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284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框架柱,形成有第一对接端部;对接安装于框架柱的预制外墙板,形成有与第一对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二对接端部,第二对接端部和第一对接端部对接、且之间留设呈非直线设置的第一对接缝;封堵于第一对接缝两端部的第一防漏层;以及形成于第一对接缝内并位于两个第一防漏层之间的第一空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水平地震作用下对预制墙板的不利作用,增加渗透水的行走路径,同时也能改变渗透水流的方向,防漏效果好,且能够预防热桥效应。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exterior wal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式,在建筑结构施工上有着比传统工艺高效、便捷、质量更有保障的优点。装配式施工中预制外墙板的施工分为先挂法施工和后挂法施工,先挂法施工时因为后浇筑框架柱混凝土,因此连接缝隙可以进行防漏处理。后挂法施工时主体梁板、框架柱已完成施工,通过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进行现场拼装成楼栋的外墙。因此,后挂法施工时预制板接缝防渗漏处理是关键。在地震作用下预制外墙板与主体混凝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地震作用分为水平作用和竖向作用,一般考虑地震的水平作用产生的变形。框架结构容易变形为剪切型,底部的水平位移较大,故预制外墙板与柱之间需要预留出不小于层间位移的缝隙。传统的预制外墙板与板之间设计成中空凹槽,通过填加柔性材料确保接口的密闭。但现场施工存在的较多的问题是安装有点偏差就容易出现接口错台,存在严重渗漏隐患,也不容易调整整体墙板的整体线性平整度,还容易产生热桥效应。预制外墙板与框架柱连接传统作法为端平式连接,并填充砂浆,存在严重渗漏隐患。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形成有第一对接端部;对接安装于所述框架柱的预制外墙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对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二对接端部,所述第二对接端部和所述第一对接端部对接、且之间留设有呈非直线设置的第一对接缝;封堵于所述第一对接缝两端部的第一防漏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对接缝内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漏层之间的第一空腔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形成有第一对接端部;对接安装于所述框架柱的预制外墙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对接端部相适配的第二对接端部,所述第二对接端部和所述第一对接端部对接、且之间留设有呈非直线设置的第一对接缝;封堵于所述第一对接缝两端部的第一防漏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对接缝内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漏层之间的第一空腔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层包括:填设于所述第一对接缝内的第一防水层;设于所述第一对接缝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外侧的第一缓冲层;以及封堵于所述第一对接缝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外侧的第一密封胶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预制外墙板、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层外侧的第一装饰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的与所述预制外墙板相对的一侧面设有构造柱,所述构造柱上相连接的两个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对接端部,所述第一对接端部为L型;所述预制外墙板的端面设有向外凸伸设置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表面低于所述预制外墙板的表面,从而通过所述承托板和与其相连的预制外墙板的端面形成所述第二对接端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志亚戈祥林梁海波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