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432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方法,裸电芯卷绕在卷针上,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卷针下方的下料活动平台、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内部的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外部两侧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卷针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该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简单,在电芯自动下料时能够实现对电芯精确定位控制,可预防电芯向其内部空间产生收缩变形,以达到控制极片以避免产生位移的目的,从而可提高电芯的品质。

An electric core assisted blanking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n electric auxiliary core, bare electric core winding on the coiling needle, electric core assisted forming device comprises seco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can slide the first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 the winding needle under the movable platform, material for the bare cell inside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and for the bare electric core on both sides of the external position, the needle axis extending along the fore-and-aft direction, the first positioning mechanism can along the front and o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sliding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platform, the seco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to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sliding is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platform. The electric core auxiliary material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is simple, automatic feeding in electric core can realize precis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the batteries, can prevent electric core to the inner space of shrinkage deformation and to control the pole piece to avoid displacem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电池制造领域内,电池的电芯包括隔膜和极片,采用菱形卷针将极片与隔膜卷绕成菱形电芯。当卷绕完成后的电芯,从卷针上分离出来的菱形裸电芯,电芯内部空间处于自由状态,下料机械手实现自动下料时无定位控制、电芯会向内部空间产生收缩变形,该变形对极耳位置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对极片产生一定的位移,降低了电芯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裸电芯卷绕在卷针上,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卷针下方的下料活动平台、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内部的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外部两侧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卷针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的压杆,所述卷针上设有与所述压杆相配合的避位槽,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进行定位时,所述压杆位于所述避位槽中并将所述裸电芯的底部压紧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夹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两个所述夹板相对设置,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分别抵设在所述裸电芯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板均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两个所述夹板的滑动方向相反,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同步滑动相互靠近;当撤销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的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同步滑动相互远离。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板均包括夹持所述裸电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截面呈V型,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定位时,所述夹持部的V型的两边均抵设在所述裸电芯上。优选地,所述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预成型工位处用于对预压成方形裸电芯之前的所述裸电芯进行预压定位的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夹,所述定位夹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裸电芯的上方,当通过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进行预压定位时,所述定位夹压设在所述裸电芯的顶部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预成型工位处用于将所述裸电芯预压成方形结构的预成型装置,所述预成型装置包括将所述裸电芯压持成方形结构的预成型夹,所述预成型夹分别能够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定位夹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的传送带,所述裸电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优选地,所述卷针为椭圆形卷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方法,所述下料成形方法为:(1)将极片或隔膜卷绕在卷针上形成裸电芯;(2)顺序对所述裸电芯的内部的底部、外部两侧进行定位;(3)使所述卷针收缩从定位后的所述裸电芯上退出;(4)将所述裸电芯搬运到预成型工位;(5)压设所述裸电芯的顶部的中部再次对所述裸电芯进行定位;(6)撤销步骤(2)中对所述裸电芯的定位;(7)将所述裸电芯预压形成方形裸电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简单,在电芯自动下料时能够实现对电芯精确定位控制,可预防电芯向其内部空间产生收缩变形,以达到控制极片以避免产生位移的目的,从而可提高电芯的品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一;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二;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在图2所示状态下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三;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在图3所示状态下的轴测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之四;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五;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在图7所示状态下的轴测图。其中:1、下料活动平台;11、传送带;2、第一定位机构;21、压杆;3、第二定位机构;31、夹板;311、夹持部;4、第三定位机构;5、预成型装置;100、卷针;200、裸电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包括下料活动平台1、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的第一定位机构2和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上的第二定位机构3。下料活动平台1设置在卷针100的下方,卷针100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图中所示Z方向)延伸,下料活动平台1能够沿左右方向(图中所示X方向)及上下方向(图中所示Y方向)滑动地设置,第一定位机构2用于对裸电芯200的内部的底部进行定位,第一定位机构2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第二定位机构3用于对裸电芯200的外部两侧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机构3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第一定位机构2包括压杆21,压杆21沿前后方向延伸,压杆21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当通过第一定位机构2对裸电芯200进行定位时,压杆21沿前后方向运动伸入到裸电芯200的内部并向下运动从而将裸电芯200的底部压紧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这样,当卷针100收缩从裸电芯200上退出时,可防止裸电芯200向裸电芯200的内部空间产生收缩变形,同时可预防卷针100从裸电芯200上抽出时出现极片或隔膜抽芯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卷针100上设有与压杆21相配合的避位槽,当通过第一定位机构2对裸电芯200进行定位时,压杆21压紧在避位槽中。第二定位机构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31,两个夹板31中至少有一个夹板31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料活动平台1上。优选两个夹板31均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且两个夹板31同步滑动。当通过第二定位机构3对裸电芯200进行定位时,两个夹板31同步相向滑动而靠近,直至两个夹板31分别抵设在裸电芯200的相对两侧;当撤销第二定位机构3对裸电芯200的定位时,两个夹板31同步滑动相远离。通过第二定位机构3的设置,可对裸电芯200的位置进行控制,预防裸电芯向内部空间产生收缩变形,达到控制极片避免产生位移,从而提高电芯品质。每个夹板31均包括用于夹持裸电芯200的夹持部311,本实施例中,夹持部311的截面呈V型,当通过第二定位机构3对裸电芯200进行定位时,夹持部311的V型结构的两边均抵设在裸电芯200上,这样,可使第二定位机构3对裸电芯200的定位更精确及可靠。该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预成型工位处的第三定位机构4,第三定位机构4用于在将裸电芯200压成方形结构之前对裸电芯200再次进行定位。具体的,第三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夹,定位夹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裸电芯200的上方,第三定位机构4还包括驱动定位夹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当通过第三定位机构对裸电芯200进行定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裸电芯卷绕在卷针上,其特征在于: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卷针下方的下料活动平台、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内部的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外部两侧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卷针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裸电芯卷绕在卷针上,其特征在于: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卷针下方的下料活动平台、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内部的底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裸电芯的外部两侧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卷针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能够沿前后及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的压杆,所述卷针上设有与所述压杆相配合的避位槽,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进行定位时,所述压杆位于所述避位槽中并将所述裸电芯的底部压紧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夹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两个所述夹板相对设置,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分别抵设在所述裸电芯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均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料活动平台上,两个所述夹板的滑动方向相反,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同步滑动相互靠近;当撤销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裸电芯的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板同步滑动相互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辅助下料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板均包括夹持所述裸电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截面呈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军杨春明彭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迈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