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714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1,其基极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工作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2,其发射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压转换模块,其包括有上、下接入脚和上、下接出脚,用以将波动电压转换为稳定线性电压;所述上、下接入脚均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N型MOS管,其G极与所述上接出脚连接,其S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N型MOS管的D极连接,用以提供钱箱开启的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功耗低且可靠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立件式的强电流控制电路,特别地涉及了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商业交易运作中,都普遍使用收银机来进行出入帐结算管理,其中作为收银机的标配件的钱箱,主要用来收纳存储现金及支票等,这种钱箱的箱门能随着结算程序步骤而自动打开,它内部有一个电磁锁,当执行打开指令时,由收银机主机输出一大电流的瞬间脉冲加到电磁锁上从而打开钱箱。这种现有钱箱自动开启需要输入的瞬间电流很大,通常都要1到2安,有的些可达到3安。强电流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同时对电路设计要求较高,所以当前的收银机普遍采用集成电路来作为电流的输出控制,然而收银机的钱箱控制只用到一路,所以存在资源浪费,驱动复杂的情况。鉴于此种情况,也有一些分立件式的电路被设计采用,但是往往功耗大效率低,时常因电压不稳定而可靠性低进而导致钱箱无法正常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功耗低且可靠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合理。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1,其基极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工作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2,其发射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用以将波动电压转换为稳定线性电压的电压转换模块,其包括有上、下接入脚和上、下接出脚;所述上、下接入脚均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N型MOS管,其G极与所述上接出脚连接,其S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用以提供钱箱开启的电压的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N型MOS管的D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1,其基极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工作电压输入端;三极管Q2,其发射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其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用以将波动电压转换为稳定线性电压的电压转换模块,其包括有上、下接入脚和上、下接出脚;所述上、下接入脚均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N型MOS管,其G极与所述上接出脚连接,其S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用以提供钱箱开启的电压的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N型MOS管的D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控制电压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立件式的收银机强电流控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周戈郑振炳赵利华梁俊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