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04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腔体、耦合组件和耦合口接头,腔体设置在第一主路接头和第二主路接头之间,腔体内设置有耦合腔,耦合组件设置于耦合腔内,耦合口接头设置在腔体上,并通过耦合组件与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耦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耦合组件巧妙地设置在耦合腔内,结构紧凑,方便安装,装配简单快捷,宽带范围内较小的波动,具有优秀的回波特性,且可实现双向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耦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源器件耦合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耦合器。
技术介绍
在通信技术无源器件中,往往需将主路微波信号耦合出一部分,用于室内覆盖或者检测,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耦合器,现有的耦合器按照事先形式分主要有耦合线形式的耦合器、探针型耦合器。,其中耦合线形式的耦合器安装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安装夹具,安装误差对指标影响很大,探针型耦合器目前只能实现窄带耦合,在宽带(700-2700MHz)范围内,耦合度波动较大,有方向性的耦合器可以实现宽带耦合,但需要考虑耦合方向,使用受限,现有的宽带耦合器尺寸较大,安装不方便,端口回波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化,安装方便,且回波损耗效果好的耦合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腔体、耦合组件和耦合口接头,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路接头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之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耦合腔,所述耦合组件设置于所述耦合腔内,所述耦合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通过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耦合连接。优选地,所述耦合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耦合元件。优选地,所述耦合元件为U型片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耦合元件配合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为绝缘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耦合口接头包括耦合内导体,所述耦合内导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耦合内导体与所述耦合元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还设置有耦合槽,所述耦合内导体延伸入所述耦合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路接头为射频母头,所述第二主路接头为射频公头,所述第一主路接头和第二主路接头内的主路内导体穿过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将所述主路内导体与所述耦合元件隔离。优选地,所述耦合元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所述腔体隔离。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路接头或第二主路接头到所述耦合口接头的耦合度都达到30dB。本技术通过将耦合组件巧妙地设置在耦合腔内,结构紧凑,方便安装,装配简单快捷,宽带范围内较小的波动,具有优秀的回波特性,且可实现双向耦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耦合器结构侧视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耦合器结构俯视图;图4是图3中B-B方向剖视图图;图5是本技术耦合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耦合器耦合度测试曲线图;图7是本技术端口回波耗损测试曲线图。附图标记:1、第一主路接头,2、第二主路接头,3、腔体,31、耦合腔,311、定位台阶,4、耦合组件,41、第一支撑件,411、安装孔,42、第二支撑件,421、耦合槽,422、台阶,423、开口槽,43、耦合元件,5、耦合口接头,51、耦合内导体,6、主路内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耦合器包括第一主路接头1、第二主路接头2、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路接头1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2之间的腔体3、U型耦合组件4和耦合口接头5,所述腔体3内设置有耦合腔31,所述耦合组件4设置于所述耦合腔31内,所述第一主路接头1和第二主路接头2形成一个直通式的主路内导体6,所述耦合口接头5通过所述耦合组件4与所述主路内导体6耦合连接,本技术的耦合组件U型设计,增加有效耦合面积,同时,耦合组件的巧妙设计和同轴传输线结构的主路传输设计,使耦合器的传输具有很小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减少传输的信号反射。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路接头1和第二主路接头2为射频连接器结构,其中第一主路接头1为母头,第二主路接头2为公头,公头和母头的内导体由直通的主路内导体6构成,主路内导体6与公头的外导体、母头的外导体分别通过绝缘介质层隔开,实现射频信号传输。作为可选地,本技术中第一主路接头和第二主路接头也可以是其它信号传输接头。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腔体3为所述第一主路接头1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2之间凸出的矩形结构,与所述第一主路接头1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2的外导体一体形成,所述腔体相对于所述主路内导体的一面上形成一个耦合腔31,所述耦合腔31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耦合腔31延伸至所述主路内导体6所在的同轴通道。所述耦合腔31内形成一个定位台阶311。结合图2和图5所示,所述耦合组件4整体呈倒置的U型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41、第二支撑件42和耦合元件43,所述耦合组件设置在所述耦合腔31内,所述第一支撑件41、耦合元件43和、第二支撑件42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41、第二支撑件42为E绝缘材质(如,PTFE,Ultem,Teflon等),耦合元件43为金属材质,两个支撑件利用其介电常数2.1的特性对主路回波进行调整,使之在700-2700MHz的宽带范围内有较好的回波特性。进一步地说,所述U型的第一支撑件41上形成安装孔411,对应地,所述耦合元件43上相应位置也形成有耦合孔431,所述第二支撑件42相应位置形成耦合槽421,耦合元件43安装在U型的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后,所述耦合孔431与所述安装孔411同轴设置,并且耦合孔431落在所述耦合槽421内。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42外侧还形成一个台阶422,其底部还形成有开口槽423,所述开口槽423用于主路内导体6的穿过,安装后,所述第二支撑件42外侧的台阶422与所述耦合腔的定位台阶311保持同一水平线,所述耦合元件43的两臂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撑件42的台阶422,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两臂抵靠在所述耦合腔31的定位台阶311上,并部分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2外侧的台阶422处,这样所述耦合元件43与所述腔体3之间被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完全隔离。如图2所示,所述耦合口接头5包括耦合内导体51,安装时,所述耦合内导体5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上的安装孔411、耦合元件43上的耦合孔431,其终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撑件42的耦合槽421,然后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腔体3上。这样所述耦合口接头5与穿过所述第二支撑件42的主路内导体6形成交叉耦合。本技术中,耦合口接头除了完成将耦合信号输出,同时,接头的法兰配有防水圈,接头同时兼具了防水盖板的功能,耦合器主路接头采用Din-male和Din-female,可以配接多种连接方式,其Din-female接头设计成穿墙防水型,可是使用于防水机箱等应用情况。本技术通过将耦合组件巧妙地设置在耦合腔内,结构紧凑,方便安装,装配简单快捷,宽带范围内较小的波动(如图6所示),具有优秀的回波特性(如图7所示)。本技术主路的任意一个端口到耦合口的耦合都是30dB,可以用于双工的系统,这有别于有方向性的耦合器,有方向性的耦合器只能从特定端口输入,耦合端口才能耦合30dB信号,因此本技术可实现双向耦合。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耦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包括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腔体、耦合组件和耦合口接头,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路接头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之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耦合腔,所述耦合组件设置于所述耦合腔内,所述耦合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通过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耦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包括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腔体、耦合组件和耦合口接头,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路接头和所述第二主路接头之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耦合腔,所述耦合组件设置于所述耦合腔内,所述耦合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腔体上,并通过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主路接头、第二主路接头耦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耦合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元件为U型片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耦合元件配合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为绝缘材质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