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
,涉及一种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可用于通信设备、雷达、卫星接收和功率放大电路等各类微波系统。技术背景功率分配器在微波系统里可以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相等或不等能量输出,是阵列天线和功率合成放大器必不可少的器件。根据传输线类型可将多路功分器分为微带功分器、波导功分器和带状线功分器,波导多路功分器相比其他功分器具有损耗低、功率容量高、结构简单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多路等分波导功分器多采用T型结构,该结构的基本单元是一分二波导功分器,将一路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基本单元逐步分成多路输出,通过基本单元级联的形式形成N路等分功率分配器。例如,2013年,郭书波等人在《无线电通讯技术》第2期发表了题为“六路矩形波导功分器分析与设计”的文章,文章里通过使用六个一分二的功分器,3次级联的方法实现了六路等分功分器。现有技术也有通过基片集成波导组合实现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511833C,名称为“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多路功率功分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封闭腔体的放射型结构,该结构包括输入波导(1)和N个第一输出波导(2),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输入波导(1)采用矩形波导,其作为输出端的端面上加载有第一矩形超传输隔膜(3);所述第一输出波导(2)采用一端带有E面切角的矩形波导,并将该端面作为输入端,在该输入端端面上加载有第二矩形超传输隔膜(4);所述输入波导(1)与N个第一输出波导(2)呈放射性排布,输入波导(1)的输出端与N个第一输出波导(2)的输入端沿矩形波导的宽边拼接,形成多棱柱形腔体,在该腔体的上下端各加载有用于密封的金属片,且输入波导(1)与相邻第一输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封闭腔体的放射型结构,该结构包括输入波导(1)和N个第一输出波导(2),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输入波导(1)采用矩形波导,其作为输出端的端面上加载有第一矩形超传输隔膜(3);所述第一输出波导(2)采用一端带有E面切角的矩形波导,并将该端面作为输入端,在该输入端端面上加载有第二矩形超传输隔膜(4);所述输入波导(1)与N个第一输出波导(2)呈放射性排布,输入波导(1)的输出端与N个第一输出波导(2)的输入端沿矩形波导的宽边拼接,形成多棱柱形腔体,在该腔体的上下端各加载有用于密封的金属片,且输入波导(1)与相邻第一输出波导(2)之间的夹角θ1和各第一输出波导(2)之间的夹角θ2满足2θ1+(N-1)θ2=360°;所述第一矩形超传输隔膜(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缝隙(31),用于实现频率范围内的选频特性,所述第二矩形超传输隔膜(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缝隙(41),用于实现频点处的等功率分配。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波导(1)的输出端加载的第一超传输隔膜(3),采用大小与输入波导(1)输入端端面相等的矩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一开口缝隙(31),采用C-型谐振环结构,其水平边和垂直边的尺寸相等,开口朝向输入波导(1)的宽边。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波导(2)的输入端加载的第二超传输隔膜(4),采用大小与第一输出波导(2)的输入端端面相等的矩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二开口缝隙(41),采用C-型谐振环结构,其水平边尺寸小于垂直边尺寸,且开口朝向第一输出波导(2)的宽边。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传输隔膜(3),其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一开口缝隙(3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超传输隔膜(4)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二开口缝隙(41)的开口在多棱柱腔体壁上成一个顺/逆时针方向。5.一种矩形波导多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封闭腔体的放射型结构,该结构包括输入波导(1)、N个第一输出波导(2)和第二输出波导(5),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所述输入波导(1)采用矩形波导,其作为输出端的端面上加载有第一矩形超传输隔膜(3);所述第一输出波导(2)采用一端带有E面切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刘瑾,胡博伟,杨佩,雷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