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补强型的易加工的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生胶门尼粘度一般为40-130ML1+4100℃,混炼胶门尼一般要求低于90ML1+4100℃;生胶强度较低,一般只有5.5±0.5MPa,其强度的提高主要靠后加工过程的补强剂予以提高,一般可达21.5-24.5MPa。补强剂主要有炭黑、白炭黑、纳米碳酸钙以及蒙脱土等无机粉体,无机粉体自团聚比较严重,要实现其与橡胶的混合需要较高的能量,一般需要在开炼机或密炼机上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捏合和混炼。开炼或密炼工序中,一般都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软化剂。通常是种能使胶料具有一定柔软性的低分子物质,它们能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粘着性,以便于压型和成型等工艺操作。以及有助于粉末状配合剂分散和降低混炼温度,提高橡胶的可加工性。橡胶加工中使用最多的软化剂是石油系软化剂,CN201410018005.7提供一种抗湿滑橡胶软化剂及制备工艺,软化剂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烷油:70-90份,烯类混合树脂:10-30份,三氯化铝:0.1-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丁苯橡胶和1‑100份补强型软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丁苯橡胶溶解于溶剂中配制为1%w‑50%w的溶液,以100质量份丁苯橡胶计,向溶液中加入0.1‑1.0份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和1‑50份防焦型橡胶补强剂,在15‑50℃下隔绝空气和水,反应0.5‑5小时,反应后的胶液经溶剂脱出,得到补强型软化剂;所述的防焦型橡胶补强剂是由防焦剂和补强剂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制得,所述的防焦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亚硝基化合物、有机酸类或硫代亚酰胺类物;所述的补强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有机硅烷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丁苯橡胶和1-100份补强型软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丁苯橡胶溶解于溶剂中配制为1%w-50%w的溶液,以100质量份丁苯橡胶计,向溶液中加入0.1-1.0份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和1-50份防焦型橡胶补强剂,在15-50℃下隔绝空气和水,反应0.5-5小时,反应后的胶液经溶剂脱出,得到补强型软化剂;所述的防焦型橡胶补强剂是由防焦剂和补强剂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制得,所述的防焦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亚硝基化合物、有机酸类或硫代亚酰胺类物;所述的补强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有机硅烷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含量为30-70质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苯橡胶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5%w~15%w的溶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制备过程中,以100质量份橡胶计,加入0.1-0.3份烯烃复分解催化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制备过程中,以100质量份橡胶计,加入10-30份防焦型橡胶补强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结构中不含烯的能够溶解丁苯橡胶的溶剂。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己烷、环己烷、甲苯或乙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焦型橡胶补强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防焦剂和补强剂以1:(0.1~5.0)摩尔比混合,用溶剂配制成1%~30%质量浓度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占防焦剂和补强剂总物质的量的0.01~0.1%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隔绝空气和水,常温反应0.5~8h后,采用真空脱溶剂装置将溶剂脱出,制得防焦型橡胶补强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加工补强型丁苯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焦剂选自N-亚硝基二(乙烯基苯)胺、N-亚硝基-苯乙烯基-β-萘胺、N-亚硝基-2-丙烯基-2,4-二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乙烯基苯甲酸、乙烯基水杨酸、丁烯基水杨酸、乙烯基邻苯二甲酸、N-乙烯基环己基硫代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纯金,邵卫,燕鹏华,付含琦,朱晶,孟令坤,王卫东,龚光碧,赵旭涛,梁滔,李树毅,陈建刚,李晶,郑聚成,李猛,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