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半式覆土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88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覆土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两半式覆土滚筒,包括覆土筒、左螺旋叶片、右螺旋叶片和内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将覆土筒左右两端内侧的土壤运输至中部,其中颗粒较小的细土经过土孔和第一内覆土孔落入封土部位,而颗粒较大的土块或杂物在内栅圈的第一内覆土孔的过滤作用下向内栅圈两边运动并掉落至封土部位两侧,能够防止幼苗被土块砸伤,提高封土效果,还能够降低维护时间,同时封土过程中在经过设于田间的滴管时需要抬起覆土筒以免滴管被破坏,在跨越滴管后有一段避让区间无法进行封土作业,此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双列覆土筒有更小的避让区间,降低劳动强度,便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半式覆土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覆土装置
,是一种两半式覆土滚筒。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西北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农作物种植时的蓄水保墒尤为重要。覆膜、中耕和封土是保墒采用的主要农耕措施。开春起垄后,播种后覆膜,膜四周要用土埋压,膜面要每间隔3

5厘米压一小土埂,以防进风揭膜,出苗后要破膜放苗,对出苗孔位置再次封土,防止进风揭膜、保墒、保温,定苗后也要及时中耕,以便灭草、保墒、保温。农作物的耕种需要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封土作业,人工进行操作,不仅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由于对出苗孔封土等作业要求与上一作业很短的时间间隔,人工操作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0003]现有的覆土滚筒由取土盘取到的土壤进入覆土滚筒内经落土孔落入需要封土的部位,但是取土盘取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块或杂物,覆土滚筒运行一段时间后,落土孔容易被堵塞,维护时间长,而且封土量也不能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调整,封土效果差,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半式覆土滚筒,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半式覆土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覆土筒、左螺旋叶片、右螺旋叶片和内栅圈,覆土筒为左右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覆土筒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连通的过土孔,覆土筒左部内侧沿周向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左向右的左螺旋叶片,覆土筒右部内侧沿周向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方向均为由右向左的右螺旋叶片,覆土筒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环状结构且内侧与覆土筒外侧之间设有间距的内栅圈,内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内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内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内覆土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半式覆土滚筒,其特征在于内栅圈中部内侧向内凸起形成导土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半式覆土滚筒,其特征在于覆土筒包括左右间隔设置且均为圆筒形的左滚筒和右滚筒,左滚筒右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右端分别与右滚筒左端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连接杆,相邻的两个连接杆、左滚筒右端和右滚筒左端形成过土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半式覆土滚筒,其特征在于内栅圈外侧套设有外栅圈,外栅圈中部外侧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个第一外覆土孔组,每个第一外覆土孔组均包括若干个左右间隔分布且内外连通的第一外覆土孔,内栅圈上设有能够左右调节外栅圈的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左支撑座、左连接螺栓、右支撑座和右连接螺栓,内栅圈左端内侧与左滚筒右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左支撑座,对应每个左支撑座位置的内栅圈左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左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左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外侧均设有条形左外安装孔,内栅圈左部与外栅圈左部通过固定安装于左支撑座上且螺杆由内至外穿过左内安装孔和对应位置的左外安装孔后螺接有左螺母的左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内栅圈右端内侧与右滚筒左部外侧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右支撑座,对应每个右支撑座位置的内栅圈右部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右内安装孔,对应每个右内安装孔位置的外栅圈右部外侧均设有条形右外安装孔,内栅圈右部与外栅圈右部通过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祥张述功夏星龙
申请(专利权)人:玛纳斯县祥和农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