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17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包括机架和带动料板向前运输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传输带上方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架,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涂布机构,所述涂布机构包括涂布辊和连接杆,所述涂布辊沿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连接杆,所述涂布辊和料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涂布辊和安装板。在料板被传输带传输的过程中,将油倒在料板上,然后料板经过涂布辊时,涂布辊转动,将油平铺在料板上,形成油膜。进而提高料板的延展性,减小了料板在后期冲压过程中出现裂孔裂缝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成品油墨罐的气密性。

A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a coa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a co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frame and the drive plate transport alo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arranged above the mounting plate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mount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coating mechanism, the co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ating roller and a connecting rod, wherein the coating roll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a transmission se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ating roller and plate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coating and mounting plate. When the plate is transport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e oil is poured on the material plate, then the distributor rolls through the coating roller, and the coating roller rotates, and the oil is laid on the material board to form oil film. Furthermore, the ductility of the material plate is improve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cracking in the late stamping process is reduced, and the airtightness of the finished ink tank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片罐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二片油墨罐是一种用于盛放油墨的金属罐。如公告号为CN2616477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油墨罐,它包括罐盖,罐体呈无接缝带锥度的整体结构,罐体的罐口有1~3圈凸起的凸圈,且凸圈与罐盖相匹配。一般其生产工艺如公开号为CN102814426A的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一种罐体生产系统,包括输送带、第一冲片机、冲字机、筒体成型机、第二冲片机、翻转装置及罐体底盖装配机;所述输送带包括板材输送带及底盖输送带,所述第一冲片机、冲字机及筒体成型机依次设置于所述板材输送带上。料板在第一冲片机冲下所需形状后,通过传输带运输到筒体成型机上,被筒体成型机冲压成型。由于料板具有一定刚性,故料板在被筒体成型机冲压成型过程中易产生裂孔甚至是裂缝,影响罐体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在料板上自动涂抹油膜,提高料板的延展性,减小料板在冲压过程中产生裂孔的概率,提高了罐体的气密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包括机架和带动料板向前运输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传输带上方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架,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涂布机构,所述涂布机构包括涂布辊和连接杆,所述涂布辊沿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连接杆,所述涂布辊和料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涂布辊和安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料板被传输带传输的过程中,将油倒在料板上,然后料板经过涂布辊时,涂布辊转动,将油平铺在料板上,形成油膜。进而提高料板的延展性,减小了料板在后期冲压过程中出现裂孔裂缝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成品油墨罐的气密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沿传输带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个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供油的储油罐,所述储油罐连接有供油管,所述供油管一端连通储油罐且另一端位于第一个安装板上的涂布辊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油罐将油滴流在涂布辊上,再涂布在料板上。不需人工对每个料板进行滴油,减小了人工劳动成本。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油管靠近涂布辊一端连接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沿涂布辊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呈封闭设置,所述分配管靠近涂布辊一侧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配管将油滴在涂布辊上,使涂布辊上油分布的更加均匀,进而使料板各处均可形成油膜,使料板整体的延展性提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罐位于涂布辊上方,所述供油管上设有启闭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料板的延展性较好,可关闭启闭阀门,使储油罐停止供油,节约资源。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油管靠近分配管一端呈分管设置且分别连接于分配管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使分配管两端均匀进料,使分配管可更平均的将油滴落在涂布辊上。进而使料板各处均可形成油膜,使料板整体的延展性提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配管外套设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转动连接于分配管,所述调节套上开设有与出油孔对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套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且所述抵紧螺栓抵紧分配管外壁,所述抵紧螺栓位于调节套背对调节孔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转动调节套,来调节调节孔和出油孔的对应面积,进而调节出油速度。根据料板的材料来具体调节油膜厚度,在提高料板延展性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在调节套转动完毕后,通过拧紧抵紧螺栓来抵紧分配管,使调节套和分配管相对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配管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位于分配管两端,所述调节套内壁沿其周向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嵌设于环槽内且转动连接于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分配管和调节套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油从分配管和调节套之间泄露的概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布辊外套设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可拆卸连接于涂布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涂布辊在涂布过程中,对料板造成的磨损,提高了成品后油墨罐的表面质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安装板,所述连接杆的转动轴线沿传输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杆和安装板的固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料板厚度,转动连接杆,来盖板涂布辊和料板之间的距离,确保涂布辊可在料板上涂布形成油膜。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安装座、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嵌设于凹槽内且转动连接于安装座,所述固定螺栓穿设过安装座和连接杆,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松固定螺母时,连接杆可相对安装座转动。当将转动杆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只需拧紧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夹紧连接杆即可,操作方便。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料板的延展性,减小了其在冲压过程中产生裂孔的概率,提高了其气密性;2、可适用于多种厚度和材料的料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涂布机构和供油机构);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安装座);图6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传输带;3、传输辊;4、驱动电机;5、挡板;6、安装板;7、涂布机构;8、供油机构;9、涂布辊;10、连接杆;11、柔性套;12、安装座;13、固定机构;14、固定螺栓;15、固定螺母;16、凹槽;17、储油罐;18、分配管;19、供油管;20、启闭阀门;21、出油孔;22、调节套;23、凸环;24、环槽;25、调节孔;26、抵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和带动料板向前运输的传输带2。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传输辊3,传输带2套设于所有传输辊3外且抵接于传输辊3。其中一根传输辊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于机架1。驱动电机4带动传输辊3转动,进而驱动传输带2带动料板向前传输。如图1所示,传输带2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挡板5,挡板5固定安装于机架1。如图3所示,挡板5截面呈L型且抵接于传输带2上端面。如图1所示,传输带2上方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固定安装于挡板5,安装板6沿传输带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块。安装板6上安装有涂布机构7和供油机构8。在传输带2带动料板向前传输的过程中,供油机构8向涂布机构7供油,涂布机构7将油涂布在料板上,使料板上形成油膜,提高料板的延展性。如图1所示,涂布机构7包括涂布辊9和连接杆10。涂布辊9沿传输带2宽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0。如图3所示,涂布辊9和料板呈间隔设置。涂布辊9外套设有柔性套11,柔性套11可由绒毛布制成。需拆卸柔性套11时,直接将柔性套11从涂布辊9上剥离即可。如图4所示,连接杆10远离涂布辊9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板6,安装板6和连接杆10之间设有固定机构13。固定机构13包括安装座12、固定螺栓14和固定螺母15。安装座1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和带动料板向前运输的传输带(2),所述传输带(2)安装于机架(1)上,其特征是:所述传输带(2)上方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固定安装于机架(1),所述安装板(6)上安装有涂布机构(7),所述涂布机构(7)包括涂布辊(9)和连接杆(10),所述涂布辊(9)沿传输带(2)宽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0),所述涂布辊(9)和料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0)两端分别连接涂布辊(9)和安装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和带动料板向前运输的传输带(2),所述传输带(2)安装于机架(1)上,其特征是:所述传输带(2)上方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固定安装于机架(1),所述安装板(6)上安装有涂布机构(7),所述涂布机构(7)包括涂布辊(9)和连接杆(10),所述涂布辊(9)沿传输带(2)宽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0),所述涂布辊(9)和料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0)两端分别连接涂布辊(9)和安装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6)沿传输带(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个所述安装板(6)上安装有用于供油的储油罐(17),所述储油罐(17)连接有供油管(19),所述供油管(19)一端连通储油罐(17)且另一端位于第一个安装板(6)上的涂布辊(9)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油管(19)靠近涂布辊(9)一端连接有分配管(18),所述分配管(18)沿涂布辊(9)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呈封闭设置,所述分配管(18)靠近涂布辊(9)一侧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油孔(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罐(17)位于涂布辊(9)上方,所述供油管(19)上设有启闭阀门(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油管(19)靠近分配管(18)一端呈分管设置且分别连接于分配管(18)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涂布机构的传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载桃姚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和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