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499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冷凝装置,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垫块,垫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块和下垫块,上垫块包括橡胶减振垫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内的弹簧,下垫块包括底板和垫脚,垫脚能沿底板底部旋转展开设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旋转轴和搅拌棒,搅拌电机设置在釜体顶面上的中部,旋转轴一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釜体并伸入釜体内部设置,搅拌棒设置在旋转轴的侧面上,搅拌棒内设置有电加热棒,冷凝装置包括卧式冷凝机构和立式冷凝机构;该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和加热效率高。

A heating kettl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kettl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nd a stirring device and a condensing devi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heating pipe,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 legs, the supporting leg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ad, pad from top to bottom including pads and pad on the block, including rubber damping pad and is arranged in the rubber damping pad in the spring, the lower cushion block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stepping can rotate along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plate expansion set, m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mixing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stirring rod, a stirring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stirring th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through the kettle body and extends into the kettle body inside, the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heating rod and condens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denser condensing mechanism The heating kettle with condensing device is more evenly heated and has high hea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
技术介绍
加热釜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加热釜一般为多层保温密闭罐体。现有的加热釜通常没有冷凝装置,存在耗能大,反应受热不均匀,容易暴沸等问题;此外,现有的加热釜通常只在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进行加热,中间的物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加热效率低,加热速度慢。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和加热效率高的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料受热更加均匀和加热效率高的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釜体顶面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块和下垫块,所述上垫块包括橡胶减振垫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内的弹簧,所述下垫块包括底板和垫脚,所述垫脚能沿底板底部旋转展开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旋转轴和搅拌棒,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釜体顶面上的中部,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釜体并伸入釜体内部设置,所述搅拌棒设置在旋转轴的侧面上,所述搅拌棒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冷凝装置卧包括式冷凝机构和立式冷凝机构,所述卧式冷凝机构包括卧式冷凝外管和卧式冷凝内管,所述卧式冷凝内管与釜体上部连通设置,所述卧式冷凝外管套设在卧式冷凝内管上,所述立式冷凝机构包括立式冷凝外管和立式冷凝内管,所述立式冷凝内管一端与卧式冷凝内管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所述立式冷凝内管另一端与釜体下部连通设置,所述立式冷凝外管套设在立式冷凝内管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设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支撑腿分别设置有釜体底部的四个角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底板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垫脚设置在底板底面上,所述垫脚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垫脚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设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垫脚远离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开槽。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搅拌棒沿旋转轴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棒设置有三组。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卧式冷凝外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卧式进水口和卧式出水口,所述立式冷凝外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立式进水口和立式出水口。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垫块,上垫块包括橡胶减振垫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内的弹簧,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降低了加热釜因振动产生的噪声,降噪效果好,同时防止因振动带来的零部件的松动,提高加热釜的使用寿命;下垫块包括底板和垫脚,当加热釜工作的时候,使垫脚沿底板底部展开,支撑更加稳固,提高加热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脚远离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开槽,方便将垫脚展开,使用方便。(2)本技术通过搅拌棒内设置有电加热棒,可以在搅拌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和内壁上的加热管同时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加快加热速度,提高加热效率;立式冷凝机构和卧式冷凝机构联合作用可以让冷凝液回到加热釜的底部让反应体系受热更加均匀,能形成热对流,促进反应体系自身的物质对流运动,便于反应充分和防止暴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中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中垫块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中下垫块的展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加热管;14、支撑腿;15、垫块;151、上垫块;1511、橡胶减振垫;1512、弹簧;152、下垫块;1521、底板;1522、垫脚;15221、开槽;2、搅拌装置;21、搅拌电机;22、旋转轴;23、搅拌棒;24、电加热棒;3、冷凝装置;31、卧式冷凝机构;311、卧式冷凝外管;312、卧式冷凝内管;313、卧式进水口;314、卧式出水口;32、立式冷凝机构;321、立式冷凝外管;322、立式冷凝内管;323、立式进水口;324、立式出水口;33、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2和冷凝装置3,其中:釜体1顶面上设置有进料口11,釜体1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12,釜体1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呈螺旋状设置,釜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4,支撑腿14设置有四根,四根支撑腿14分别设置有釜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支撑腿14底部设置有垫块15,垫块1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块151和下垫块152,上垫块151和下垫块152通过胶水粘合设置,上垫块151包括橡胶减振垫1511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1511内的弹簧1512,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降低了加热釜因振动产生的噪声,降噪效果好,同时防止因振动带来的零部件的松动,提高加热釜的使用寿命,下垫块152包括底板1521和垫脚1522,底板1521呈长方体状设置,垫脚1522设置在底板1521底面上,垫脚1522设置有四个,四个垫脚1522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设置,垫脚1522能沿底板1521底部旋转展开设置,当加热釜工作的时候,使垫脚1522沿底板1521底部展开,支撑更加稳固,提高加热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脚1522远离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开槽15221,方便将垫脚1522展开,使用方便。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电机21、旋转轴22和搅拌棒23,搅拌电机21设置在釜体1顶面上的中部,旋转轴22一端与搅拌电机2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釜体1并伸入釜体1内部设置,搅拌棒23设置在旋转轴22的侧面上,搅拌棒23沿旋转轴22轴线对称设置,搅拌棒23设置有三组,搅拌棒23内设置有电加热棒24,可以在搅拌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和内壁上的加热管13同时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加快加热速度,提高加热效率。冷凝装置3包括卧式冷凝机构31和立式冷凝机构32,卧式冷凝机构31包括卧式冷凝外管311和卧式冷凝内管312,卧式冷凝内管312与釜体1上部连通设置,卧式冷凝外管311套设在卧式冷凝内管312上,卧式冷凝外管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卧式进水口313和卧式出水口314,立式冷凝机构32包括立式冷凝外管321和立式冷凝内管322,立式冷凝内管322一端与卧式冷凝内管312通过软管33连通设置,立式冷凝内管322另一端与釜体1下部连通设置,立式冷凝外管321套设在立式冷凝内管322上,立式冷凝外管3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立式进水口323和立式出水口324,立式冷凝机构32和卧式冷凝机构31联合作用可以让冷凝液回到加热釜的底部让反应体系受热更加均匀,能形成热对流,促进反应体系自身的物质对流运动,便于反应充分和防止暴沸。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釜体顶面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块和下垫块,所述上垫块包括橡胶减振垫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内的弹簧,所述下垫块包括底板和垫脚,所述垫脚能沿底板底部旋转展开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旋转轴和搅拌棒,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釜体顶面上的中部,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釜体并伸入釜体内部设置,所述搅拌棒设置在旋转轴的侧面上,所述搅拌棒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卧式冷凝机构和立式冷凝机构,所述卧式冷凝机构包括卧式冷凝外管和卧式冷凝内管,所述卧式冷凝内管与釜体上部连通设置,所述卧式冷凝外管套设在卧式冷凝内管上,所述立式冷凝机构包括立式冷凝外管和立式冷凝内管,所述立式冷凝内管一端与卧式冷凝内管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所述立式冷凝内管另一端与釜体下部连通设置,所述立式冷凝外管套设在立式冷凝内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凝装置的加热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釜体顶面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垫块和下垫块,所述上垫块包括橡胶减振垫和设置在橡胶减振垫内的弹簧,所述下垫块包括底板和垫脚,所述垫脚能沿底板底部旋转展开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旋转轴和搅拌棒,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釜体顶面上的中部,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釜体并伸入釜体内部设置,所述搅拌棒设置在旋转轴的侧面上,所述搅拌棒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卧式冷凝机构和立式冷凝机构,所述卧式冷凝机构包括卧式冷凝外管和卧式冷凝内管,所述卧式冷凝内管与釜体上部连通设置,所述卧式冷凝外管套设在卧式冷凝内管上,所述立式冷凝机构包括立式冷凝外管和立式冷凝内管,所述立式冷凝内管一端与卧式冷凝内管通过软管连通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臣
申请(专利权)人:四会市邦得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