)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内窥镜具备: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前端的主体部,所述轴部件被插入所述主体部的孔,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被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支撑。(4):在上述(1)或(3)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有收纳所述抬起台的收纳凹部,所述轴部件的所述端部从所述收纳凹部内的一对对向壁中的一个突出,所述一对对向壁中的另一个的形状是与所述端部的前端对向的实质上的平面。(5):在上述(1)、(3)以及(4)的任一个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第一轴承由设置于所述轴部件的第一圆形截面部、能被所述该第一圆形截面部旋转地插入的所述主体部内的第一圆形截面孔构成,所述第二轴承由设置于所述轴部件的第二圆形截面部、能被该第二圆形截面部旋转地插入的所述主体部内的第二圆形截面孔构成。(6):在上述(5)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内窥镜具备环状密封部件,所述环状密封部件将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和所述第一圆形截面部之间液密地堵塞。(7):在上述(5)或(6)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备:具有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的第一部件、以及具有所述第二圆形截面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备能将所述第二部件插入的插入空间,所述第二部件以液密状态插入到所述插入空间内,在该插入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和所述第二圆形截面孔在所述轴线上分离设置。(8):在上述(5)至(7)的任一个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轴部件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圆形截面部和所述第二圆形截面部之间具备非圆形截面部,所述驱动部件具备将所述非圆形截面部插入的非圆形截面孔。(9):在上述(1)或(3)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有:驱动部件配置空间,收容所述驱动部件;盖插入空间,为了从所述主体部的外部将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闭塞而插入盖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轴承由设置于所述盖部件的第二圆形截面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轴部件的第二圆形截面部构成。(10):在上述(1)或(3)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圆形截面孔,该圆形截面孔在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的壁上具有开口,插入所述轴部件而构成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轴部件具有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二非圆形截面部,为了限制所述轴部件向所述第一轴承侧的移动,所述第二非圆形截面部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部中的外径被构成为比所述圆形截面孔的所述开口中的内径大。(11):在上述(1)或(3)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从所述主体部的外部将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闭塞的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具有外径不同的小径部以及大径部、以及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之间的台阶部,从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小径部、所述台阶部、以及所述大径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小径部相接的小径孔部、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大径部相接的大径孔部、以及所述小径孔部和所述大径孔部之间的台阶面,所述盖部件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台阶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盖部件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侧的移动。(12):在上述(10)中记载的内窥镜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用于从所述主体部的外部将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闭塞的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具有外径不同的小径部以及大径部、以及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之间的台阶部,从所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侧依次配置有所述小径部、所述台阶部、以及所述大径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小径部相接的小径孔部、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大径部相接的大径孔部、以及所述小径孔部和所述大径孔部之间的台阶面,所述盖部件被构成为当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台阶面抵接时,在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小径部的端面和所述圆形截面孔的所述开口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二非圆形截面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备抬起台,所述抬起台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且通过摇动改变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主体部,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轴部件,在沿着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支撑所述抬起台能以所述轴线为中心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轴部件的中间,将施加于从所述轴线偏心位置的作用点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轴部件;第一轴承,设置在从所述作用点沿着所述轴线延伸的垂线和所述端部之间,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第二轴承,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相反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1 JP 2016-137066;2016.07.11 JP 2016-137061.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备抬起台,所述抬起台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且通过摇动改变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主体部,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轴部件,在沿着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支撑所述抬起台能以所述轴线为中心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轴部件的中间,将施加于从所述轴线偏心位置的作用点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轴部件;第一轴承,设置在从所述作用点沿着所述轴线延伸的垂线和所述端部之间,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第二轴承,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垂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相反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备:抬起台,被构成为摇动以改变设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处理器具突出方向;轴部件,所述轴部件是以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构成的部件,在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所述抬起台,从所述轴线侧进行所述抬起台的支撑,能绕所述轴线与所述抬起台一体旋转;驱动部件,固定于所述轴部件,被构成为将所述轴部件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旋转力输入至所述轴部件;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在所述轴部件接收所述旋转力的位置的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两侧,支撑所述轴部件能绕所述轴线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构成所述插入部的前端的主体部,所述轴部件被插入所述主体部的孔,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被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收纳所述抬起台的收纳凹部,所述轴部件的所述端部从所述收纳凹部内的一对对向壁中的一个突出,所述一对对向壁中的另一个的形状是与所述端部的前端对向的实质上的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3以及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由设置于所述轴部件的第一圆形截面部、能被所述该第一圆形截面部旋转地插入的所述主体部内的第一圆形截面孔构成,所述第二轴承由设置于所述轴部件的第二圆形截面部、能被该第二圆形截面部旋转地插入的所述主体部内的第二圆形截面孔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环状密封部件,所述环状密封部件将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和所述第一圆形截面部之间液密地堵塞。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备:具有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的第一部件、以及具有所述第二圆形截面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备能将所述第二部件插入的插入空间,所述第二部件以液密状态插入到所述插入空间内,在该插入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形截面孔和所述第二圆形截面孔在所述轴线上分离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件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圆形截面部和所述第二圆形截面部之间具备非圆形截面部,所述驱动部件具备将所述非圆形截面部插入的非圆形截面孔。9.根据权利要求1、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收纳凹部,收纳所述抬起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液密地堵塞与该收纳凹部之间,收纳所述驱动部件;盖插入空间,将该驱动部件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以及盖部件,能插入到所述盖插入空间内,当插入时使与所述盖插入空间之间成为液密状态,所述内窥镜还具备嵌合保持部件,所述嵌合保持部件与插入所述盖插入空间的所述盖部件嵌合且通过机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主体部,限制所述盖部件从所述盖插入空间的脱离。10.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备:抬起台,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且通过摇动改变处理器具的突出方向;以及驱动部件,通过来自操作部的操作使所述抬起台摇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备:主体部,具有:收纳凹部,收纳所述抬起台;驱动部件配置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原晃义樽本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HOY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