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3845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包含预处理、一次生物酶脱胶、化学脱胶、二次生物酶脱胶、备料以及制备的步骤,通过两次生物酶脱胶与化学脱胶相结合的方式,制得的混纺布在抗拉强度方面得到极大地改善。

A sedge blended fabric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wulacao blended fabric, including pretreatment, a biological enzyme degumming, chemical degumming, two enzyme degumming,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step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biological enzyme degumming and chemical degumming phase, blended fabrics prepared has greatly improved in tensile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合成纤维因具有纤维各项性能均匀稳定的优点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合成纤维主要石油化工为原料制备而成,而石油资源非常有限且不可再生,在节约资源及环保的大环境背景下,合成纤维具有的制备过程存在大量污染,对人体皮肤的不亲和性的缺点,使其应用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有了不同的需求,在过去,人们较注重服装的舒适性和耐用性,而现在,服装的健康、环保、功能性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棉麻夏季服装具有透气、凉爽、吸湿排汗的优点,除此之外,其具有的抑菌性能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因此天然植物纤维产品将逐渐收到人们的追捧,而天然纤维产品代替合成纤维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量应用,也将具有很大的潜力。天然植物纤维主要是由植物的种子、初皮、叶子、果实等直接获得,或间接地经过一定的脱胶工艺获得。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可再生、易于降解、生态环保、与人体皮肤具有亲和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棉、麻植物纤维,一些新型的天然植物纤维,例如香蕉纤维、菠萝叶纤维、挪壳纤维、莲纤维、龙须草纤维、桑皮纤维、乌拉草纤维等,以其具有的天然植物纤维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乌拉草纤维具有坚初耐久的特性,具有保暖抑菌的有益效果,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早在明朝初年,乌拉草就被人们絮在鞋内,以度过寒冷的冬天。乌拉草长期以来的应用领域是纺织领域,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其保暖抑菌的功效。乌拉草己有的产品有乌拉草鞋垫、床垫、护腰、护膝、坐垫等,这些产品大多是由乌拉草经过简单的机械加工,作为填充物而发挥其价值,但是这些产品大多较粗糙,为一次性产品,不具有耐久性因此为了使乌拉草在纺织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人们开始专利技术乌拉草纤维的提取,期望能够提取出性能优异的乌拉草纤维,扩展其在纺织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现状,对现有技术做出进一步改进,来提供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混纺布在抗拉强度方面得到极大地改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2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1-0.5ml的Na2HPO4、0.1-0.3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0%-18%,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10g,第一次碱煮,加入400mL水,12g/L的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h,第一次碱煮中加入2%的尿素,起到膨化的作用,使得试剂更容易进入乌拉草内部进行脱胶;第二次碱煮,加入400mL水,6g/L的氢氧化钠,6g/L的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h,第二次碱煮加入2%的JFC渗透剂,起到渗透乳化的作用,使试剂作用更均匀、充分;第三次碱煮,加入400mL的水,8g/L的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1-0.5ml的Na2HPO4、0.1-0.3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0%-18%,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备料:将双重脱胶后的乌拉草纤维进行裁剪至长度一致,并进行烘干或晾干,喷洒梳理剂,进行适当的开松、梳理;制备:采用并条机进行并条,并通过纺纱机进行粗纱、细纱的后续处理工作,得到混纺布。优选的,所述梳理剂为T-1212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次生物酶脱胶与化学脱胶相结合的方式,制得的混纺布在抗拉强度方面得到极大地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漆酶用量与PH值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响应面及等高线图。图2是漆酶用量与温度值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响应面及等高线图。图3是pH与温度值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响应面及等高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2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第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2ml的Na2HPO4、0.1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0%,调节溶液pH至5;温度控制在30℃;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10g,第一次碱煮,加入400mL水,12g/L的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h,第一次碱煮中加入2%的尿素,起到膨化的作用,使得试剂更容易进入乌拉草内部进行脱胶;第二次碱煮,加入400mL水,6g/L的氢氧化钠,6g/L的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h,第二次碱煮加入2%的JFC渗透剂,起到渗透乳化的作用,使试剂作用更均匀、充分;第三次碱煮,加入400mL的水,8g/L的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第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2ml的Na2HPO4、0.1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0%,调节溶液pH至5;温度控制在30℃;实施例二: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1.5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第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5ml的Na2HPO4、0.3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8%,调节溶液pH至6;温度控制在50℃;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10g,第一次碱煮,加入400mL水,11g/L的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5h,第一次碱煮中加入3%的尿素,起到膨化的作用,使得试剂更容易进入乌拉草内部进行脱胶;第二次碱煮,加入400mL水,7g/L的氢氧化钠,7g/L的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5h,第二次碱煮加入1%的JFC渗透剂,起到渗透乳化的作用,使试剂作用更均匀、充分;第三次碱煮,加入400mL的水,8g/L的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第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5ml的Na2HPO4、0.3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8%,调节溶液pH至6;温度控制在50℃;实施例三: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2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第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3ml的Na2HPO4、0.1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5%,调节溶液pH至5.8;温度控制在40℃;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10g,第一次碱煮,加入400mL水,12g/L的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h,第一次碱煮中加入2%的尿素,起到膨化的作用,使得试剂更容易进入乌拉草内部进行脱胶;第二次碱煮,加入400mL水,6g/L的氢氧化钠,6g/L的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h,第二次碱煮加入2%的JFC渗透剂,起到渗透乳化的作用,使试剂作用更均匀、充分;第三次碱煮,加入400mL的水,8g/L的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第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0.3ml的Na2HPO4、0.1ml的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含量为纤维质量的15%,调节溶液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2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S2: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Na2HPO4与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S3: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第一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h,加入2%的尿素;第二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h,加入2%的JFC渗透剂;第三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S4: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Na2HPO4与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S5:备料:将双重脱胶后的乌拉草纤维进行裁剪至长度一致,并进行烘干或晾干,喷洒梳理剂,进行适当的开松、梳理;S6:制备:采用并条机进行并条,并通过纺纱机进行粗纱、细纱的后续处理工作,得到混纺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乌拉草秸秆进行水煮2h,采用梳针对秸秆进行梳理分丝,以利于后续充分脱胶;S2:一次生物酶脱胶:配制Na2HPO4与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S3:化学脱胶:取乌拉草枯杆,第一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在95℃下碱煮1h,加入2%的尿素;第二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双氧水,从室温以1℃/min升至90℃脱胶1h,加入2%的JFC渗透剂;第三次碱煮,加入水、氢氧化钠,2%的JFC渗透剂,进一步脱胶;S4:二次生物酶脱胶:配制Na2HPO4与C6H8O7·H2O组成的水溶液,加入漆酶,,调节溶液pH至5-6;温度控制在30-50℃;S5:备料:将双重脱胶后的乌拉草纤维进行裁剪至长度一致,并进行烘干或晾干,喷洒梳理剂,进行适当的开松、梳理;S6:制备:采用并条机进行并条,并通过纺纱机进行粗纱、细纱的后续处理工作,得到混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剂为T-1212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拉草混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凤臣李晓红张跃李桂玲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