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式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52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机配件技术领域,是一种转换式牵引架,包括架体、牵引环、转向盘、限位部件和铰接耳,架体包括沿前后向布置的直杆和呈向右后方倾斜的倾斜杆,直杆的前端与倾斜杆的左端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前连接部,前连接部的前侧固定有牵引环,直杆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倾斜杆右端后侧设有转向盘,转向盘的中部设有转向通孔,转向通孔内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位于转向盘后方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向盘与连接杆的套装、铰接耳与倾斜杆的铰接可便于用户快速转换机架与车头的连接关系,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缩短用户转场所消耗的时间,有效提高其农牧效率和收入,还可缩小其占用空间,提高转场行驶的安全性。

Converted trac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式牵引架
本技术涉及农机配件
,是一种转换式牵引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农牧设备大都通过车头(如拖拉机等)带动,其牵引方式根据需求可包括侧牵引式和正牵引式,当车头与农牧设备需要采用侧牵引的方式进行耕作且需要在多块不相邻的田地作业时,需要有转场过程(即在一片田地内耕作完成后向下一片田地行进),而在转场过程中需要占用公用道路,但是侧牵引方式的安装使得整机的横向尺寸约等于车头与农牧设备的总和,因此整机的横向尺寸往往无法满足道路安全要求,会侵占其它车道或者妨碍交通的正常行驶而造成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针对此类情况,导致用户往往需要在转场前先将侧牵引式转换为正牵引式,待转场完成后再将正牵引式转换为侧牵引式,然而现有的牵引架大都存在拆装繁琐,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导致转场过程耗费时间过长,还会降低用户的农牧效率和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换式牵引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牵引架存在正牵引式与侧牵引式的转换操作繁琐,拆装不便,费时费力,降低用户的农牧效率和收入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转换式牵引架,包括架体、牵引环、转向盘、连接杆、固定部、限位部件和铰接耳,架体包括沿前后向布置的直杆和呈向右后方倾斜的倾斜杆,直杆的前端与倾斜杆的左端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前连接部,前连接部的前侧固定有牵引环,直杆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倾斜杆右端后侧设有转向盘,转向盘的中部设有转向通孔,转向通孔内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位于转向盘后方的固定部,连接杆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盘前方的限位部件,转向盘的左部前侧固定有铰接耳,铰接耳与倾斜杆的后端铰接在一起。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直杆的前端右侧与倾斜杆的左端面可固定在一起,直杆的前端面上固定有牵引环。上述直杆的前端面与倾斜杆的左端后侧可固定在一起,倾斜杆的左端前侧固定有牵引环。上述直杆的后部可设有中活动部,对应安装通孔位置的中活动部的前侧与直杆的后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固定部的右侧设有侧活动部,侧活动部与中活动部结构相同且相对固定部位置呈镜像对称。上述紧固件可为销轴,销轴的上部设有限位把手,安装通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分布,对应安装通孔位置的中活动部上设有连接通孔,销轴套入连接通孔和安装通孔内,且限位把手位于直杆和中活动部外侧;侧活动部上设有与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镜像通孔。上述直杆的中部右侧与倾斜杆的中部左侧之间可固定有加强杆。上述限位部件可为锁紧螺母,连接杆与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前连接部的前侧与牵引环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转向盘与连接杆的套装、铰接耳与倾斜杆的铰接可实现架体的转向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便于用户快速转换机架与车头的连接关系,缩短用户转场所消耗的时间,有效提高其农牧效率和收入,尤其是对于需要采用侧牵引式的农牧设备而言,由侧牵引式转换为正牵引式后,可缩小其占用空间,提高转场行驶的安全性,且通过性良好,具有简便、省力、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牵引环,2为转向盘,3为连接杆,4为固定部,5为限位部件,6为铰接耳,7为直杆,8为倾斜杆,9为安装通孔,10为机架,11为中活动部,12为侧活动部,13为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转换式牵引架包括架体、牵引环1、转向盘2、连接杆3、固定部4、限位部件5和铰接耳6,架体包括沿前后向布置的直杆7和呈向右后方倾斜的倾斜杆8,直杆7的前端与倾斜杆8的左端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前连接部,前连接部的前侧固定有牵引环1,直杆7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9;倾斜杆8右端后侧设有转向盘2,转向盘2的中部设有转向通孔,转向通孔内套装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后端固定有位于转向盘2后方的固定部4,连接杆3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盘2前方的限位部件5,转向盘2的左部前侧固定有铰接耳6,铰接耳6与倾斜杆8的后端铰接在一起。可将本技术用于农牧设备的机架10与拖拉机的车头之间的连接,在使用过程中,(1)正牵引式的安装具体为:将牵引环1与车头的后侧中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将安装通孔9与机架10的前侧中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将固定部4与机架10的右部前侧固定在一起,此时车头将位于机架10的正前方,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即可在此状态下进行转场);(2)正牵引式向侧牵引式转换的过程具体为:将安装通孔9与机架10的前侧中部连接的紧固件拆卸,并将牵引环1与车头连接的紧固件拆卸,然后将架体绕铰接耳6的轴线旋转至倾斜杆8与转向盘2垂直(此步骤可省略,但增设此步骤可使架体带动转向盘2的旋转操作更加方便省力),此时可使架体带动转向盘2绕连接杆3轴向旋转180°,最后可移动拖拉机车头并将牵引环1与车头的后侧中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再将安装通孔9与机架10的右端对应位置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此时车头位于机架10的右部前侧,完成车头与机架10的侧牵引式安装,可通过拖拉机带动农牧设备进行相应的农牧作业;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转向盘2与连接杆3的套装、铰接耳6与倾斜杆8的铰接可实现架体的转向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便于用户快速转换机架10与车头的连接关系,缩短用户转场所消耗的时间,尤其是对于需要采用侧牵引式的农牧设备而言,由侧牵引式转换为正牵引式后,可缩小其占用空间,提高转场行驶的安全性,且通过性良好,具有简便、省力、高效的特点。根据需求,使用过程中所述的紧固件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以便于快速拆装为限,具体可为连接螺栓、销轴等;直杆7与倾斜杆8可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固定部4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机架10上,也可与机架10固定安装在一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转换式牵引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直杆7的前端右侧与倾斜杆8的左端面固定在一起,直杆7的前端面上固定有牵引环1。由此可便于牵引环1的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直杆7的前端面与倾斜杆8的左端后侧固定在一起,倾斜杆8的左端前侧固定有牵引环1。由此可便于牵引环1的固定。如附图1所示,直杆7的后部设有中活动部11,对应安装通孔9位置的中活动部11的前侧与直杆7的后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固定部4的右侧设有侧活动部12,侧活动部12与中活动部11结构相同且相对固定部4位置呈镜像对称。使用时,可将中活动部11、侧活动部12均固定在机架10上,然后可按需调整架体的位置,使直杆7后部的安装通孔9与相应的中活动部11或侧活动部12固定安装在一起。根据需求,中活动部11、侧活动部12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机架10上,也可与机架10固定安装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紧固件为销轴,销轴的上部设有限位把手,安装通孔9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换式牵引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牵引环、转向盘、连接杆、固定部、限位部件和铰接耳,架体包括沿前后向布置的直杆和呈向右后方倾斜的倾斜杆,直杆的前端与倾斜杆的左端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前连接部,前连接部的前侧固定有牵引环,直杆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倾斜杆右端后侧设有转向盘,转向盘的中部设有转向通孔,转向通孔内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位于转向盘后方的固定部,连接杆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盘前方的限位部件,转向盘的左部前侧固定有铰接耳,铰接耳与倾斜杆的后端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牵引环、转向盘、连接杆、固定部、限位部件和铰接耳,架体包括沿前后向布置的直杆和呈向右后方倾斜的倾斜杆,直杆的前端与倾斜杆的左端固定在一起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前连接部,前连接部的前侧固定有牵引环,直杆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倾斜杆右端后侧设有转向盘,转向盘的中部设有转向通孔,转向通孔内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位于转向盘后方的固定部,连接杆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转向盘前方的限位部件,转向盘的左部前侧固定有铰接耳,铰接耳与倾斜杆的后端铰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直杆的前端右侧与倾斜杆的左端面固定在一起,直杆的前端面上固定有牵引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直杆的前端面与倾斜杆的左端后侧固定在一起,倾斜杆的左端前侧固定有牵引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换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直杆的后部设有中活动部,对应安装通孔位置的中活动部的前侧与直杆的后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固定部的右侧设有侧活动部,侧活动部与中活动部结构相同且相对固定部位置呈镜像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祥张述功
申请(专利权)人:玛纳斯县祥和农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