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33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三层,其中第一层为最外层,包括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形成一个四角开口的矩形。第二层,为中间层,包括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形成一个至少一对对角开口的矩形。第三层,包括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包围空间中,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至少一个为“π”形,输入端及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占用面积小,达到了小型化、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目的,非常适用于通信产品中。

Bandpass fil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andpass filter consisting of three layers, the first layer is the outermost layer includes a first resonator, a second resonator, the third resonator and the four resonator, the first resonator, the second resonator, the third resonator and the four resonator to form a rectangular opening angle four. The second level is the middle layer, including fifth resonators and sixth resonators. The fifth resonators and sixth resonators form at least one pair of rectangles with diagonal openings. The third layer comprises seventh resonators and eighth resonators, and the seventh resonators and the eighth resonators are arranged in the enclosure space of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two layer. The seventh resonators and the eighth resonators are at least one \Pi\ shape, the input end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The band pass filter occupies small area,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miniaturiz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 cost,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communicat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通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严重的噪声干扰常常使得电子设备难以发挥其最佳性能,更加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带通滤波器是通信设备中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器件之一,但是,现有技术的带通滤波器往往因为尺寸过大而增加了成本,而有的带通滤波器虽然缩小的尺寸,但是性能却受到影响。所以,亟需提出一种小型化、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带通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以满足通信技术的要求,从而优化通信产品的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层,为最外层,包括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形成一个四角开口的方形;第二层,为中间层,包括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形成一个至少一对对角开口的方形;第三层,包括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包围空间中,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至少一个为“π”形;输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入电磁波信号;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出滤波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一谐振器呈长条形,包括第一传输线,竖直设置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二谐振器呈哑铃状,由三条传输线形成,其中,设置于中间的传输线宽度较两端传输线窄。优选地,所述第五谐振器包括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及第五传输线。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一谐振器平行设置,二者通过缝隙进行耦合。优选地,所述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及第五传输线形成哑铃状与所述第二谐振器平行设置,所述第四传输线宽度小于所述第三传输线及第五传输线。优选地,所述第七谐振器包括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及第八传输线。优选地,所述第六传输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七传输线及第八传输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六传输线,所述第七传输线及第八传输线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七谐振器和所述第八谐振背靠背设置于所述带通滤波器中央。优选地,所述带通滤波器关于其中心对称。优选地,所述带通滤波器由传输线形成,所述传输线为微带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带通滤波器,其性能较好且占用面积较小,非常适合应用于移动通信的产品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一实施方式的S11参数仿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一实施方式的S21参数仿真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带通滤波器10基板20方向30输入端口P1输出端口P2传输线101-111对称部201-204对称中心O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的具体参数只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应以具体数值限制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10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带通滤波器10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传输线101-104,对称部201及对称部202,所述第一层为带通滤波器10的最外层,呈方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传输线及各对称部形成四角开口的矩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线101按照方向30设置于基板20上,呈长条形,作为所述矩形的第一边,具有输入端口P1,用于输入需要进行滤波的电磁波信号。传输线102,传输线103及传输线104组合形成所述矩形的第二边,传输线102及传输线104的线宽要大于传输线103的线宽,三者呈哑铃型结构。所述矩形第一边的对边为对称部20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称部201为传输线101关于所述矩形中心的180°对称结构,如图2所示,对称部201也包含一输出端口P2,用于输出已经被滤波的电磁波信号。所述矩形还包括对称部202,作为所述矩形第二边的对边,所述对称202是所述矩形的第二边结构关于所述矩形中心对称的180°对称结构。应该明白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也可为其他形状,比如正方形,圆形及椭圆形等环形结构,同时,所述矩形第二边及其对边除了可为哑铃状以外,也可是其他形状,比如可为长条形,弯折形等。第二层包括传输线105-108及对称部203,所述第二层可为方形,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之包围空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层为又一矩形,且在位置上来说,所述第二层为带通滤波器10之中间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一层通过缝隙进行耦合。传输线105作为所述第二层的第三边,与传输线101平行设置,呈长条形。传输线106-108呈哑铃状,与所述第三边垂直设置,作为所述第二层的第四边,传输线106及传输线108宽度相同且都大于传输线107。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线105与传输线106无缝连接。所述第二层还包括对称部203,所述对称部203为传输线105-108所形成的结构关于所述又一矩形之中心呈180°对称之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线105、传输线108与对称部203未直接连接,他们之间存在缝隙,也即所述第二层所形成的所述又一矩形为非闭合矩形。同时,因为传输线本身结构和所用材质的限制,所能达到的特性阻抗范围相当有限。如果负载或波源输出阻抗不在常用传输线特性阻抗之列,就无法得到最好的功率传输状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传输线103、传输线107及其对称传输线目的是让所述第一层的第二边及所述第二层的第二边的阻抗对电磁波而言可为50Ω,也就是做阻抗匹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层之第四边及底边除了可为哑铃型以外也可为其他形状,比如长条形,弯折形等,同时,所述又一矩形也可为闭合矩形,或者,其非闭合缝隙也可设置于另外一对对角。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在外形上形成“回”字形结构。第三层包括传输线109-111及对称部204,所述第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二层的中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线109按照方向30设置,传输线110及传输线111平行设置,且二者垂直连接于传输线109。对称部204为传输线109-111所形成结构关于对称中心O(也即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二层的几何中心)的对称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二者在形状上都为“π”形,且传输线110及111设置于传输线109靠所述第二层第四边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对背设置的“π”形结构用于帮助产生3.4GHz-3.6GHz带宽。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输线110及传输线111的位置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二者分别设置于传输线109两端,或者二者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层第四边之对边一端。并且所述第三层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比如,还可以增加传输线与传输线110及传输线111平行放置以形成梳状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平行设置的传输线的个数,位置,长度等都不做限制,本领域精通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置。应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带通滤波器10中各传输线的线长,线宽,种类及各传输线之间的间隙进行限制,为了得到不同的通带及频率,这些物理数值都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传输线可以为50欧姆微带线(除传输线103,传输线107及它们的对称部之外)。只要是在本专利技术带通滤波器10的基础上作出的改变,变化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的范围之内。但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通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为最外层,包括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形成一个四角开口的方形;第二层,为中间层,包括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形成一个至少一对对角开口的方形;第三层,包括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包围空间中,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至少一个为梳状形;输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入电磁波信号;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出滤波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为最外层,包括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及第四谐振器形成一个四角开口的方形;第二层,为中间层,包括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所述第五谐振器和第六谐振器形成一个至少一对对角开口的方形;第三层,包括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包围空间中,所述第七谐振器和第八谐振器至少一个为梳状形;输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入电磁波信号;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谐振器一端,用于输出滤波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呈长条形,包括第一传输线,竖直设置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器呈哑铃状,由三条传输线形成,其中,设置于中间的传输线宽度较两端传输线小,用于实现阻抗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谐振器包括第二传输线,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铭显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