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38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包括拦河坝体和景观栏,所述拦河坝体内设有过水通道,拦河坝体面向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过水通道贯穿拦河坝体且水平设置,拦河坝体内对应过水通道设有用以控制过水通道开合的闸门,景观栏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景观栏组件和第二景观栏组件,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底部与坝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景观栏组件底部与坝体顶部插接配合,第一景观栏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立柱和若干位于每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档洪板,挡洪板采用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相邻立柱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阀门将过水通道封闭和挡洪板与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的配合能够阻止洪水对下游农作物或是房屋产生破坏。

A water conservancy device for preventing flood disas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flood disasters, including river dam and landscape bar, the da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hannel side weir dam for flow direction of the inclined, the passage of water through the river dam and the dam body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corresponding water channel is used to control the water passag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gate, the landscape bar includes a vertically arranged first component and second bar bar landscape landscape components, the top of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bottom of the dam landscape componen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bottom and second landscape component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dam, the first landscape bar includes vertically arranged a plurality of columns and a plurality of located between every two adjacent columns of the stalls hung plate, plate is used to remove the blocking flood way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olumns. The invention can prevent the flood from damaging downstream crops or houses by closing the water passage and sealing the floodboards with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s through th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
技术介绍
洪涝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饿死或病死,这是洪涝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但不同的灾度及抗灾水平引起的死亡或伤害程度是不同的,特别是社会因素对灾害引起的伤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有许多地区在多雨时节都会定期遭遇到洪水的侵袭,有的来自山洪暴发,有的来自缓慢但危害性极大的地下水面整体上升,事实上只要是河流形成了河漫滩的地方,就会出现洪水,然而有时遇到河水突然加剧上升促使原本修建好的堤坝无法起到拦洪的作用致使洪水漫过堤坝继续向下游侵袭,导致下游的房屋或者农作物发生财产损失,并且更严重的是人员洪水受到伤害,然而临时加高河堤需要大量的人员将砂石灌入编织袋内并移送至河堤的顶部依次垒加叠放,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且洪水退去过后又需要将编织袋从河堤的顶部清理,临时搭建的堤坝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620289338.8的公开专利一种可清污型智能防洪大坝,包括黏土层、水力发电机、大坝基石检测装置、固定装置和漂浮物清除滤网,所述黏土层的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且黏土层的左侧设置有水土流失保护层,所述黏土层的右上方设置有传动轮,所述漂浮物清除滤网安装在传动轮上,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传动轮上,且固定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力发电机安装在黏土层的下方,所述黏土层的右侧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右侧设置有电动闸门,所述电动闸门的下方设置有泄洪管。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遇到夏季汛时期水位上涨容易发生洪水灾害,洪水对防洪大坝进行冲击,当洪水漫过防洪大坝之间威胁到下游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并且在洪水退去后打开电动阀门水流通过泄洪管时水流流速较快也容易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包括拦河坝体和固定在拦河坝体顶部的景观栏,所述拦河坝体内设有过水通道,拦河坝体面向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过水通道贯穿拦河坝体且水平设置,拦河坝体内对应过水通道设有用以控制过水通道开合的闸门,景观栏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景观栏组件和第二景观栏组件,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底部与拦河坝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景观栏组件底部与拦河坝体顶部插接配合,第一景观栏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立柱和若干位于每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挡洪板,挡洪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相邻立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沿拦河坝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相邻距离内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插接的第一插槽,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插接的第二插槽。进一步的,第一景观栏组件还包括将挡洪板限位在第一插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水平设置且限位块的一端依次穿过立柱一侧和挡洪板并位于立柱的另一侧内。进一步的,所述挡洪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洪板、第二挡洪板、第三挡洪板、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所述第一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二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二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洪板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二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三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二挡洪板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三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四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四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三挡洪板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四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五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四挡洪板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一挡洪板、第二挡洪板、第三挡洪板、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插槽相配合的插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部设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顶部设有呈矩型分布的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景观栏组件包括沿拦河坝体的延伸方向每十米内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插接配合,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插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段设有与第一立柱上段相卡接的第一卡板,第二支撑柱上段设有有与第二立柱相卡接接的第二卡板,第三支撑柱的上段设有与第三立柱相卡接的三卡板。进一步的,所述过水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通道远离第二过水通道的一侧设有供鱼类洄游的鱼道,所述鱼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上设有供鱼类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内设有用以检测水流流速的检测件,检测件包括流量传感器和扬声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第一过水通道内,扬声器位于第一立杆下端并与流量传感器无线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扬声器均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拦河坝体背水面的一侧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与拦河坝体一体浇筑成型的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体上设有供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内水流通过的进水口,缓冲池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第一阻流板、第二阻流板和缓冲池内侧壁构成供水流通过的流水过道,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之间设有过滤网,且缓冲池远离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夏季汛期洪水高发时段,水流流量发生变化,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水流湍急且水流流量增大,流量传感器与其无线连接的扬声器发出提示音,操作者听到提示音后将第一挡洪板、第二挡洪板、第三挡洪板、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依次插接于第一插槽内,并且通过闸门将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封闭,防止洪水漫过拦河坝对下游的农作物或是房屋造成损失,当下游水水位可以泄洪,通过闸门打开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洪水通过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二过水通道进入缓冲池内,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对洪水的流速起到减缓的作用,第一阻流板、第二阻流板和缓冲池内壁形成流道洪水通过流道从出水口进入下游,本专利技术通过阀门将过水通道封闭和挡洪板与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的配合将拦河坝加高能够阻止突然加剧洪水对下游农作物或是房屋产生破坏,并且在夏季汛期过后将第一挡洪板、第三挡板和第五挡洪板从第一插槽内抽出以便于人们在拦河坝顶部通过或游玩观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拦河坝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景观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景观栏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景观栏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拦河坝体1,景观栏2,第一景观栏组件2a,第二景观栏组件2b,第一支撑柱2b1,第二支撑柱2b2,第三支撑柱2b3,第一挡板2b4,第一卡板2b5,限位块2c,过水通道3,第一过水通道3a,第二过水通道3b,闸门4,立柱5,第一立柱5a,第二立柱5b,第三立柱5c,挡洪板6,第一挡洪板6a,第二挡洪板6b,第三挡洪板6c,供电装置7,支撑架7a,承托板7b,太阳能电池板7c,鱼道8,检测件9,流量传感器9a,缓冲部10,第一阻流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河坝体(1)和固定在拦河坝体(1)顶部的景观栏(2),所述拦河坝体(1)内设有过水通道(3),拦河坝体(1)面向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过水通道(3)贯穿拦河坝体(1)且水平设置,拦河坝体(1)内对应过水通道(3)设有用以控制过水通道(3)开合的闸门(4),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景观栏组件(2a)和第二景观栏组件(2b),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2a)底部与拦河坝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景观栏组件(2b)底部与拦河坝体(1)顶部插接配合,第一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立柱(5)和若干位于每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的挡洪板(6),挡洪板(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河坝体(1)和固定在拦河坝体(1)顶部的景观栏(2),所述拦河坝体(1)内设有过水通道(3),拦河坝体(1)面向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过水通道(3)贯穿拦河坝体(1)且水平设置,拦河坝体(1)内对应过水通道(3)设有用以控制过水通道(3)开合的闸门(4),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景观栏组件(2a)和第二景观栏组件(2b),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2a)底部与拦河坝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景观栏组件(2b)底部与拦河坝体(1)顶部插接配合,第一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立柱(5)和若干位于每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的挡洪板(6),挡洪板(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包括沿拦河坝体(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相邻距离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立柱(5a)、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第一立柱(5a)、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立柱(5a)和第二立柱(5b)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6)插接的第一插槽,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6)插接的第二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2a)还包括将挡洪板(6)限位在第一插槽内的限位块(2c),所述限位块(2c)水平设置且限位块(2c)的一端依次穿过立柱(5)一侧和挡洪板(6)并位于立柱(5)的另一侧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洪板(6)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洪板(6a)、第二挡洪板(6b)、第三挡洪板(6c)、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所述第一挡洪板(6a)顶部设有供第二挡洪板(6b)卡接的卡槽,第二挡洪板(6b)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洪板(6a)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二挡洪板(6b)顶部设有供第三挡洪板(6c)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6c)底部设有与第二挡洪板(6b)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三挡洪板(6c)顶部设有供第四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四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三挡洪板(6c)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四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五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四挡洪板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一挡洪板(6a)、第二挡洪板(6b)、第三挡洪板(6c)、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插槽相配合的插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