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377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润滑油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基础油65‑95份;抗磨功能剂1.5‑3份;补强剂2‑8份;粘度指数剂4‑15份;降凝剂0.2‑1份;抗氧剂1.5‑3份;抗泡剂0.1‑0.5份;补强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原料混合制得而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75份;酯类油28‑35份;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5‑1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5‑10份。采用以上方法制得的润滑油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粘度适宜,抗磨效果较好的特点。

A kind of lubricating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ubricating oi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lubricating oi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indicating that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65 base oil 95; antiwear agent 1.5 function 3; reinforcing agent 2 8; 4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15; 0.2 depressant 1; antioxidant 1.5 3; 0.1 0.5 antifoaming agent; reinforcing agen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portions of said mixing into 68: Poly 75; 28 ester oil 35; containing butyl and octyl two aniline antioxidant 5 10 beta (3,5 Di; butyl 4 hydroxyphenyl) propionate isooctyl ester 5 10. The lubricating oil obtained by the above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suitable viscosity and better wea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润滑油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发动机润滑油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冷却、减摩的作用,其中基础油作为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提供主要的润滑作用。为调节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通常在发动机润滑油中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摩擦改进剂等组分。如申请日为2011年5月6号,授权公告号为CN102766506B的中国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全传动系统用润滑油组合物,该润滑油组合物包括无灰分散剂、摩擦改进剂、含磷抗磨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防锈添加剂、含硫极压添加剂等组分,通过调节各组分配比,制得粘度适宜,使得车辆传动系统用油通用化。申请日为2011年7月22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2277226A的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液力传动润滑油组合物,该润滑油包括加氢基础油、抗磨剂、抗氧剂、防锈剂等组分。在加氢基础油中加入一定配比的抗氧剂、抗磨剂和防锈剂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和抗擦伤性能。采用以上方案虽然对润滑油的粘度、抗磨等性能进行了改善,但采用这两种方案制得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较差,在较寒冷的地方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粘度适宜,抗磨效果较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滑油,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基础油65-95份;抗磨功能剂1.5-3份;补强剂2-8份;粘度指数剂4-15份;降凝剂0.2-1份;抗氧剂1.5-3份;抗泡剂0.1-0.5份;补强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原料混合制得而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75份;酯类油28-35份;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5-1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5-10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油采用加氢基础油,颜色接近于无色,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较佳;基础油流动性能较佳,可以提供较好的润滑作用。抗磨功能剂与基础油配合,提高润滑油的耐高温性能、降低摩擦阻力。补强剂中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酯类油混合,调整润滑油的粘度,使其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厚的油膜,起到较佳的抗磨、减摩作用;在高温下油膜稳定,不会由于金属之间的摩擦造成油膜断裂,并且其低温启动性能优异,润滑度高,油膜牢固。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该润滑油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都很稳定,对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有较佳的改善效果。粘度指数剂、降凝剂、补强剂、抗氧剂与基础油配合,改善润滑油的低温粘度,并且减少润滑油吸湿,延长使用寿命。优选地,基础油为三类油或者聚α-烯烃合成油。三类油和聚α-烯烃合成油颜色较浅,并且原料易得,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优选地,抗磨功能剂为硼化稀土复合物。优选地,粘度指数剂为聚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型粘度指数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抗磨功能剂和粘度指数剂配合,提高润滑油抗磨性能和粘稠度,辅助提高润滑油低温流动性。优选地,降凝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型降凝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聚甲基丙烯酸酯型降凝剂与补强剂配合,提高两种组分与润滑油的相容性能,缓解补强剂中酯类油的吸湿性能。优选地,抗氧剂选自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类抗氧剂或者酚酯类抗氧剂。优选地,抗泡剂选择硅油抗泡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颜色均接近无色,制备得到的润滑油颜色透明,便于观察润滑油中是否有油泥,以方便更换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混合均匀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补强剂的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加热至70-85℃,在聚甲基丙烯酸酯中依次加入酯类油、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搅拌1-1.5h制得补强剂;将基础油加热至55-70℃,在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磨功能剂、补强剂、粘度指数剂、降凝剂、抗氧剂和抗泡剂搅拌均匀制得润滑油。预先制备补强剂,聚甲基丙烯酸酯、酯类油、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搅拌混合,以免酯类油吸湿,并且可提高各组分的混合均匀程度。在配置润滑油时,按照如上顺序加入组分,并搅拌混合,制得的润滑油组分均一,润滑油稳定性更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润滑油颜色透明,便于观察润滑油使用情况,以方便对润滑油进行更换;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润滑油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能,基础油、补强剂和降凝剂配合,低温条件下,提高润滑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减少补强剂的吸湿性能,使得润滑剂在金属表面仍可以形成较厚的油膜,润滑油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3、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润滑油抗氧化性能较好,制备补强剂时加入抗氧剂,提高补强剂的抗氧化性和抗吸湿性能;制备润滑油再次加入抗氧剂,提高润滑油的稳定性,降低使用时产生的油泥和积碳;4、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润滑油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粘度指数剂、降凝剂与基础油配合,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并且有效防止高低温磨损以及积碳烟怠造成的磨料磨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实施例一:一种润滑油,按照如下方法制得:补强剂的制备:取68k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至70℃,在聚甲基丙烯酸酯中依次加入28kg酯类油、5kg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和5kg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搅拌1h混合制得补强剂。润滑油的制备:取65kg基础油加热至55℃,在基础油中依次加入1.5kg抗磨功能剂、2kg补强剂、4kg粘度指数剂、0.2kg降凝剂、1.5kg抗氧剂和0.1kg抗泡剂搅拌均匀制得润滑油。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LG化学的HP202;酯类油采用POE酯类油;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采用IrganoxL57;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采用巴斯夫的抗氧剂1135。基础油采用SK150N,抗磨功能剂采用SK58012,粘度指数剂采用SV261,降凝剂采用罗曼克斯1-248,抗氧剂采用L135,抗泡剂选择硅油抗泡剂。实施例二:一种润滑油,按照如下方法制得:补强剂的制备:取70k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至75℃,在聚甲基丙烯酸酯中依次加入30kg酯类油、6kg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和6kg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搅拌1.5h混合制得补强剂。润滑油的制备:取70kg基础油加热至60℃,在基础油中依次加入2kg抗磨功能剂、4kg补强剂、6kg粘度指数剂、0.4kg降凝剂、2kg抗氧剂和0.3kg抗泡剂搅拌均匀制得润滑油。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LG化学的HP202;酯类油采用POE酯类油;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采用IrganoxL57;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采用巴斯夫的抗氧剂1135。基础油采用SK250N,抗磨功能剂采用SK58012,粘度指数剂采用T613,降凝剂采用罗曼克斯1-248,抗氧剂采用L57,抗泡剂选择硅油抗泡剂。实施例三:一种润滑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得:补强剂的制备:取73k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至80℃,在聚甲基丙烯酸酯中依次加入32kg酯类油、8kg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和8kg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基础油65‑95份;抗磨功能剂1.5‑3份;补强剂2‑8份;粘度指数剂4‑15份;降凝剂0.2‑1份;抗氧剂1.5‑3份;抗泡剂0.1‑0.5份;补强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原料混合制得而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75份;酯类油28‑35份;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5‑1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组分:基础油65-95份;抗磨功能剂1.5-3份;补强剂2-8份;粘度指数剂4-15份;降凝剂0.2-1份;抗氧剂1.5-3份;抗泡剂0.1-0.5份;补强剂包括以下以重量份数表示的原料混合制得而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75份;酯类油28-35份;含有丁基和辛基的二苯胺抗氧剂5-1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基础油为三类油或者聚α-烯烃合成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抗磨功能剂为硼化稀土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粘度指数剂为聚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妍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思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